班主任實習記錄

作為一名剛剛走上教育一線的年青教師,對於教學工作我仍然摸索著前進,在近一年的工作中不斷的豐富自己的課堂閱歷,充實自己的教學經驗。

話都說教書育人,是為師者的本份。我卻常常在教書過程中思索這樣的問題,怎么樣才能更好的提高課堂效率,一個聲音一直在我心底里迴蕩:走到學生中間去,走進他們的心裡。去了解他們的世界。去理解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在院學生科的安排下,我於XX年4月,有幸擔任了05藥學(1)班[三年制]的副班主任,師從王庭之老師。王老師,是一位有著近20年教育教學經驗的高級教師,對於學生的心理等方面的認識是非常深刻而獨到的。05藥學(1)班是我院歷史上的第一屆高中後的大專生班級。學生不再是十六、七歲的少男少女,而是青年一代了。比之前者心理上要成熟很多。按照心理社會期發展論的創始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期理論,青年期的學生已經有了明確的自我觀念與自我追尋的方向。他們已經有一定的自制力和自治欲望。但仍有很多的學生生活無目的、無方向時而感到彷徨迷失。出現的問題的表現形式往往比較的複雜。

咋一接觸到具體的班主任工作,我不免有點戰戰兢兢。回頭就立即找了許多有關班主任工作的相關書籍和大量的電子資料,事實證明我從中是獲益匪淺。初步的理論基礎,真正遇到具體的學生問題時候,才不會發憷。現在的學生從小備受家長和教師的關愛,耐受力較差,經不起磨難挫折,往往嬌柔脆弱,吃不了苦,受不了批評。軍訓將是我要面臨的第一關,注意學生養成正確對待成功和失敗的態度,認清成長與環境的關係。對於班主任來講,還必須得做好新生從普通國中學生(高中生)到職校生的身份和思想的轉變工作,以後的班級管理才會得心應手,首先就必須對學生思想動態有一個深人的了解。從目前情況看,職校生的思想障礙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對職業教育的地位缺乏正確認識;二是由於在以前教育中缺乏成功體驗,使他們有些自我否定情緒;三是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對職校文憑的分量產生懷疑。因此,首先要做好新生的認識轉變工作,讓他們明白“條條道路通羅馬”,社會上的成功之路絕不僅僅只有過“獨木橋”一條,他們也並不是被擠下“獨木橋”的那些人。

注重學生的思想教育時機,主要是在新學期之初或者在某個典型人物事跡教育後,學生往往充滿新的憧憬和希望,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他們有的暗下決心,有的渴望教師指點,班主任應抓住這個最佳時機,點撥學生的心靈,引導他們開展自我設計。比如新生入校時,可開展“我的理想”或“我的xx生活”等主題班會,讓學生來設計自己的人生目標,從而引導大家刻苦學習,拼搏進取。

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要發掘學生的自我設計欲望,發揮教育的導向功能。例如使學生通過演講、寫周記、談感受,有一個自我認識和自我提高,更重要的是對於教師把握班級學生的具體動向有很好的幫助;還可以通過相互交流教育和感染其他學生,在學生群體中樹立榜樣,養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風尚。

對於我們的畢業後即將走向工作崗位的高職學生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班主任尤其要注意建立全方位、立體式的自我管理體系,讓學生人人參與,各司其責,自己管理自己,在自我管理的實踐中約束自我,教育自我,增長工作和活動的能力。期間班主任尤其要注意民主意識的樹立,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起好調控、引導、服務的作用,這樣也有利於班主任自己從繁重的班級工作中釋放出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學的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