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專業教育實習報告

三、教學工作

教學是一門藝術,而藝術的生命在於創造。因此,在實習中,我能強化教學常規各環節:在課前深入鑽研,細心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結構、重點與難點;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力求在備課的過程中既備教材又備學生,不放過每一個知識點。在此基礎上,精心製作多媒體課件,為課堂教學服務。在課堂上,我能夠運用先進教學方法,把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教學媒體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努力提高課堂效率;在課後,認真及時批改作業,及時做好後進生的思想工作及課後輔導工作;在自習課上,積極落實分層施教的原則,及時了解學情,以便對症下藥,調整教學策略;認真參加教研活動,積極參與聽課、評課活動,虛心向老師們學習,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在教學中,我一是實踐了“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對班上的學生,我事先全面了解他們思想、表現、學習成績、個性特點等情況,然後再將學生分成“優、中、差”三組,採用“分組複式教學法”進行教學。對優生組採取“自學——精講——多練”的方法,引導學生拓寬知識面,不斷加深知識的深度,讓這部分學生處於“半飽半飢”狀態;對中等生組則要求在掌握教材要領的同時,適時給一點兒“零食”;對差生組則是開“小鍋小灶”,把主要精力放在這個組,作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重點和難點。二是採用啟發誘導。通過講趣味故事、參加實際活動來提高差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從簡單知識入手,適當降低教學要求,力求每個知識點人人過關;在編寫教案時,我不僅備書本知識,而且認真分析學生掌握知識及練習情況。特別是對差生在練習中的錯誤一一找出原因,然後一一給他們釋疑。在單元練習中,我採取了這樣的方式:先出60分公共題,其餘60分根據不同的學生出不同要求的題目,使差生同樣能獲得好成績。單元測驗,我在班上設立總分,分前三名、優勝獎、前20名保持獎、自主達標獎和學習進步獎。這樣,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差生也由原來的“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學生整體成績明顯提高。

四、班主任工作

沒有誠摯的愛,就沒有成功的教育。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班主任既是嚴師,更是慈母。具有雙重角色的班主任,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還要關心他們的衣食住行。班主任愛學生,學生也會愛班主任,從而樂於接受教育。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讓愛的紅線成為聯繫師生之間感情的橋樑和紐帶。我認為,作為班主任,要管好一個班,首先要體現一個“嚴”字。即:嚴格要求每一位學生,嚴厲批評犯錯的學生,嚴肅對待工作中的問題,把“嚴”字貫穿於班級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其次,要體現一個“愛”字。熱愛自己的工作,關愛每一位學生,把特別的愛獻給特別的學生,把愛心融進每一位學生的心靈。最後還要體現一個“勤”字。勤奮學習,探索管理教育方法,勤到學生中去,和學生融為一體,勤於動手,為學生做力所能及的事。

在當班主任工作中,我還深入實踐了“其身正,不令則行”這句名言佳句的正確性。班主任和學生接觸機會最多,相處的時間最長,對學生影響也最大。有人說:“學生是班主任的影子”,我覺得這話很有道理。學生正處在長知識、長身體、長本領的過程中,做人的道理、行為的準則,道德、意識的增長和良好習慣的形成,有一個模仿、學習、實踐的過程,所以班主任必須率先垂範,時時事事起榜樣作用,潛移默化地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和教育。有一次,我帶學生去打掃廁所,分到這裡的學生望著骯髒的地面、滿地的蛆蟲,都噘嘴皺眉掩鼻,遲遲不願動手。面對這種情況,我沒有斥責他們,更沒有給他們講時傳祥、徐虎的事跡,而是第一個拿起了笤帚、抹布幹起來。在我的帶動下,幾位同學也動起手來,漸漸更多的同學也加入了勞動的行列,在我們共同努力下,廁所被打掃得潔淨、清爽。我和我的學生都笑了。在這裡,我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學生:勞動不分貴賤,勞動最光榮,勞動能培養吃苦耐勞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