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實習交流總結報告

XX年11月5號—XX年3月4號,湛江師範學院共有39名同學赴泰國實習,隊伍組成:對外漢語專業27人、外語專業8人、小語專業3人、體育專業1人。非常感謝學校和老師給我們提供這樣一個寶貴的機會,讓我們有機會赴海外實習。從學生身份突然轉變為外國實習老師,除了激動也夾雜忐忑,更多的應該是責任。為此,上好每一堂漢語課,才是我們的最該。

以下是我赴泰國實習四個月的匯報總結。 

 

一、實習學校

蘇攀府幹那蘇學校,是赴泰實習項目的接待方學校,也是蘇攀府名列前茅的學校。這是一所初高中混合的學校,地處蘇攀市區,一切都非常便利。學生人數3000左右,教師人數約為150人,其中中文任教教師有5人。

在這所學校,理科是重點科目,文科基本都為選修科目,為此,中文課自然也在選修課行列中。學校開設中文課的構想頗為奇怪,只在初一、高一、高二、高三開設。初一學完基礎部分,高一又重新學基礎部分,只是教材不一。選修中文的學生約有800人,初一級多為語音和單詞句階段;高一到高三均有中文基礎不錯的學生,更有少數學生達到了到中國留學的水平,相當不錯。本校開設中文課已有8年歷史,中文教學配備等相對完善。教材方面,基本做到學生人手一冊;教學方面,有泰方中文老師輔導,相對成熟;成績考核方面,有一套與之相對應的考核制度;對外交流方面,學校和廣西、雲南等幾所學校均有交流,曾帶不少學生到中國體驗等。

但因中文是選修課,所以不少學生並不非常重視。另,學生水平不一,英語水平(包括簡單的聽力)也比較有限,為此上課時,我儘可能地用泰語表達,如果用泰語表達有困難就用簡筆畫、手勢及簡單的肢體語言。

二,教學方面 

1,教材及輔助教學

學校為學生選擇的教材主要有漢辦《快樂漢語》第一冊,用於初一級的教學;《體驗漢語》第二、三、四冊,分別用於高一、高二、高三的教學。雖這兩套教材均為泰語版,但《快樂漢語》課本內容對於初學者來說,難度相對大,加之,教材在編排上不甚完善,並不非常適合教學。《體驗漢語》課文難度尤其大,每個單元配備兩篇150-500字不等長度的文章,並無泰文解釋,全靠老師講解,學生在理解上難免存在難度。為此,難倒大部分學生,能夠掌握的學生實在寥寥無幾;同時這也是對中文教師的一大挑戰,掌握泰文程度不嫻熟,備課需下苦工,課上講解也相對吃力。

教學設施相對好,基本每個課室都提供多媒體教具,音響等。為此,在教學中我們多藉助多媒體,利用圖片、視頻等加以輔助。同時,也在適當的機會展示中國文化,如教學生剪紙、包餃子、辦板報、舉行中文演講比賽等等。

2,教學目標

這學期學校給我的任務是,擔任初一八、九班,高一九班、高二八班的中文老師,初一級每周每班1節課,高一高二則每周每班4節課。課時不多,但難度相對大,也不那么簡單。

本學期需教授學生四課書的內容量,每課講授完畢需測試一次,主要以期中、期末考試為主。平時的考核主要以課堂表現、作業上交情況、讀書完成情況三大塊組成,但這部分多流於形式,執行起來不怎么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