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廠參觀實踐報告

這個學期我們要上一門生產與運作管理的課程,由曾應老師教。曾老師教的課與別的老師風格不同,他很注重實踐,與實際相結合。在他的課上我聽到很多看上去不重要,與書本知識不相關的東西,但只要用心去聽,去體會,去想,你會覺得他的課對我們的人生真的很有用。他的”市場經濟”理論一直縈繞在我腦海里,讓我有一種緊迫感和危機感,逼迫著我勇敢去嘗試。其實我是一個很怕困難很怕失敗的人,我一直都沒勇氣走出象牙塔,走進企業去實習,因為我總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怕丟面子。但迫於曾老師的壓力,我不得不跳下水去了。我的實習報告分為兩部分:去企業蓋章和五一時去南海的一家模具廠參觀實習。 

一 第一次去見企業家 

一直以來總覺得企業家很冷酷很傲,但我錯了。那一天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高明荷城沿江路的力豐造船廠,硬撐著走了進去。我比較幸運,那天他們的廠長在而且是個女的!我向她介紹了佛山企業管理協會的背景和情況,告訴她進企協對她企業的好處,由於緊張我覺得自己講得語無倫次,但她還是聽明白了,最後答應加入且樂意地幫我蓋了個章。之後我和她聊天,她50歲左右很端莊很有氣質也有種威嚴,但談起話來卻這么和藹可親,她說想通過企協認識多些朋友,她說想通過企協發現合作的契機。 

走出力豐,我深深地吐了口氣,有種勝利的感覺,什麼不安壓力全沒有了。通過這次與企業家接觸我明白了一些道理:不要把世界看得太過神秘,只要嘗試過了,其實也沒想像中那么難得不可攀;不要把人看得太過神秘,人都有感情,都有自己的弱點,都需要朋友。做人要自尊自愛自重和自信,女人也可以有自己的事業。通過這次實踐,更堅定了我走管理這條路的信心和決心! 

二 去南海華達高模具廠參觀實踐 

(一)五一這一天,又是我人生的一個挑戰,我第一次走出校門,在朋友的介紹下去了一間模具廠參觀實習。這是一間中日合資的有限公司,300人左右,主要生產空調的外殼和汽車的零件等。首先我見到了他們的生產部長,他給我介紹了廠的大體情況。 

在這裡我知道了原來在顧客提供圖紙或實樣到產品正式開始生產之前還會有許多準備工作要完成的,通過整理我歸納如右圖所示: 

(二)這裡設有生產科,編程科,設計科等,生產科里又安排了有裝配車間,打磨車間,輔助車間,電加工車間及倉庫。由於時間的允許問題我只參觀了他們的生產科。 

裝配車間:此車間對新學徒來說是培訓最難,最辛苦的地方,也是學到東西最多的地方,因為一套模具的成型就在這裡產生. 這裡分有兩個系,十四個組,每個組有五到七個人左右。在裝配車間,你會聽到許多專業術語許多我們從沒聽到過的名稱,如裝模、拆模、倒鉤、鑲針、斜推等等。在這裡逛了一圈,原來生產裝配也沒我們想像中的那么簡單,一套模具的成型是凝聚了多少汗水和心血! 

打磨車間:打磨的七個規則: 

1) 所有少於3個洞的裝備都可以進行打磨 

2) 打磨需要消耗一定數量的金錢以及兩種打磨原料; 

3) 打磨時在界面上分別放入需要打磨的裝備和兩種原料(具體過程類似精煉); 

4) 打磨完成後收取金錢,原料消失; 

5) 打磨成功時被打磨裝備增加一個孔; 

6) 打磨會有一定幾率失敗; 

7) 打磨失敗後裝備不消失; 

輔助車間:輔助車間裡分為加工六面體,深孔鑽,打磨和車工。在這裡要求更高些,需要一絲不苟的精神。譬如,如果在加工鑲件的時候,因為你注意力不集中,在量尺寸的時候看錯了數字,一個工件就這樣報廢了.模具是很講究尺寸的!科長說的一句話使我很受啟示:不管做什麼事,都要認真! 

電加工車間:具有大型高精度線切割,電火花成型,電火花穿孔等加工設備。不過這部分的內容我覺得很抽象很深奧,只好簡略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