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野外實習報告

植物學野外實習報告

一.實習目的

1.通過野外觀察,準確、熟練掌握和套用常用的植物形態學術語。

2.通過實習,進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樣性,掌握植物界各大類群以及種子植物的常見科、屬的主要特點,認識和區分常見種子植物科、屬、種,擴大和豐富植物分類學的知識範圍。

3.驗證、複習和鞏固課堂和書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做到理論聯繫。

4.通過觀察、解剖、描述和採集、壓制、製作標本以及套用工具書和檢索表鑑定植物等,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素質,學會鑑定植物的方法。

5.了解常見的植被和群落類型,加強學生對植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的認識,培養我們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認識植物資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6.通過實習,進一步培養獨立能力。

7.學習懂得用科學的方法觀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徵。

二.實習意義

1.通過實習可以培養學習科學的態度,吃苦耐勞的精神,嚴明的組織紀律性,團結協作精神。

2.利用野外實習可以很好的讓同學們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麗,培養熱愛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野外實習不僅是對理論知識的驗證和鞏固、對課堂知識的補充和深化,同時也是對綜合素質的全面鍛鍊和提高。野外實習對於激發同學們學習興趣,培養觀察能力、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三.實習內容

1動員大會

6月25日我們召開了野外實習動員大會。實習地點是五大連池,在大會上老  師和我們說明了實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實習的目的和意義,並對我們提出了 具體要求和時間內容安排。老師主要告訴大家野外實習的注意事項。

2具體行程

a.6月28是日是植物野外實習啟程的日子,早晨10點出發,下午3點左右抵達我們住處.第一天沒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休息為明天做好充分準備.

b.6月29日是我們開始實習的第一天,目的地是筆架山。我們8點半準時出發,徒步行走了將近3個小時,由於天氣炎熱,大家走的都比較吃力,在途中稍作休息後又繼續行進。到達山腳已近中午,歇息片刻便開始爬山,筆架山沒有台階式的山路,樹木也很繁茂,山坡很陡,經大家的努力,我們終於到達了山頂.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分散採集,每個人都採到了不少奇特植物,之後便下山乘坐客車回到了旅店,休息一下我們又開始壓制標本.這天很累,但在大家的相互鼓勵下我們終於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務.

c.6月30日是最重充實的一天.我們7點出發,乘車去了火山熔岩冰雪洞遊覽區。到了遊覽區,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先在山腳下採集了一些植物,然後老師便帶領我們參觀了冰洞。把採集的植物送回旅店後,我們又繼續參觀了藥泉湖。下午壓制標本。晚上參觀了二龍泉,並爬上藥泉山。

d.7月1日我們集體參觀了老黑山國家地質公園.

e.7月2日早晨我們乘車返還.

3.植物的形態學觀察、描述和分析,植物多樣性

我們分別對常見觀賞植物、山地植物、樹木的植物形態特徵、種類及分布規律進行了詳細的觀察、記錄、分析和鑑定。對不認識或不清楚的植物我們就通過查閱植物志、檢索表等進行鑑定。

4. 植物標本的採集和製作

標本的採集和製作是這次實習的重要內容。標本的採集要講究技巧,必須要有花或有果的、葉子較完整的、長勢相對較好的植物才有價值。標本採集回來必須及時進行壓制。壓制時最好全小組都參與,這樣有利於大家都掌握壓制方法。壓制時除了要注意葉子要翻平之外,還要注意葉子應該要有正、反兩面。壓制完之後的頭三天要每天都換紙,之後可以隔一、兩天再換,直到壓乾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