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系大學生的實習報告分析

所以,蘇州市區的建築,不論是什麼結構,都要維持這種現狀,表現蘇州城市的特點。在我們參觀的人民路與干將路的城市建築是反映蘇州地方建築的一對絕好例子。人民路是蘇州古城結構的歷史延續, 最北端的北寺塔, 中段的觀前街, 怡園,文廟和南端的城市園林——滄浪亭使得人民路從北到南有一個完整的景觀序列。干將路著重體現地方性符號以及與城市文脈的關聯, 其開發規模較大, 改造力度較強, 但在追求條理化和程式化的過程中又體現了人文關懷的場所精神。最典型就是人民路上蘇州圖書館新館,是一棟著力體現蘇州地方文化特色建築。其輕巧靈秀的立面造型手法, 與早期人民路建築古樸厚重的性格形成鮮明的對比, 其中也隱藏了時代文化上的對比。對地方“風格”的關注在蘇州圖書館就集中地表現出來, 這種現象和江南其它地區的表現相比更顯突出。

為什麼建築可以這樣隨意的按人們的意願設計成不同的體型?這就和我們結構設計有根本的關係,前面所說的的古代建築都是砌體結構、木結構,而新建的大多數都是

框架,或框—剪結構。其中以框架為主,高層中多使用框—剪結構。框架結構是梁、柱等桿系構件組成的空間承重體系的結構,是多層、高層建築的一種主要結構形式。這種結構體系的優點是建築平面布置靈活,能獲得較大的使用空間,建築立面容易處理,可以適應不同的房屋造型。所以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設計各式房屋,就像搭積木一樣,擺出自己喜歡的造型,都能夠用框架來實現,這就是框架結構的優點。所以人民路上的多層建築,不論是辦公樓、商廈、圖書館、行政樓,大都是框架結構,但外形卻是蘇州古典建築形象。

建築的形式就被當作了一種信息交流的媒介和模式。為此,便要求建築形式成為一定含義的符號載體, 即意味著使建築形式符碼化。這就是蘇州圖書館的外部立面上眾多變形過的構架、紋飾、披檐的意義, 從它們的身上公眾獲取與地域或歷史的溝通。蘇州圖書館內部的設計力圖還原作為園林主人——文人的情趣。

由此,我想到了我所設計的中學辦公樓,也應像蘇州的建築一樣,在建築設計上爭取能被當作一種信息交流的媒介和模式,成為一定含義的符號載體。在結構上採用框架結構,按自己的建築設計思路合理的的安排空間造型,在建築造型上努力體現蘇北的建築風格,把建築物的設計和兩漢古典文化結合起來,在現代建築中融入古代風格,體現徐州的文化風格和韻味。

實習任務二:上海建築建築設計的學習 實習地點:上海陸家嘴

實習日期: 07.3.4 (晴) 指導老師:aaaa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上海,第一次體驗到了中國第一現代化都市的繁華,鱗次櫛比的高樓,繁華的街道,個性多樣的建築,讓我們體會到現代建築業的高速發展,以及人類的智慧。在金貿大廈腳下,讓你切實的感覺到什麼是偉大和渺小,體會到作為一個土木工程師的責任有多大!

金貿大廈是上海市的一座標誌性建築,傲然屹立黃浦江畔,人們期待已久的世界第三、中國第一的88層大廈終,這幢集現代辦公樓、豪華五星級酒店、商業會展、高檔宴會、觀光、娛樂、商場等綜合設施於一體,深富中華民族文化內涵,溶匯西方建築藝術的智慧型摩天大樓。根據介紹,金茂大廈於1992年12月17日被批准立項,1994年5月10日動工,1997年8月28日結構封頂,至1999年3月18日開張營業,當年8月28日全面營業。金茂大廈占地2.3公頃,塔樓高420.5米,總建築面積29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