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廠的相關實習報告

進入xx年年5月份以來,隨著綠化用水的加大,中水又出現了滿足不了供應的現象,特別是5月15日,在自來水用水2455噸的情況下,中水總計出水4859噸,所有設備全部處於滿負荷運行狀態。隨著雨季的來臨,設備間的漏雨問題又凸現出來,指揮部每次接到通知後,都立即安排處理,仍存在個別地方滲水現象。

1、水解池預處理

水解池通過厭氧活性污泥床的過濾、沉澱和吸附等物理化學過程,以及水解、酸化等生物化學過程,能去除大部分懸浮物,並可提高污水的生物降解性。在穩定塘中採用多種生態類型的塘的最佳化組合,形成了水解池—穩定塘污水處理新工藝流程。

2、調節池調節

3、好氧生物流化床處理

在淨化構築物中,填充相當數量的掛膜介質,當有機廢水均勻地淋灑在介質表層上時,便沿介質表面向下滲流,在充分供氧的條件下,接種的或原存在廢水中的微生物就在介質表面增殖。這些微生物吸附廢水中的有機物,迅速進行降解有機物的生命活動,逐漸在介質表面形成粘液狀的生長有極多的微生物的膜,即為生物膜。

隨著微生物的不斷繁殖增長,生物膜的厚度不斷增加。由於表層膜跟廢水接觸形成了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組成的好氧層(1~2mm),內部由於養料和溶解氧差形成了厭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組成的厭氧層。在處理過程中,生物膜總是在不斷增長、更新、脫落的,但是從處理要求上看脫落是完全必要的

原理:生物膜呈蓬鬆的絮狀結構,微孔多表面積大,具有很強的西服能力。生物膜微生物以吸附和沉積於膜上的有機物為養料。增殖後的生物膜脫落後進入廢水,在二次沉澱尺中截留下來,成為污泥。

4、平流式沉澱池沉澱

5、機械過濾

6、紫外線消毒、投加固體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