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實習報告--廣東南方電視台衛星頻道《城事特搜》欄目

你正在瀏覽的實習報告是新聞實習報告--廣東南方電視台衛星頻道《城事特搜》欄目 交談。不要採訪對象剛說起某個話題並且意興怏然的時候,記者突然講到全然沒有關係的問題上面,這樣就考驗到記者的採訪功力了。通過層層深入引導式的提問,逐步挖掘深度內容。在循序漸進中消除與採訪對象的芥蒂,讓採訪對象不自覺地把重點道出,新聞採訪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統籌和控制能力。 

統籌和控制能力是指記者在採訪過程中駕馭整個採訪過程的能力。很多記者往往採訪以後發覺獲得信息量並不多,甚至必要的問題點也沒有涉及到,這就是因為記者缺乏採訪的統籌和控制能力。首先,記者的統籌和控制能力表現在採訪的設備控制絕對權。有時候看到一些記者的 mic 被採訪對象拿在手上說話,這是記者不專業的表現之一。記者務必視採訪設備為自身神聖權利的象徵,記者通過手中的 mic 採訪受訪對象,從而獲取有用資訊。失去 mic 等於失去了採訪的發問權。其次,記者的事前準備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有助於記者更好地發揮統籌控制的能力。事前準備包括:採訪聯繫、採訪對象背景、節目大體構想、記者和攝像之間的協調溝通、和採訪對象的事前溝通等等。再次就是記者的臨場應變能力。 

•具備後期意識。 

任何媒體的採訪具備後期意識都可以大大節省前期的採訪拍攝工作。電視業務上,編輯對於前期採訪拍攝的要求比較嚴格,假如前期素材質量過低就會給後期編輯帶來很大的困難。因此,記者採訪的問題務必做到精確簡練,問到重點上面。 

•不屈不撓的精神。 

這種精神主要體現在街訪上面。街道上來往的人種複雜,而且對於突然而來的採訪表現得抗拒迴避。因此,街訪是記者遭遇最多冷眼和無情待遇的時候。這也是街訪具有鍛鍊記者功底的原因。首先要求記者應該具備不屈不撓的精神。經驗老到的記者已經可以看出哪些路人會是希望發表見解的,但那是長期鍛鍊的結果。 

四、《城事特搜》人事制度 

《城事特搜》內部的人員角色呈現複雜和多層次性。從身份地位上面,主要分成台聘工種、頻道聘工種、稿酬工和實習生;從制度上看,分成編制工種、臨時工種、鬆散契約工。所謂台聘就是指進入電視台編制制度的在職人員,其福利是完全享有的,勞動分配也沒有設定上限。然而電視台裡面的台聘工並不多。其次頻道聘的就是指由於人手資源不足而賦予單個頻道自行聘請的員工名額,其不被成為編制員工。享受福利微薄,勞動分配沒有設定上限。稿酬工就電視台裡面一種較為鬆散的契約工,基本沒有福利保障,而且工資設定 3000 元的上限。實習生一般不享有電視台裡面所有的制度保障和待遇。 

在工作職位晉升過程上面看,首先必須經過半年到一年期限的實習生表現,其後表現優秀者有機會獲得稿酬工的機會。而臨時工和台聘工的數量基本處於飽和狀態,因此再由稿酬升至臨時工或者台聘工就更加艱難了。一般等待時間 1 年~ 2 年不等。其後的臨時工轉到台聘工種就更為複雜,很多記者基本到了這一步就停步或者已經轉到其他的工作單位了。從觀察其人事制度上看,這種人事設定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屬於一種懶惰型的人才管理機制。為什麼稱之為懶惰型的人才管理機制呢?這是側重其對工作人員的激勵程度上面考慮的。內部流行的一句話“有錢收的不做事,做事的沒錢收”。早期進入編制的在職人員基本不那么賣力工作,但是仍然高據編制人員的職位,享受優厚的待遇和福利保障。而剛進入的新手們要想進入編制,必須努力表現,不斷加班加點工作,受到福利保障和待遇並沒有跟著成正比發展。特別是實習生,一連半年到一年時間是分文沒收,還要支付採訪外出的全部車費,因為電視台是不接受實習生的報銷的。因此可見,內部的人員激勵制度是存在變形的狀態。由此導致的問題包括: 1 、部分員工工作時間長了以後漸漸低落鬆散; 2 、人才的流失嚴重; 3 、舊編制人員工作鬆散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