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新聞專業認知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中國食品質量報》是國務院下屬的機關黨報,監督和管理全國食品質量安全,規範國家食品企業行業,保障消費者的安全,按照國家頒布的《食品安全法》規範健全食品行業。

在記者站實習的日子裡也算輕鬆,每日在電腦里看看檔案,發發稿子,打打稿子,基本的工作流程和一辦公室文員是差不多的,因為全國性的報紙的信息量和信息源都是無限宏大和寬廣的,其登報的文章的重大性和其內容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其新聞定向準確、細緻,同時也有點窄,於是在記者站的日子裡發的新聞稿質量可嘉,數量不多。

五、牛刀小試

實習的第五天,我就被安排和記者站里的劉記者一起去外出採訪,主要是出差參加一啤酒企業在天長市的奠基儀式,臨走前,翟站長對我叮囑說“小慈啊,這是你第一次出差,一定要學會多觀察,細心點,做新聞的一定要有的就是敏銳,的新聞敏感,還有基本的設備要學會使用,照相機,攝像機之類的沒事的時候就多琢磨琢磨,劉記者帶著你,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要學會學習,出差回來,就由你主筆寫這篇新聞稿,練練筆……”一番話說的我心裡暖暖的,手裡痒痒的,同時也自信滿滿地。

事實與自己的想像還是有點差別和出入的。我以為所有的新聞素材都要自己挖掘,原來“出差”只是去吃個飯,參加儀式,然後主辦方把資料給我們,我們再回去根據所給的資料寫“新聞稿”,太格式化了,沒有挑戰性,不由得讓我這個對“採訪”頗有好奇的“小牛”心裡涼了一大截。

回來的半天,根據主辦方提供的資料寫了一篇類似於宣傳稿的新聞稿。翟站長稍作修改後發到了北京編輯部。沒想到。兩天之後真的在《中國食品質量報》上看到了自己寫的稿件,那種興奮時無以言表的,心裡像吃了蜜似的甜甜地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雖然我寫的稿件類似於宣傳稿,也有一種濃濃的“新聞腔”,可是牛刀小試帶來的喜悅還是無法阻擋的。我知道,記者向來是“無冕之王,”針砭時弊,為國為民,“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我的這篇“小豆腐塊”道那樣的境界還有很長很長的距離呢。也許,甚至在好多人眼裡是不屑一顧、不值得一提的,但是,我知道,我跨出了艱難的第一步,後面的困難在所難免,但是也無所畏懼了。

在記者站,我只實習了短短的25天。在這短短的25天裡,我學到了一生都受用的知識,當然這些知識從書本上也是學不來的。翟站長對我很不錯,教會了我很多受用的知識和社會經驗,劉記者對我很關心和照顧,謝謝翟站長和劉記者!

六、實習心得體會

兩個月的實習,期待過,失落過,委屈過,奮鬥過,笑過也哭過。這兩個月真的讓我學會了很多很多……在學到東西的同時,也發現自己的不足,知識儲備遠遠不夠一個優秀的新聞工作者。眼高手低的毛病也一直存在,並一直努力克服中深深體會到踏入社會的辛酸和我無奈,理解和領悟新聞工作者的辛苦和不易。實習結束了,但是我覺得我們要走的路還長著呢。實習結束了,學習還一直在進行中。

想感謝的人很多,指導老師黃老師的一番話:出門在外,幾件事叮囑一下。一是要有禮貌,二是要有耐心,坐得住冷板凳,三是要勤快,能跑能寫還猶如在耳邊。包括在颱風期間發的注意安全的簡訊,都讓人覺得心裡暖暖的,謝謝黃老師!也謝謝實習單位的各位領導,在心裡由衷的說一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