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醫生實習報告心得總結

4.必須參加病區的交接班及有關醫療工作的會議.

5.接到新的病人入院通知後,應立即到病房.詳細詢問病史,檢查病人.認真寫好病歷,並提出初步診斷意見,治療方案及進一步檢查的計畫,交上級醫師審閱修改.病歷應在24小時內完成.危重病例則應及時完成.

6.新人院的危重病人及住院病人病情突然變化時應隨時報告上級醫師.

7.在上級醫師的分配和指導下進行一定的診療和手術操作.

8.實習醫生應提前半小時進入病房,在交班前完成自己的醫療任務,不管哪一級醫生查房,實習醫生必須主動報告病情及各項檢查結果.如不能達到這一要求,轉科成績評定時給予扣分.

9.友科醫師來會診實習醫生所管的病人時,應主動全面介紹病情並陪同會診醫師診視.

10.友科轉來的病人,處理與新人院病人相同,但不需寫完整病歷,僅寫病情小結.

11.各科新收病人規定要求書寫完整病歷.按規定做好病情記錄(危重病人每天不少於一次,輕病人者不少於三天一次,病情有特殊變化者應隨時記錄),階段小結和出院總結,記錄上級醫師對病情的分析診斷,處理意見和會診意見.交接班時應寫好交班小結.

12.實習醫生所開的醫囑,處方,各種申請單和化驗單須經上級醫師同意並簽名方為有效.

13.診療工作上如有疑問,應隨時請示上級醫師,若因不負責任,粗心馬虎而造成醫療差錯或事故,實習生應負相應責任.

14.平時要深入病房關心病人,愛護病人,加強與病人溝通,了解病人的思想情況,並隨時向上級醫師及護士反映.對病人家屬及單位介紹病人的情況時,應按上級醫師意見進行.

15.實習醫生對病人的病史,病情及預後不得隨意向外透露.

實習醫生的科學研究

為更有效地啟發學生思維,培訓實習醫生創新能力,在有條件的教學醫院,根據實際情況,可組織學有餘力成績優秀的實習醫生適當參加科學研究活動.

1.通過科研實踐,培養學生科學思維方法和獨立工作能力,學習掌握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

2.實習醫生的科研工作應當在保證完成畢業實習任務的前提下,結合畢業實習進行.

3.科學研究的內容:包括文獻綜述,病例分析報告或參予教研室,科室的科研專題等.在可能範圍內,可適當照顧學生的基礎與興趣,自行選題,但選擇的題目,必須經過教研室和實習醫院科室的批准.

4.參加科學研究的學生需經教研室和實習醫院科室的批准.並由教研室和實習醫院科室指定專人負責指導.指導教師應全面關心科研學生,協助學生訂好科研計畫,進行具體指導和幫助.

5.學生在科研過程中,應培養實事求是.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和不畏艱難,敢於提出新見解的創新開拓精神,認真查閱文獻資料,重視實驗操作和調查研究.

6.實習醫生的科學論文,必須在實習結束前繕寫完畢,送交指導老師.經教研室評審後,組織優秀論文報告會或出版論文專輯.對在科研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學生和指導教師應予表揚和獎勵.

實習成績的考核

一,成績考核方法

實習醫生在各科實習結束前和畢業前應進行考試和鑑定,評定實習成績.實習考試分實習出科考核和畢業綜合考試.

一,實習出科考核與重修實習

醫科實習生在各科實習結束前應進行實習出科考核.實習出科考核包括職業態度(醫德)考核與學業考核.職業態度(醫德)考核與學業考核應記入《實習醫生轉科鑑定手冊》

職業態度(醫德)考核按我校實習生"職業態度(醫德)考核評分標準"進行,職業態度(醫德)考核合格才有資格參加學業考試.

實習出科學業考核項目及考核方法參照各科實習大綱要求,實習出科學業考核不及格,允許在規定時間內重考一次.

實習職業態度(醫德)考核不及格者,實習出科學業考核重考仍不及格者,缺實習時間達到該科實習時間的1/3及以上者,均必須重修該科實習.

重修實習一般安排在畢業實習結束後進行.因各種原因需重修實習的學生,應在實習結束前兩周內向院系及附屬醫院提出書面申請,並報醫學教務處備案.

在每年6月19日前無法完成重修實習者,應申請延長在校學習時間.需申請延長在校學習時間的學生,在每年6月10日前,由本人向所在院系及實習附屬醫院提出書面申請,經院系及附屬醫院主管教學的領導同意,報醫學教務處審核,送醫學部及主管校領導批准.

二,畢業綜合考試與相關學籍管理

醫科生畢業綜合考試一般安排在畢業實習終末期進行.由學校考試委員會組織教師到各醫院考核,以實際病例為主,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病史的採集,體格檢查,診療操作,病案記錄,特殊檢查如心電圖,x光片的閱讀並進行口試提問.採用綜合考試的形式進行,然後由2--4名監考老師根據評分標準評定考核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