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暑假科研實習報告範文總結

3)農產品從個體經營向產業化,工廠化發展。

通過廣泛聯繫,種植產業化,加工工廠化,農民再也沒有了顧慮,收入增加了,生產積極性也極大提高。

4)農作物種植與畜牧業互相促進,協調發展。

目前,大荔縣有著自己的苜蓿草等大型生產基地,各類草料供應充足,完全可以滿足當地畜牧業的發展,畜牧業的發展已走上正規。

通過調查我們認為大荔縣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的理念值得推廣,使我們意識到:合理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優勢、特色農業,用全新的概念打造品牌,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優勢和西部大開發的有利時機,不僅能加快了農業改革步伐、而且能增加農民收入,促進了農村社會長期穩定發展。

四.大荔縣農業及主要作物病蟲害發生情況調查

大荔縣主要農作物有棉花、果樹、花生、小麥、西瓜等,農作物種植品種多樣。其中果樹類病蟲害發生危害最嚴重,用藥量最大,棉花等其它作物主要是幾種常發難防病蟲害危害。就病害而言,除幾種常發病種如棉花黃萎,果樹炭疽,黑星、小麥白粉病等,近年又出現了幾種新的難防病害,如棉花紅葉莖枯病,棗縮果病等,這類新生病害因對其致病機理了解不夠,沒有有效的防治藥劑,導致大面積發生危害。因此,有關這類病害的深入研究亟待進行,對於此類病害有效防治藥劑的研究開發,更是刻不容緩,具有廣闊的市場。蟲害方面,以前的一些次要害蟲逐步上升為主要害蟲,如棉花上的棉蚜、紅蜘蛛,果樹上的盲蝽及黃花菜上的薊馬等。

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由於抗蟲棉的大面積推廣種植,使得早些年棉花上的主要害蟲棉鈴蟲得以控制,從而造成了以往的次要害蟲上升為主要害蟲。其次,農藥的長期使用,尤其是單一農藥品種的長期使用,誘導了害蟲抗藥性的產生及增強,導致最初可以防治的害蟲變得較難防治,甚至無法防治,成為主要害蟲。第三,也可能由於某種作物單一品種大面積種植,為害蟲的大暴發創造了條件。總之,大荔縣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的發生,發展呈現出動態變化趨勢,主次要病蟲害的變化更替取決於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五.大荔縣東埝村設施農業現狀調查

經過我們的走訪,我們對大荔縣東埝村設施農業的現狀有了初步的了解,該村的設施農業經營情況相對較好,呈現良性發展。

基本上有一下幾個特點:第一,溫棚的收益相當可觀;第二,溫棚的建設已具相當規模;第三,產品對外開拓有一定的市場,收穫季節能及時銷售。第四,有相應的政策,加速設施農業的發展。第五,農民經過摸索,有了一定的技術和經驗來經營設施農業。

但是,有些方面還需要加強,比如,把農業技術和溫棚的種植更加緊密結合,實現“雙贏”,加速農業的產業化進程;進一步開拓市場,摸清市場變化的規律,為農服務。總之,東埝村大規模設施農業的發展能增加當地農民的收入,提高當地人們的生產積極性。

六.大荔縣農藥市場調查與農藥使用狀況調查

在大荔縣農藥市場一條街中調查,共發現有62種農藥品種,其中殺蟲劑占調查總數的26%,殺菌劑占58%,除草劑占11%。化學農藥仍處於主要地位,而新生的生物源農藥在市場占有額很小。

農藥使用調查中我們發現呈現出以下特點:

1 用藥缺乏科學指導,不能對症下藥,打藥過於頻繁。

在東埝村我們就遇見了這樣一件事,一位果農辛辛苦苦種了將近兩畝的桃樹,但在我們到達那裡時看到80%以上的樹得了黃花病,而且很嚴重,並引發了如桃穿孔、桃縮葉等病害,已無力挽回。果農為救這片桃樹,四處求救方,但大家說法不一,於是果農在用一種藥不起作用後,就用另一種,如此這樣,錢花了不少,但這病卻一天天加重。在其他地方我們也見到了類似情況,“急病亂求醫”是我們農民朋友用藥普遍存在的問題。

2 用藥不規範,缺乏基本常識。

村民用藥單一,不知道施藥的最佳時間,不注重農藥的稀釋倍數,只看重結果,導致害蟲抗藥性不斷增強。

3 由於各類植物抗蟲品種的使用,增加了農民對它的依賴性,把它當作是萬能的,以至於忽視了一些次要病蟲害的防治。

大荔縣在大量種植抗蟲棉後,有效地消除了棉鈴蟲的危害,但兩三年過後,原本很少見的黃萎病逐漸蔓延起來,而農民缺乏這方面的知識,沒有在播種前及時種子拌種,相反在生長期大水灌溉,導致此病大面積流行,棉花一株株倒下,而農民朋友卻無計可施。

同時也存在以下問題:

①農藥售後服務不到位,農藥售出後,商家不去調查農藥的使用情況。而農民朋友自我保護意識差,買到假藥後,不去有關部門申訴,自認倒霉,很被動。因此也給了許多不法分子鑽空子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