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工程設計、預算、檢測、審核實習報告

在大二的暑假中,我來到了河南省防雷中心實習,二OO五年七月十八日是來到這裡的第一天,實習期間努力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向實踐方面轉化,儘量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習期間能夠遵守工作紀律,不遲到、早退,認真完成領導和各部門工程師等專業技術人員交辦的工作,得到了他們的一致好評,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

感謝貴單位給我提供這么好的一個實習機會。短短的一個月很快就結束了,此次實習,我主要在工程部工作,因此有機會參與新建、改擴建等防雷工程的方案設計與施工,雷電災害評估等。同時也在檢測部和審核部參與過防雷工程實地檢測驗收和防雷工程圖紙審核評定等工作。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使我對防雷工程設計、防雷工程預算,防雷工程檢測驗收、防雷工程審核及雷災嚴峻形式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防雷工程設計

結合自己所學知識,在校時間我們主要針對二類、三類建築物進行簡單的直擊雷防護以及低壓入戶線路的感應雷防護的工程設計,在實習過程中我有機會接觸到了計算機機房的防雷設計、改擴建工程的防雷設計、移動通信機站、加油站等工程的防雷設計,因此使我對防雷工程設計有了更清楚的設計思路:

首先判斷被保護對象的特點,確定被保護對象的類別,如建築物、易燃易爆場所、信息系統等。

1.建築物防雷

先進行防雷分類,根據防雷類別,按建築物防雷規範GB50057—94中,應明確各種防範措施逐條對照,進行設計,主要防雷項目有;a.直擊雷防護;b.感應雷防護;c.雷電波侵入措施;d.其他防雷措施。

2.易燃易爆

應根據易燃易爆場所的性質,查找相應的設計規範,並結合GB50057—94中第一或第二類建築物的防雷措施,進行防雷設計。

3.信息系統

首先將整個系統分兩部分:外部防雷和內部防雷。

外部防雷:主要有接閃器、引下線、接地裝置。

內部防雷:主要措施有電源避雷器、信號避雷禁止措施、等電位連線、綜合布線。

其中弱電系統防護和信號系統及計算機網路系統防雷是感應雷防護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也是最容易發生事故的部位。

A.弱電系統防護

線路採用埋地入戶,並採用加裝浪涌保護器分級防護,電源線路的各級浪涌保護器(SPD)應分別安裝在被保護設備電源線路的前端,浪涌保護器各接線端應分別與配電箱內線路的同名端相線連線。浪涌保護器的接地端與配電箱的保護接地線(PE)接地端子板連線,配電箱接地端子板應與所處防雷區的等電位接地端子板連線。各級浪涌保護器(SPD)連線導線應平直,其長度不宜超過0.5m。帶有接線端子的電源線路浪涌保護器應採用壓接;帶有接線柱的浪涌保護器宜採用線鼻子與接線柱連線。

B.信號系統及計算機網路系統防雷

加裝浪涌保護器進行防護,信號線路浪涌保護器SPD應連線在被保護設備的信號連線埠上。浪涌保護器SPD輸出端與被保護設備的連線埠相連。浪涌保護器SPD也可以安裝在機櫃內,固定在設備機架上或附近支撐物上。信號線路浪涌保護器SPD接地端宜採用截面積不小於1.5mm2的銅芯導線與設備機房內的局部等

電位接地端子板連線。接地線應平直。浪涌保護器SPD應安裝牢固,其位置及布線正確。

防雷工程預算

防雷工程預算是我在實習過程中最新接觸的知識點,在實際工程中接觸到一些改建工程的防雷預算方案,具體歸結為:

防雷裝置建築、安裝工程費用由工程直接費、間接費、計畫利潤、稅金等四部分組成。

防雷工程檢測驗收

檢測包括觀察、了解、和測量,通過切身實際的防雷工程檢測驗收,使我對防雷工程有了一個更深的理解,在檢測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規範上沒有提到的問題,回來後經過專家的講解、使我收穫了不少新知識。

首先是測量檢查

了解防雷裝置所處的環境、位置、建築物的使用性質、高度、形狀、發生雷擊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後果。並畫出平面示意圖。

查閱設計圖紙了解隱蔽工程的施工情況。

檢測方式:接地電阻值用接地電阻測試儀測量,用材規格用遊標卡尺測量,高度用經緯儀或皮尺測量,長度用皮尺測量,其它外觀檢測。

一.直擊雷防護

1.接閃器的檢測

a.獨立避雷針;測量高度、用材規格、防腐情況、電氣連通的情況

b.避雷針;避雷針主要用來保護突出屋面的設備,根據滾球半徑法計算避雷針本身的高度和保護範圍,選材規範上做有具體規定。

c.避雷線(網、帶):測量高度、用材規格、格線尺寸、防腐、固定情況、電氣連通。避雷帶應沿屋角、屋脊、屋檐、檐角、女兒牆等易受雷擊部位敷設、避雷帶可採用明敷或暗敷良種形式,具體施工規範上都做有具體規定。

2.引下線的檢測:測量材料規格、防腐、連線、固定、敷設方式、間距情況。引下線應沿建築物四周均勻或對成布置,易設拐角處,引下線間距按建築物周長平均計算,一、二、三類建築物引下線間距分別為不大於12米、18米、25米。易利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柱內主筋作為引下線,明敷引下線應使用熱鍍鋅鋼材,優先選用圓鋼,工程施工規範有明確規定。在實際檢測中我還接觸許多新工藝如:引下線採用壓力熔焊對接和螺栓連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