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實習報告

泄洪和消能設施:壩體設7個11 m×11.5 m(寬×高)表孔,6個6 m×5 m(寬×高)中孔,4個3 m×5 m(寬×高)底孔。表孔和中孔用以宣洩洪水,最大泄洪能力達1630 m3/S;底孔不參加泄洪,作放空水庫之用。右岸兩條泄洪洞分別長883 m和1253 m,斷面尺寸為高13.5 m、寬13 m,最大泄洪能力達7600 m3/S。壩後設有高35 m的二道壩和長300 m的水墊塘以及下遊河床防沖護岸工程,作為泄洪消能和護岸構築物。 

左岸引水發電系統包括:壩前左岸81m高的塔式進水口和6條直徑9m的引水壓力管道;長280m、寬25.5m、高64m的地下廠房;尾水調壓室和2條尾水洞;主變壓器室和6條母線洞;500KV電纜斜井;以及進廠交通洞、通風洞和豎井、排水廊道等設施。 

主要發電設備包括:6台單機容量582MW的立軸混流式水輪機,6台額定容量612MVA半傘式發電機,6套離相封閉母線,6台發電機斷路器,18台214MVA單相變壓器(另有一台備用),18根總長8.3Km500KV的乾式電纜,500KV全封閉氣體絕緣組合開關(GIS),以及全廠計算機監控系統等。

主要的金屬結構包括:各種類型的閘門和攔污柵總計98扇、各部位埋件109孔、各種啟閉機總計35台,設備總重量約13500T。左岸過木機道及其配套設施,設計的年過木量為110萬m3。 

3 二灘水電工程創下多項為中外水電行業矚目的記錄: 

(1)20世紀建成的中國最大水電站,總裝機容量達到330萬千瓦; 

(2)240米高的溢流式雙曲拱壩為中國第一高壩,在同類型壩中排世界第三位; 

(3)由地下廠房、主變壓器室、尾水調壓室組成的地下洞室群為亞洲之最; 

(4)堪稱世界第一洞的左右岸兩個大斷面導流洞,高23米,寬17.5米,兩洞分別長為1089米和1167米; 

(5)1997年創下了水電站年澆築混凝土226萬立方米的全國記錄;雙曲拱壩年澆築混凝土155. 2萬立方米的世界記錄; 

(6)1998年創下我國水電安裝年度投產兩台機組110萬千瓦的全國最高記錄,1999年實現安裝投產四台機組220萬千瓦,再創我國年投產最高記錄; 

(7)雙曲拱壩壩身泄洪量為世界之最,16500立方米/秒;泄洪洞水流流速為世界之最,45米/秒; 

(8)機組渦殼水壓實驗達到3.46兆帕,為中國之最。 

五、攀枝花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攀枝花是依託礦產資源開發興建而發展起來的城市。隨著礦產資源的不斷開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因此存在和積累了一些問題,面臨著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抉擇。 

一是與綜合性城市相比,城市經濟市場化因素先天不足,城市進入市場經濟體制,需要從頭培育市場經濟“基因”;二是城市在走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培育和發展新的經濟成長點的任務十分繁重,面臨“資源豐富、經濟貧困”的境地;三是國有大中型企業是城市經濟的主體,也是地方財政的主要來源,國有大中型企業暴露出來的矛盾與問題自然成為資源型城市的發展中的矛盾與問題;四是城市經濟市場面臨著國內、國際經濟一體化和資源枯竭的嚴峻挑戰。 

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發展策略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要搞好礦產資源規劃,並將其同城市發展規劃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和發揮礦產資源的優勢,通過礦業的發展將資源優勢轉換為經濟優勢,以礦業帶動相關產業和其他產業的同步發展,促進城市經濟的全面振興。但必須注意對礦產資源的節約和綜合利用,儘可能減少資源的損失和浪費;同時要加強礦產資源勘查,儘量擴大資源的可供能力;要增加礦業科技投入,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綜合利用率。這樣就能延緩礦產資源的枯竭,使礦業能更長期地穩定支持城市的發展。其次,要適度控制城市規模,合理規劃城市布局。城市建設應從保證礦業生產、生活和未來城市可能發展及經濟社會承載力考慮,確定城市規模和布局,不能盲目擴大城區建設範圍。第三,要儘早作好向綜合性城市轉變的準備。這是解決“礦竭城衰”的惟一途徑。城市類型的轉變在於支柱或主導產業的轉移。應該通過產業結構的調整,瞄準市場需求的發展趨勢,找準自己除礦業以外的其他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非礦優勢產業、特色產業、加工業和服務業等。礦業和非礦業的同時發展,一方面可以推動城市經濟快速增長;另一方面當礦業接近萎縮時,新的經濟成長點和接替支柱或主導產業已經形成,可保證“礦竭城不衰”發展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