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野外實習總結

第五天 酸棗溝,防火道

這次的清晨六點,不是被別人叫醒的,而是自己自覺醒過來的,也許短短的幾天,就已經養成了習慣。今天仍然是作土壤實驗。不過所去的地方比較有挑戰性,一個是螞蟥窩,一個是陡峭的防火道。我還是上去了,到了第一次所路過的鐵架子,看到了上一次留下的簽名。

第六天 實驗的最後一天

還有半天,一大早,還是六點,重複完每天的起床工作,帶上工具,出發了。今天我們的實驗土壤是水稻田,層次劃分和前者不同,從上到下分別是耕作層、犁底層、心土層和母質層。在挖掘的時候,一般選50*100cm,剖面向陽,便於觀察,在挖的時候,每一層的土堆放到一邊,以便還原。挖掘直到見水為止。其他操作都和以前一樣。幾天的實驗,不光是用腦,更是一次體力的挑戰,在實驗中,男生可謂是重體力,砍樹、挖土、爬山、開路,幾天下來,已經勞累不堪了,今天下午,實驗都完成了,好好的休息了一回,準備面對第二天的挑戰。

第七天 挑戰極限,再上太白

今天是老師給我們的調整日,不過我們幾個不安於現狀的同學,還是要求老師帶我們上太白。雖然我已經去過一次了,但是對於我,已經不再是因為想要看風景,或是嘗試沒有嘗試過的事。我覺得這是一次自身的挑戰,挑戰自身體力的極限,連日來,體力消耗很大,但是我總覺得還沒有達到極至,少有的機會,既然出來了,就要來個自我滿足,所以我還是跟著上去了。我和其他三位同學沒有跟隨大部隊從近路走,而是依然選擇了爬防火道。烈日炎炎,防火道上有沒有大樹遮蔭,汗水不住的流淌。其間,我的腿差點兒抽莖,不過還是在同學的幫助下克服了,最後順利和大隊會合,直上太白。在山巔,望著遠方,覺得自己好有成就感,雖然累的連站都要靠意志了,但我終究還是成功了。最後還合影,留下了值得記憶的一幕。

第八天 課題研究調查

最後兩天是留給我們寫小論文的,我們在前一天商量好了研究對象,所以雖然沒有硬性規定,不過我們還是在六點就起床,早早的出發了。我跟的一組是調查次生演替的先鋒樹種和類型,去了一個馬尾松的林窗,跑馬場上方的灌木叢和新開的防火道,運用我們這幾天所學的知識,對植被和土壤進行了調查。下午就開始寫論文了。

第九天 論文答辯,實習聚餐

不知道為什麼,雖然很不想早起,但是到了6點,還是起來了,早上沒什麼事,換上乾淨的衣服,我們組一起去了天童寺遊玩了一番。下午,一個午覺之後,就進行我們實習的最後一項――論文答辯。每一小組派出一個代表,闡訴了小組的研究構想,再經過同學們的提問,就算是最終完成了。當然,這一天最主要的不是論文答辯,而是晚上的聚餐。見前些天,大家都把酒直接提著當水喝,老王站長特意購進了十箱啤酒。而我們從來之前到那一天,都沒有改變過我們的計畫,就是將王希華老師灌倒。但最後還是失敗了,連我自己都喝暈了。不過一句話:大家開心就好!

第十天 回校

由於前一天喝多了,5點還不到,我就已經起床了,一個人坐在門外,欣賞著日出,傾聽著鳥叫和大自然的聲音。最後,還是帶著無限的眷戀,依依不捨地踏上了回校的歸途。

一邊寫著文章,一邊好像又回到了在天童的時候,一切都歷歷在目。這次的野外實習,不僅在專業知識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從書本轉移到實際的操作,更能讓我們掌握和領會,而且同學之間的友情也更深了。面對艱苦的自然環境,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變得尤為重要,尤其是表現在男生在女生的照顧上,在砍樹上,挖土上,爬山上,男生總是走在最前面。當然其間也有王秀芝老師所說的友情的升華,希望都會有一個美好的結果。但是對於我,感覺最深,收穫最大的還是在於對自己的鍛鍊上。平時整體對著電腦,缺少運動,這次出來,是對自己的一次很好的磨練,雖然被太陽曬黑了,人也瘦了,但是我更結實了,在意志上更強了。每一次對體能的突破,都是一次意志力的鍛鍊,這對於今後的成大,是及其重要的。所以,這次天童實習,總的來說四個字,就是“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