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工作實習報告

在被告沒有電話或電話聯繫不上時通常採用郵寄送達。而在應訴階段的郵寄送達並不能直接將一系列的材料根開庭傳票寄給當事人,害怕當事人收不到,而實際上是郵寄一張傳票給他讓他到法庭領取要發給他的材料。

在送達過程中,有一個當事人在臨沂給他打電話他說他來拿傳票,但是到了約好的時間沒來,給他寄信也沒有來,只能委託臨沂的法院代為送達訴訟文書了。在我實習結束時這個送達還沒有回執,可見送達之難了。

在另一起案件中當事人是海上工作人員,聯繫很困難,從現實意義上也不肯能直接送達給他,只能將傳票(傳他到庭領取訴訟文書)委託他的單位給他了。

通過自己的實際操作發現送達真的是一個很困難的事,在離開前聽說四方法院要將送達改為寄快遞,這樣能減輕法院工作的強度也能讓案件儘快進入到審判階段。

審理篇之調解

拿到一個案子先看一下訴狀,看看矛盾在那。在調解過程中同樣要注意讓他們說,他們說得越多調解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實習中我也就調解過一次,並且沒有成功。

那天早上我到了法庭,書記員董姐給了我一份卷宗,讓我試著調解一下。到了調解室先看了看原告問了一下他的意思,然後按照庭長叫得再聽原告說的同時不經意的看看被告,從他的神色來判斷調解結案的可能性。原告說完問了一些被告的意思,雙方分歧太大了我試著讓他們能找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條件不果,又用了一下夫喔區的感情來試著讓他們能讓步,還是不行。我只能放棄。

通過這次不成功的調解經歷我的感悟是:處理婚姻家庭案件的法官的年齡很重要,從某種角度說年齡就意味著經歷,豐富的生活經歷與社會閱歷有利於解決婚姻家庭問題,也能幫助法官更全面地看問題,站在真正公正的角度來處理問題。這是我們這種還沒走入社會的學生所無法達到的一種境界。

審判之開庭篇

實習八周真正的去旁聽開庭只有兩次,都是繼承糾紛的案子。在婚姻家庭法庭實習所以旁聽的機會並不多,涉及家庭隱私的一般不能旁聽,當事人也不願意有人旁聽。

看著親兄弟姐妹在圍著父母留下的財產在法庭上減免心裡很不好受。聽著當事人陳訴竟然有中向庫的衝動。看著法官在審判席上沒有一點表情流露,聽完當事人陳訴後歸納爭議焦點。自己太年輕的想法又出現在腦海里。舉證質證、法庭辯論程式跟教科書上的一樣。不同的事我覺得在現實的審判中殘酷一些,剛好我旁聽的案子放了被繼承人生前的留言,原告們哭成一團,審判長不得不宣告休庭。

旁聽了兩個案子後我發現:其實在整個案件過程中決定勝負的是證據,而律師在其中並沒有太大作用。而且一些律師在代理過程中不時主動的促城市太想好的方向發展。讓我感到作為一個法律人任務任重而道遠。

宣判篇

相對於前面的工作而言宣判通常要簡單的多,在宣判後將判決書給了當事人還要詢問她是否服判是否抗訴?在他表示要抗訴時還得告訴她抗訴的途徑,地點,即使當事人表示不抗訴還是地告訴她抗訴的期限途徑地點。因為抗訴是他的權利,即是他在宣判時表示不抗訴再抗訴期內抗訴是他的權利。

寫在後面的話

實習中很感謝自己能遇到一位好的庭長,他像一位老師一樣教育我們,將他的經驗傳授給我們,也像一位父親一樣關心我們。記得到法庭的第三個星期廳長給了我一個不急於審理的案件讓我去琢磨,從寫財產保全裁定到去查封財產去銀行查尋當事人的存款都放手給我讓我鍛鍊。當我將裁定寫好後庭長給我改正連標點符號也不放過,他說:“做法律工作的就是要嚴謹,法律文書里的一個字一個標點都代表著法律的神聖不容有錯。”在實習中他不斷地指出我不足之處,並給我改進的建議。當然也很感謝四方法院民事第三庭的法官書記員們在實習的八周里給我的幫助,從訂卷到宣判一步一步的教我,當我做錯事耐心的幫我改進在我做好事給我鼓勵。能在這樣一個法庭實習使我在走出社會前得到很好的學習與鍛鍊。

這次實習對我自己以前對法院的認識有一個顛覆,對法官認識也是一個新的認識。是一個很好地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的方法。通過實習我更加全面地掌握了法律在現實中的運用,了解了《民事訴訟法》,也鍛鍊了自己的個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