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珠江路盜版市場調查與思考 調查報告

南京珠江路盜版市場調查與思考 

葉星遙

(清華大學軟體學院 41班) 

摘要  本文結合作者多年的親身經歷和XX年寒假的實地探訪,總結出南京市珠江路盜版市場的發展歷程和現狀,從政府和市民各自的角度分析他們的思路和取捨,探討如何合理調整市場因素以解決目前盜版猖獗的問題。

關鍵字  南京珠江路盜版市場

1.背景資料

1.1 “北有中關村,南有珠江路”

這是一句振奮人心的口號,蘊含著百萬南京人的美好願望,散發著古都金陵少見的壯志豪情。南京珠江路作為華東地區最大的IT產品集散地,憑藉長三角強大的製造業腹地,關鍵的水陸交通樞紐位置,國內數一數二的教育資源,以及政府的大力投入,成為一支備受矚目的“潛力股”。

然而,口號提出的這十年來,儘管珠江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氣也有增無減,但它和中關村的客觀差距卻是越拉越大。而這種差距,又集中地反映在軟體因素(城市政策、形象、市場定位等等)的缺失上。盜版的猖獗,既是造成這種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對珠江路的整體形象有極大的損害,因此是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1.2  盜版形式的分類

目前市場上盜版的內容主要有音像製品和電腦軟體(包括遊戲)兩大類。珠江路上的盜版以電腦軟體起家,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盜版音像製品逐漸迎頭趕上,現已和軟體成分庭抗禮之勢,畢竟電腦軟體的民眾基礎比起電影、音樂來還是相形見絀。

從手法上,可將珠江路盜版產品分成三大類:

① 光碟型盜版:刻錄盜版光碟,目前主要有CD-ROM、DVD、CD三種介質。這是最猖獗的盜版形式,目前已相當成氣候,難於治理。

② 硬碟預裝型盜版:由電腦銷售商們在裝機的時候為客戶安裝自己手中的軟體,在兼容機市場上已成行業“慣例”,但相對好治理。

③ 最終用戶盜版:正版用戶自己隨意轉借、濫用手中的產品,主要原因是用戶沒有智慧財產權的意識。

本文將主要討論最引人注目的光碟型盜版。

2.現狀透視

2.1  盜亦有道?!

這是一句時常掛在盜版從業者口中的話。合不合法的問題暫且放在一邊,盜版行業興旺發達靠的就是這一個“道”字。此字有兩解。

一解曰“道德”。可能有人會說:“盜版商還能講什麼道德?”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盜版商早早就把“讓消費者買得放心,用的舒心”這句服務性行業的標誌性口號落到了實處。首先,盜版產品越做越精緻,內容越來越豐富。遊戲方面,著名的“藏經閣”系列將經典遊戲的新老版本一網打盡;電影方面,有新興的“看電影”系列將最新大片的碟版收錄其中;CD容量不夠大,就換成DVD的,一部裝上去還有剩餘空間就幫您再加一部……真是沒有想不到的,只有做不到的。其次,零售人員態度親切,退換貨毫不囉嗦,買多了打折優惠,老顧客拉拉家常,有什麼需求還可以幫您採買。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便宜!CD3塊,DVD4塊,還不算打折的。當然,這有一點誇張成分。有的碟片內容與外部標稱的不符,有的質量太爛讀不出來,有時候退貨會比較麻煩(事實上因為就幾塊錢多數人也就懶得再跑一趟了),但和用正版比起來,盜版的吸引力仍然是巨大的。

二解曰“門道”。經過多年的摸索經營,盜版商建立起了完整的產品渠道。珠江路上的盜版主要是周邊地區和附近省市的地下生產線生產的,由大戶運過來,集中在某幾處據點再以稍高的價格分銷給各家商販,然後大的商販再轉發給小商販,小商販再將盜版光碟銷到消費者手中。這樣,源頭“大鱷”的身份情況就被很好的隱藏起來,清查行動只能逮到一些“小蝦米”,無處深究。另一方面,底層小販在與執法部門的多年持久戰中也練就了一身“游擊”技巧,從一開始的抱著紙盒半流動推銷,到駐紮商場角落,到借用珠江路兩側的市民住宅樓,行動越來越隱蔽,也越來越難處罰。現在的情況一般是先有民工婦女手持光碟封套在街上攬客,有初步意向的購買者會被七繞八拐的引到附近民居的一個小房間裡盡情挑選。用民工婦女的原因是她們在清查行動中可以當街撒潑,被帶走也查不出身份;而道路兩側民居中的下崗市民利用自家房屋作交易據點則十分安全,到目前還沒聽說過有因為賣盜版而被抄家的。最有意思的是,現在連底層小販都已建立起自己的行規,對路盤分區而治,統一定價,碰上清查提前放風,遇到新入行的聯手對付,這說明市場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

應當指出的是,這兩“道”並不是在盜版產業剛興起時就存在的,它是盜版商們經過長期摸索後的結果。在我上國中的時候,花10塊錢在流動攤上買一張只有一個軟體的盜版盤結果回去發現不能用,再回來又找不到人的現象很普遍。報紙新聞上也屢屢有路邊小販們被人贓俱獲、坐地大哭的“血”的教訓。顧客的選擇和執法的壓力共同對盜版銷售商們進行了“適者生存”的篩選,才使得珠江路上的盜版產業有了現在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