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實習報告(註冊會計)

事務所實習報告

------試論審計風險及其防範 

兩個月的實習時間過去了,對所里審計業務的了解開始從剛開始的不熟悉向熟悉發展。從最開始只是機械的知道一些程式,跟著既定模式走,慢慢發展到開始注意一些審計中的實際問題。想到銀廣夏、黎明等上市公司的審計失敗,美國安然的會計醜聞等國內外一系列的會計事件的發生,審計人員應有的職業謹慎、職業道德被人懷疑的狀況。如何正確認識審計風險、加強審計風險管理,有效控制和規避風險,提高審計質量,是當前審計中應當關注的問題。

一、審計風險

對於“審計風險”的涵義,國內外許多的學者均作了積極的探索,不同的人由於所站的角度不一樣,結論也並非完全一致。儘管不同,他們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認為審計風險是財務報表沒有公允地揭示而審計人員認為公允地揭示的風險。這種定義方法只是從實務上說明了審計風險,對於我目前所在的稅務師事務所來說,審計風險亦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 未能察覺出重大錯誤的風險 

即財務報表存在重大差錯而發表了無保留意見而言的報告。因而,當我們對審計活動結果的可能性進行考察時,其結果不僅存在把錯誤判斷為正確的情況,還存在把正確判斷為錯誤的情況。

2. 發表了一個不適當的意見的風險

應當包括財務報表沒有公允揭示而審計人員卻認為已公允揭示的風險,和財務報表總體上已公允揭示而審計人員確認為未公允揭示的風險。由於審計人員的意見或結論是建立在一種職業審查和專業判斷上的,因而總存在著偏離客觀事實,甚至與客觀事實完全相反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審計結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有時給利用審計服務的各方帶來損失,導致審計人員需要對後果承擔責任,這種可能性就構成了審計風險。也就是說,審計風險即為“主觀”與“客觀”的一種偏離。

二、審計風險的構成要素

美國註冊會計師協會發布的第47號審計標準說明中提出了審計風險模型:

審計風險=固有風險×控制風險×檢查風險

可見,審計風險是由固有風險、控制風險和檢查風險三個要素組成的。

(一)固有風險

固有風險,在不考慮被審計單位相關的內部控制政策或程式的情況下,其會計報表上某項認定產生重大錯報的可能性。它是獨立於會計報表審計之外存在的,註冊會計師無法通過自己的工作來降低固有風險,只能通過必要的審計程式來分析和判斷固有風險。

(二)控制風險

控制風險,是指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未能及時防止或發現其會計報表上某項錯報或漏報的可能性。由於控制風險是發生於會計過程,非審計人員或註冊會計師所能控制的,所以如果此種風險過高,審計人員應拒絕接受此客戶。但由於利益的驅使,有的審計人員並不能做到拒絕客戶,這就有可能導致過高的審計風險,甚至最終導致審計失敗。控制風險的高低,主要取決於以下三個方面:

1. 管理階層的誠信

評估財務報表有無重大錯誤舞弊的發生,管理階層的誠信態度,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由於厲害衝突的永遠存在,公司經營者隨時都可能欺詐、串通或逾越內部控制制度。

2. 客戶的內部控制結構

客戶內部控制結構的有效性,是財務報表能否恰當表達的決定因素。換言之,內部控制制度如有嚴重缺失,必然會導致財務報表發生重大錯誤或舞弊的機會提高。隨著企業規模的逐漸擴大,以及經營形態的逐漸複雜,加上會計資料處理電算化,控制制度的健全與否,成為評估財務報表有無重大錯誤或舞弊的重要因素。

3. 客戶的經濟狀況

一般而言,客戶的經濟狀況是否良好,可能影響到財務報表的可信性。當企業的經濟狀況不良時,經營者遭受內外的壓力,包括業績的維持、資金的融通等,因而可能虛報其財務報表。註冊會計師如發現客戶財務狀況不良時,應特別注意其有無繼續經營的能力。往往註冊會計師面對的一系列訴訟案件,都是源於企業無法繼續經營所引起的問題,所以,這一點應特別注意。

(三)檢查風險

檢查風險,是指註冊會計師通過預定的審計程度未能發現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上存在的某項重大錯報或漏報的可能性,是風險要素中唯一可以通過註冊會計師進行控制和管理的風險要素。在實踐中,註冊會計師可以通過收集充分的證據來降低檢查風險,從而把審計風險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上。檢查風險水平和重要性水平一道決定了審計人員需要實施的實質性測試的性質、時間和範圍以及所需收集證據的數量。

三、審計風險形成的原因

1. 審計活動所處的不斷變化的法律環境

審計活動是社會經濟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要想使現代社會的經濟生活井然有序,任何方面都必須接受法律調整,審計也不例外。法律在賦予審計職業專門的簽證權利的同時,也讓其承擔相應的責任。市場經濟越發達,各種經濟組織與外界的聯繫越豐富,利用審計服務的人也就越多,除證券會等政府部門外,還有投資人、債權人,甚至包括潛在的投資人、債權人等,因此,審計對國家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也負有提供準確的審計信息、維護國家及公眾的利益的責任。西方註冊會計師職業界有句諺語“社會公眾是註冊會計師的唯一委託人”,恰當地表明了註冊會計師對社會公眾負責的顯著特徵。如果審計人員在審計活動中發生了違約、失察等原因而提供了虛假的審計信息的行為,損害了國家、委託人、受託人或其他的第三者的利益,那么上述任何一方都可以依照法律追究註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