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專業實習報告

6月7日,考點監控。我的目標是海口雲光中學。

早晨6點起床,早早趕到報社,因為已經事先聯繫,報社派車送我到海口鎮雲光中學。從8點半開始直到第一科考試結束,考生陸續走出考場為止,我一直堅守自己的崗位,及時捕捉考生與送考家長的細節。並且主動採訪了幾位一直在雲光中學門前守候的家長。並作了如下採訪記錄:

聯考第一天

上午8:00,記者來到昆明西山區雲光中學考點。公安、交警以及醫護人員均已抵達。陸續有考生與家長到達考場,考場只憑考生學生證和身份證進入校園。其餘非考試人員均不得入內。

8:40,一位考生從機車後坐下來後,他父親說:“去吧,放鬆點。”兒子對父親說你:“回去吧,我自己曉得!”說著話匆匆奔入大門。

大門外幾位媽媽目送自己的孩子進入校園,便湊在一塊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也不在意別人在說些什麼,自己又在說些什麼。有一位媽媽緊鎖眉頭,用略帶焦慮的眼神看者自己孩子的背影。另外一位媽媽麻利的翻著自己的拎包,忽然把兒子叫了回來,將手中的手錶塞入兒子手中,並催促他快去。記者在她身後招呼了兩聲,她才反應過來,但表示並不願意接受採訪。

8:52,考場內外都顯得十分安靜,一切井然有序的進行。偶爾有幾位家長站在一旁議論今年的聯考,議論全國和雲南省的招考比例,分析的頭頭是道,儼然一副“聯考專家”的模樣。

隨著考試開始,許多家長陸續回家,只有少數還留在校門外陪考。

快到11:00的時候,天空漂起了雨絲,漸漸變大,成了雨點。可是在校門的家長撐起雨傘繼續等待。

11:10,有一位母親對馬路對面的父親喊道:“你不要在這裡看著了。買好了白菜,我買好了魚……都放在冰櫃裡頭,你趕快回去做了,我在這裡等著!”可是老爸似乎並不放心,在校門對面徘徊了幾遍,終於向家走去。

又過了片刻,雨停了。雨後的海口,空氣變得格外清新,家長們相互點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把這股清爽之風帶入考場,考出一個好成績。

11:45,大門打開,考生們一起出來。

沒有哭泣,也沒有歡呼。沒有跌宕起伏的場面,掛在考生臉上的只是淡淡的笑容,互相的問候和打趣。這邊一個爸爸輕聲問左顧右盼的媽媽:“各看見我們家娃娃?”媽媽說:“沒有。是不是在前頭了?”另外兩位家長相互告誡:“出來了,啥都不要問他。他要說自己會說……”

王同學的父母和哥哥都站門口等候。據了解,他的哥哥已經在昆明某事業單位工作,乘著端午節小長假過來為他弟弟助陣。看來,端午節期間的聯考,還是透出了幾分溫情。

11:55,隨著工作人員的撤離,整個考場變得相對的冷清。等待考生的是下午的數學科考試。

…………

草草吃過午飯,隨即找了一家網咖埋頭進去,寫完稿子傳給報社老師。由於報社不派車來接我,只好自己乘坐巴士回昆明。回到學校時,已經是下午7點了。

六、實習體會

從我第一次跟隨記者進行採訪到後來能夠獨立擔當採訪任務,令我體會頗深。

1、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做新聞宣傳工作是一項對政治思想素質要求極高的職業。特別是采編人員,需要隨時了解和掌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變化,以及當前首要的政治任務等問題,把這些東西消化,變化自己的新聞內容登在報紙上。

2、要多接觸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我們在學校接觸的主要是同學,關係比較單純,交往起來也很簡單。參加社會實習的最終目的就是在社會適應能力上有所提高。在實習中就要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員,接觸各種各樣的事件,從而增加自己的閱歷。

3、實習不是被動的學習,在實習崗位鍛鍊自己的實踐能力,同時也要注意創造性的發揮,和實習單位多多交流,成功轉換角色的方法。報社裡很多人並非新聞專業出身,例如張曉青老師畢業於雲南大學生化專業,很多理工科的畢業生做新聞、做記者也同樣優秀,記者與編輯需要比較專業的知識,但是社會知識與經驗顯得尤為重要。

4、要給自己定好位。在態度上要把自己當成學生,虛心請教;在做新聞採訪時,把自己當成一個工作人員,愛崗敬業,嚴於律己,爭取多寫新聞,多發新聞,維護新聞的客觀、公正。

5、要多動手寫。做記者必須腿勤,嘴勤,筆勤,一個新聞要跑上大半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後組織稿件。同時自己要主動動鍵盤寫稿。加班撰寫稿件,不僅鍛鍊了我的寫作能力,還讓我學會了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準確地抓住新聞點;做實習編輯,學習了如何編輯稿件,如何取標題,記得有一次為了一篇稿子的標題,我修改了不下四五遍,還是沒有令報社的老師滿意。

七、總結陳詞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記者生活並非像有些人想像的那么浪漫,記者不僅是無冕之王,更是一個肩負重大使命的職業群體。

通過這樣的實習經歷來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使自己的知識系統化。新聞需要接觸社會的方方面面,光有書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要求自己在以後的學習中多想,多讀,多學。要求自己的寫作水平一定要過硬。

在實踐中不斷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更新,進行補充。通過實習幫助我們修改自己的職業規劃,通過實習來明確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合適的崗位工種,從而制定出更為實際可行的職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