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日報採訪中心社會實踐報告

第三步,新鮮的魚到手了,就看你怎么去做一道豐盛的魚宴,用什麼調料,什麼方式,是水煮還是煎炸或者紅燒。這也就是把採訪所獲得的信息組合成一篇文章。新聞不是規規矩距的老套路,也不是按部就班的前因後果。在報社的時候,

很多記者都和我說過,新聞也是一種文學。好的新聞也是一篇朗朗上口的文章,特別是一些事件的發生。要把讀者最想知道的情況,事件最具魅力特色的東西展現出來,那就是要正確處理報導的標題,特別是一些小標題。現在讀者的節奏越來越快,很少花大量的時間來閱讀全部內容。所以要把讀者最想知道的最容易被吸引的東西放在標題,一下就抓住讀者的眼球。有眼球才有經濟,當然這還要考慮到不能誇張,不能變成噱頭。另外敘述一個新聞事件,要學會講故事的方法、技巧。只是呆板地說,哪裡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樣即使是再好的新聞也不會有人去讀,另外還要考慮的新聞的深度,能讓讀者思考的新聞才算是成功的新聞,因為這是從新聞的社會意義上決定的。

實習的一些經驗和教訓:

在實習過程中,雖然遇到了挫折,但是在自己的艱苦努力下和在記者老師以及其他實習生的幫助下都渡過難關。特別是一些記者提供建議對我的幫助特別大。所以我也順便提供一些實習上遇到的教訓和經驗:

1、要勤學勤問,要膽大心細。特別是剛開始的時候要敢於向記者老師詢問。

2、要多注意和記者老師的關係,特別是相處得好的時候他們往往會把自己曾經的經驗和教訓都告訴你,讓你少走彎路。

3、自己要多關心和學習報社的一些評報,我每天都會去看報社內部的評報欄,這樣能學到很多東西。

4、採訪之前要自己準備好採訪需要提問哪一些問題,這樣到了那邊才不會慌張。如果是一些重要的人物採訪還儘量留下對方的聯繫方式,這樣回到報社寫作的時候才能寫得詳細,寫得客觀真實。

5、要多學習一些寫作技巧,在我們報社有一位名記她負責教育這方面的口子,所得到的大多是生硬的數據,但是她隨手一改就變成了一篇很順暢、生動的文章,多學習對於一個新學者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6、我雖然身在採訪部門,但是也和編輯部的一些老師也有過探討,編輯是把關新聞的第一道口,可以和編輯了解新聞最需要的東西,這樣自己寫的東西能適合整個報紙的版面要求。

7、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態,我曾經採訪過一些社會新聞,因為涉及的社會影響很大,有些則是會干擾法院裁決或者是影響警察辦案,這些稿子都沒辦法出現在報紙上,而是轉為內參。有些甚至因為版面問題而無法上報,這樣就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情。

8、一些社會新聞,特別是負面新聞往往遇到的壓力和阻擾很大。有些還可能受到生命威脅,我們不能硬闖,只能智取。這也是我在實習中所還未能掌握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