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警校畢業生實習報告

四、陳貴鎮公民的法治意識狀況

如上所言,陳貴鎮是個治安嚴峻之地,但並不能說陳貴鎮的法治意識淡薄;相反在兩個月的實習期間,,它們表現給我們的是令人驚奇的一面。費孝通的《鄉土中國》所極力闡明的是農村的安定團結和治安案件少的原因,依靠的並不是法律意識,而是宗族權威和習俗道德,約束人行為的不是法律規則而是根深蒂固的習慣和無所不在的本土權威。在此,作為一格農村,陳貴鎮的民眾們打破了這些習慣和權威,他們不再是安分守己和忍氣吞聲的群體,他們有了權力意識,雖然只是最基本的,最低級的對於經濟利益的追求。他們無視不可地緊盯著政府和企業的行動,稍微有利可圖便覺不放過,只使他們只有意識,沒有正確的法律知識,因而手段便非遵循法律規定而為。因此便有了許多民眾與企業之間的扯皮,有位土地使用權的,也有為期望在企業發展中分得一杯羹的。

陳貴鎮南山村是一格地處偏避的小山村,相較其他村,該村沒有企業沒有礦業,土地稀少,生活並不富裕,但該村所在地風景秀麗,政府籌劃在該地建一旅遊風景區,徵用該村許多土地,因此而產生的糾紛不計其數,甚至出現流血事件。其中有一戶農民,曾在多年前開荒獲得一塊土地,後廢棄多年未耕種。政府籌建的一條公路要經過他的那塊土地,在施工過程中遭到該村民的阻撓,在多方做工作未果的情況下,政府工作人員對其動粗,擬將其強行帶走,未果。該村民以死相脅,並邀民眾多人阻止政府工作人員離開。這是一起典型的作為弱勢群體的民眾與政府起糾紛的情形。民眾們的弱勢,不單單體現在權力上也體現在知識和信息上,他們不知道法律能在多大程度上保護自己,特別是看到法院、公安的執法人員與政府工作人員坐在一起交頭接耳,遞煙寒暄時,即便是一個法律工作者也不敢對法律保護保有多大的信心。他們能夠不屈服於政府的威勢,採取手段試圖獲取它們認為應該獲取的利益,已是法治意識上的莫大進步。後,鎮政府的一位副鎮長前來做工作,幾個農民席地而坐,而他坐在椅子上,拍著前面的桌子,聲震屋瓦。院子裡坐滿了公安、綜治辦的人。這是何等的威壓啊。

或許許多人會說這些就是刁民,目無法紀,阻撓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拖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該打。但是事實上,真正目無法紀的是政府、是權力。一個農民,他能做的了什麼呢?

陳貴鎮民眾的法律意識的另一格體現是,不管什麼事情,如果解決不了他們的第一個反應是報警,這種情況在中國農村的其他地方應該是難得一見。與我一同去實習的其他三位同學,來自北中西三地的農村,皆言辭中情況罕見。究其原因,與公安部倡導的“服務型民警”不無關係,但更為重要的是民眾法治意識的提高。公權力保護私權利本就是現代法治的精義。如此一來,便大大減少了私力救濟行為,降低了大案的發生率。五、公安權力對於民眾法治意識的影響

在所里,聽民警們抱怨的最多的是:苦、累,什麼事都要做,什麼警都要接,什麼警都要出,民眾還不理解我們的工作。他們也感嘆沒以前那么方便了,可用的手段少了,該寫的材料多了,做的事比以前多了。

這是趨勢嗎?作為一個警察,作為一個權力擁有者自居的警察,無疑是不想看到這種狀況的。他們感覺拘束,不耐煩,施展不開手腳。這樣的想法還存在於當今許多警察的腦海里。

陳貴鎮派出所的作法無疑使公安民警們感到了束縛和不便,但結果是,民眾們對於公安機關的信任感卻大幅上升,他們願意把糾紛交給警官們解決,他們感覺到,站在他們這邊的,並不永遠只是自己。他們看到了公權力對於自己的重大作用,法治的開始不就是這樣的嗎?

中國農村面積廣大,人口眾多,隨著近年來都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進入都市的農民越來越多,為保障社會的有序發展,在作為基地的農村搞好法治建設無疑是極為重要的。在農村,與農民直接打交道的不外乎鄉、鎮政府,公安派出所,且公安派出所擔負著戶籍管理、調查取證等任務,與農民的接觸更為深而且廣,影響力也至少占著1/3強。重視公安權力的正確行使是中國農村法治進程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