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理諮詢實訓實習報告

最新心理諮詢實訓實習報告

一、簡介

與來訪者見面,第一次談話通常稱為“初次晤談”。初次晤談可以很正式的進行,也可以不太正式的進行,這取決於晤談的目的與需要。初次晤談可以包括診斷或初診。在一般社區與學校機構,初次晤談通常不包括診斷。

一)初次晤談的目的

說明並建立基本規範

收集資料,進行對來訪者的了解或診斷

與來訪者建立良好的諮詢關係

透過洽談,同時進行診斷與諮詢

評估心理諮詢對來訪者的適度性

二)初次晤談登記表的設計與使用

1.登記表的內容

基本資料: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年齡、地址、電話、婚姻狀態、學歷及職業。

主要問題或諮詢事項

介紹人或轉交介機構

心理健康史

緊急聯繫人與電話

2.初次晤談登記表的使用方式與時機

來訪者第一次來見諮詢師時,可以利用等候的時間,填寫登記表,或者等來訪者進入會談室,在初次進行會談之前,諮詢師可以先請來訪者填寫登記表,等來訪者用兩三分鐘的時間填寫好之後,再開始晤談。

3.初次晤談登記表的用途

1)行政用途

2)臨床用途

3)研究上的用途

三)初次晤談的細節

1.準備會見來訪者

在你第一次會見一個新的來訪者之前,在一個安靜的地方花上十分鐘時間好好準備一下,可以按下列的提示進行一次角色扮演。傳達你的職業威脅,對諮詢師情緒管理的技術是:

在會談之前,花時間“集中”自己。記住,有些來訪者會感到被他們的困難所壓倒,因而常會對與你的第一次會面感到焦慮。記住自己處於一個權威的位置,你擁有知識和技能幫助並能指引你和來訪者一起度過這第一次會談。

如果你在會談中感到焦慮,集中注意力保持你身體的靜止和鎮定。有節奏地呼吸,並措辭要簡約。少一點總比多一點好。

2.介紹自己,稱呼來訪者。

3.注意穿著打扮

4.初次晤談的內容

諮詢師應熟記初次晤談的談話目的在於說明基本規範、建立治療關係,以及問題的了解與診斷。因此,初次晤談的內容,便是圍繞著這些話題進行,說明應該交代的基本規範,而不會被來訪者主導了晤談時間與主題。原則上,治療師可以用1/2到2/3的時間,對來訪者的問題和困擾進行了解,再用剩下的l/2到1/3的時間,說明基本規範,進行心理健康檢查,以及補充詢問有關醫療史與診斷的資料。

5.當場或事後作紀錄

進行初次晤談時,諮詢師可以一邊問診,一邊略作紀錄。在收集關於來訪者的生長史、家庭史、醫療史以及診斷資料時,為避免事後忘記或記錯,治療師可以在現場略作紀錄,等來訪者離開晤談室之後再加以整理。治療師不妨對來訪者說:“有些資料我需要用紙筆記錄下來,不然會記不住。”

一般在危機處理及平常的心理治療時,諮詢師應避免一邊晤談一邊記錄。過多的當面記錄,容易使諮詢師和來訪者分心,個案說話時,也會比較有所顧忌。作紀錄的原則是:為了診斷而進行的初次晤談,可以當場作紀錄。為了心理治療而進行的晤談,則儘量在事後才作紀錄。

6.結束初次晤談

諮詢師在初次晤談時,應預留大約10分鐘,做準備結束的工作。治療師可以對來訪者說:“我們還有10分鐘就要結束今天的談話,我想利用剩下的10分鐘,告訴你我的建議,以及討論以後的安排。” 諮詢師對晤談時間的掌握愈清楚,愈能夠有效地進行心理治療。

經過將近一個小時的初次晤談,諮詢師可以利用最後的10分鐘,補充詢問一些應該問而沒有問的事情,或者,在對來訪者的心理問題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與診斷之後,簡單扼要地說明治療師對來訪者問題的了解與診斷,並回答可能的疑問,或者針對來訪者的問題與診斷,提供適當的臨床建議,包括接受心理治療或進一步接受心理科的心理測評或精神科的診斷或藥物治療。

對於需要接受心理治療的來訪者,諮詢師儘可能與來訪者談妥大概需要多久或幾次的心理治療,以及每次晤談的時間。約定晤談時,最好安排每周晤談一次,每次固定在星期幾的幾點鐘。諮詢師最好把約談的時間寫在約談卡上面或名片背面,以方便來訪者記住每次晤談的時間與地點。

二、目的

學習初次會談技巧,練習初次晤談登記表使用和初次晤談的細節。

三、內容

諮詢員:“你是許同學嗎?”

來訪者:“是的。”

諮詢員:“請坐.許同學”。“我是張老師,首先麻煩你先填一下這來訪者表,填好後告訴我,我們再一起談。”

來訪者:“張老師,每一項都要寫嗎?”

諮詢員:“請你儘量寫,對於不想寫的地方就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