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系學生實習報告範文

實習的第一天,剛好是工人發工資的時候,所以只幫忙發了工資。從第二天開始,有兩天多的時間是完工產品入庫並審核,這一部分比較的枯燥,做的是比較基礎的工作,因為有財務軟體,所以只要將各個車間近一個月來的生產的產成品的款號、完工數量以及經手人員、日期等有關的信息錄入軟體的供應鏈模組中即可,但是做好這項工作是很需要耐心、而且要細心,不然很容易就可能輸入錯誤的信息。這一部分不僅涉及以後的產品銷售收入核算,也涉及工人工資的計算,影響成本的計算。在做這一部分的時候,覺得比較枯燥,但是也不敢懈怠,害怕出錯,體會到會計工作所需要的細心和耐心。

完成了產品的入庫,接下來做的是審核原始憑證、編制會計分錄、填制記帳憑證,這是一項連續的工作。剛開始審核原始憑證的時候有些無所適從,不知從何下手,幸虧有別人手把手教,審核原始憑證不想自己想像中的那樣只是需要核對一些信息而已,如果原始憑證登記合理、合規,審核起來就會比較省力。但是日常的業務中因為不是每個人都了解在業務發生時應該進行怎樣的填制手續,才能進行會計的入賬。在我審核的時候,手續欠缺的經常發生在原料採購、辦公用品等的採購,經常是缺少購買物料申請單和實物入庫單。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就必須與協調相關的部門補齊手續,因此審核起來,就比較費時費力。

會計分錄的編制不像想像中的那么簡單:只是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當然這是大原則,但是要做好、做規範,只是這樣還是不夠的。在做會計分錄的時候學到的東西是最多的,在做一筆費用業務的時候,不知道是歸入製造費用還是管理費用,單就依據原始的單據二者均可。這時候問了那裡的會計人員,她跟我講了一下有關這筆業務的發生,我才明白過來。公司車輛的運費處理問題:如果是運載物料和原材料用於產品的生產,必須歸入製造費用。而如果是公司人員的出差的車輛費則應該作為管理費用處理。做完這筆業務,我發現能夠比較好地做好會計分錄必須對整個公司的生產運作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夠處理好每一筆經濟業務。接下來出現是一些細節的問題:做涉及兩個以上帳戶的會計分錄的時候,我總是把它做成兩個簡單會計分錄,雖然這不是原則性的錯誤,但是這明顯地是記帳手續複雜了,而且也不利於集中反映一項經濟業務的全面情況。還有就是一些實務的問題:收付款項經常有零頭,零頭一般都是沒有支付或收取,我在做分錄的時候,把這一點也忽略了,也沒有認真再看一下這筆業務的款項到底是如何處理的,就直接地把款項做成銷售收入或是現金存款的減少,到最後去看他們原先已經做好的記賬憑證,才知道零頭是這樣處理的:未收的零頭一般做成營業外支出,相應地未支付的零頭做成營業外收入。而這時做好的記賬憑證已經都列印出來了,我又回頭去軟體資料庫里先將會計分錄改正確,最後重新列印。本來這些應該一個半天就能弄好,但是因為不熟悉、老出錯,又折騰了快一個下午。

因為原始憑證已審核好了,會計分錄也做完了,填制記帳憑帳就輕鬆許多(編制會計分錄和填制記帳憑證是同時進行的)。記賬憑證中重要的是如何寫摘要才能簡明達意,我試寫了好幾筆業務後才覺得慢慢地上手了。這個比較容易。

銷售訂單入庫也相對簡單一些,也只是錄入相關的信息,金蝶k3財務軟體的使用,一些繁雜的處理都是由軟體自動生成,關於銷售稅,只要在訂單類型里輸入是否含稅就行,像一些含稅的訂單,系統就會自動生成產成品的含稅單價、總金額等等。

實習心得: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短短十天的實習,學到了不少東西,了解了不少東西,看到了自己的對會計的專業知識掌握得很少。所謂會計行業越老越值錢,以前總認為會計最重要還是經驗,但是這次的實習改變了我的想法,理論是否紮實也是很關鍵的,畢竟會計的專業比較強,而且有一些比較死的東西是必須掌握的。如果沒打好理論基礎,真正到了工作會沒有頭緒的!其實無所謂說哪個更重要,哪個比較不重要,而是應該兩者兼優最好。實習中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

1、課上學習沒有把知識很好地串起來,而業務不是像書上一樣,是分塊進行講解的,它是連續的,所以在處理一筆業務的時候,知道要做什麼,但是卻不知道從何處開始。在學以致用方面很需要努力。

2、畢竟只學習了基礎會計這門專業課,只能說是很皮毛的東西,專業知識還是很欠缺的,會計囊括的東西是很多。

實習的時候也有不少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