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實習報告4篇

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學生投身改革開放,向工農民眾學習,培養鍛鍊才幹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於我們在校大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

於是我在寒假期間成了我們村的村長助理,體驗了一回當村官的感覺。要作好村長助理,作為一名合格的村官我必須儘快適應兩個轉變:

首先,我要實現從“同學”到“同志”的轉變。作了十幾年的學生,主要工作是學習知識,吸收知識,然後再通過考試強化知識,檢測所學知識。而深入基層,當一名 “村官助理”則意味著要運用知識,要利用所學知識幫助所負責工作的順利和高質量的完成;學生時代,一般是以自己為中心,以學業為重點。但是作為“村官助理”,更加需要注意的則是與周圍班子成員以及村民關係的和諧。沒有和諧的關係,沒有村委會成員以及村民的支持,自己的創新和點子就會沒有施展的平台,就會失去發展的根基。

其次,我們要適應這是農村而非城市。農村的各項娛樂措施以及各項基礎設施遠不及城區便利齊全。工作伊始,這種落差會引發我的失落感,影響我的工作情緒,儘管我是出生於這的。只有適應落差,消除失落感,才能夠安心的投入到農村的工作中。一方面,要積極調整心態。農村條件雖然相對艱苦,但農村工作是一項光榮的事業。適應並利用好相對艱苦的條件,不僅是對自己素質和能力的一種磨練,更是人生難得的一筆財富。另一方面,我面對現實,適應環境,轉變自己以往生活方式,要以充實的生活內容來彌補這項落差。我可利用空閒時間讀書、鍛鍊,增強自己的身體素質和文化素質。這種生活方式的轉變,不僅能夠使我順利地解決失落感,投入到農村工作中;而且有利於我們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為我以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硬體條件。

今年寒假適逢XX年的雪災,六十年一遇的大雪,給我們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農作物和搭建的鋼棚廠房首當其衝。在這次實踐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大雪阻礙了交通,我們村出動廣大黨員幹部,他們積極加入清掃小隊出門剷除街道上的積雪為村民們的出行解決了一大難題。我有幸也加入了其中,深刻地感受到了大家庭的力量。在寒冬,我村的千家萬戶都沉浸在溫暖之中。

通過這次的實踐,我深刻地體會到了:

只要認真地生活和學習,終究會發現造物主對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就像那些學姐的能力與他們的努力分不開一樣。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是不能在社會上站穩腳的。學校里有低分與高分之差,但是校門外沒有,校門外總是把一切打亂重來。這讓我明白了,成績只是能力的一個方面。我們在學習的同時不能忽略自身能力的提高。無論什麼事,只有比別人做的更好時,你才能夠脫穎而出,這是一個相信實力的年代!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一個月多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所知的膚淺和在實際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這些與實踐還有一段距離。

這個暑假,真的過得很充實。我在這次的實習當中,讓我更好的掌握了書中的知識,也讓它在實際的工作中得到了更好的套用,讓我更加的鞏固了基礎知識。在這次的工作中,我用心做好每一次事情,儘量讓他做到最好,我也克服了本身粗心的毛病,這次的機會也讓我更加的細心、更加的有耐心,也算是對我的一個小小的挑戰吧。

社會實踐中能夠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社會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里,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希望以後還有這樣的機會,讓我從實踐中得到鍛鍊。

大學生村官一職的實習報告
村官實習報告(2) | 返回目錄

作為一名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第一腳踏進社會,沒有工作經驗,而農村作為基層,所要解決的問題是非常具體非常複雜的,牽扯麵很廣。如何從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成為一名適應農村工作和生活環境的“村官”?在短暫的實習工作中,我總結了四個:望聞問切。

望,即善於觀察。通過查閱辦公室的檔案、工作記錄等資料來熟悉工作內容,通過學習黨和政府關於農村的各項政策、法規檔案進一步把握農村工作動態。

聞,即善於傾聽。傾聽別人的談話,許多的村情民情都包含其中,要做個有心的人,多留意各種有效的信息,並對其歸類。

問,即善於徵詢。要虛心請教,不懂就問。基層工作千頭萬緒,沒基層經驗難以工作。平時應該主動地多向村里老幹部、老黨員學習、請教。

切,即善於接觸。要主動地去尋找工作,別等工作來找自己。無論工作大與小,都要努力做好。多做事,多幫忙,是打開工作局面的關鍵鑰匙。無論是協助村委調節村民矛盾,處理村務,還是協助村主任編寫資料,整理檔案,甚至於打掃衛生,端茶倒水等,我們都應該認真對待,漂亮地完成。

只要多聽,多問,多看,多做,不怕吃虧,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由於剛來新區,還不熟悉情況,整天只能埋頭於辦公室抄抄寫寫,感覺工作很空洞,但是偶爾的外出,和主任到各村察看基礎設施的進展情況,走入農民民眾中間,工作一下子就豐富、生動起來了,充滿了樂趣。我們認識到,農村的工作細碎繁瑣,我們在工作中必須時刻保持激情和耐心。激情會使我們對工作充滿熱情,為完成目標奮鬥不息,耐心會使我們細緻的對待工作,精益求精。

在這半個月的實習中,領導還專門安排了我們到各個部門學習實踐,安排各部門工作多年的老書記主任等主要負責人向我們傳授寶貴的經驗。填補了我們部分知識的空白,提前熟悉了農村基層工作的情況,為工作做好了思想上充分的準備,使我總結出就在基層如何做好工作,怎么做好工作展開,要做到三點:1.“堅定信念,善於團結、顧全大局”2.“戒嬌氣、戒懶惰、戒驕傲”3.“不斷學習,勇於實踐,拼搏實幹” 。我永遠會記住我們*主任所說的話,只要多聽,多問,多看,多做,不怕吃虧,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社會發展局*局更是從另一個角度將農村基層工作講述得淋漓盡致,從“堅持”、“能力”、“騰飛”三個詞語展開,分別分析了大學生到村任職的一些存在的優劣勢,到村任職的為人處事,如何正確的關於村官的定位等相關的經驗。

通過實習,我認識到:正如毛主席所說:“農村是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大有作為。”既然我已經來到了這片土地里,我就應該為新農村建設揮灑自己的青春與汗水。

大學生村官工作實習報告
村官實習報告(3) | 返回目錄

在去年的8月份,我作為到農村任職大學生中的一員,懷揣著激情與夢想,背著簡單的行李來到陌生的農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回想起這一年來,自己經歷的憧憬與迷茫,並最終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感慨頗多。

一、理想與現實帶來的思考

經常有人問我這樣一個問題,大學畢業後為什麼選擇去農村工作?我毫不猶豫地告訴他,這緣自我對農村那份情有獨鐘的熱愛!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對於農村更有感情,更能體會到農民生活的艱辛。客觀地講,這種感受曾有過夢想與現實的困惑、交鋒。像很多大學生一樣,當初我也是帶著美好願望和滿腔熱血到農村轟轟烈烈乾一番事業的,可卻發現對農村的夢想與現狀有較大差距,日復一日平凡瑣碎的工作內容,偏僻簡陋的工作環境,再加上一些同學在大城市享受優越工作環境和經濟待遇的刺激,我的自信心受到前所未有的強烈打擊,不知不覺中產生了心理落差。特別難熬的是第二個月,最初的新鮮感已經漸漸消失,我開始感到“不知道該做些什麼,也不知道該怎么做。”一次有位村民請我幫忙解決一件事情,將此事轉告給村主任之後,村主任問起該村民的姓名,我發現自己居然忘了問。而且諸如“當村官沒什麼前途,以後也不一定能轉成公務員”、“一個大學生怎么天天做些接電話、端茶送水的小事,太浪費了,乾什麼不好非幹這個?”等負面言論也接踵而至,更讓我感到了迷茫和困惑,於是我開始思考來這裡的真正目的。

二、積極端正態度

“首先端正態度,我是來幹事創業的,而不是單純為了就業”,想乾出樣子就要勤於學習,努力當好“國小生”,儘快實現學生到村官、學校到農村、以學習理論為主到以實踐為主的三個大轉變。很快,我堅定了自己最初的信念。紮根基層,創業農村,服務民眾,如果說不艱苦,那是言不由衷的話。剛到村裡的第一個晚上我徹底失眠了,那段時間我依然把自己放在父母的驕子,學校優等生的角色上面,面對什麼都需要靠雙手打拚,一切重新開始,感覺很無助,只是被動的看待所處環境。在認清問題癥結所在後,我便主動利用空閒時間,大量學習經濟、科技、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識,走出去向鎮村幹部、老黨員和民眾學習社會知識、人際關係、處事方法,堅持以村幹部的標準來設計自己、要求自己、錘鍊自己,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最大程度地融入到實際工作中去。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這個轉變角色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不斷學習,不斷適應農村環境,不斷提升工作能力的過程。通過自身努力,我的潛力和能力得到挖掘和提升,村幹部和民眾都對我開始刮目相看。半年後,村里讓我負責全村低保申辦、企業安全監管及遠程教育等工作,雖然事情比較雜,既要面對個體,又要面對群體,還有充滿時代氣息的遠程教育工作,但我基本上能做到合理安排,統籌兼顧,不再是以前那個不知所措的毛頭小伙子了。

三、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農村工作千頭萬緒,困難較多,但作為大學生村官,更要有擔當責任的能力和勇氣,努力獨當一面,用實幹贏得民眾的擁戴。村里安排我負責的低保工作,點多線長面多,面對的都是一些弱勢群體,特別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延壽村失地農民越來越多,雖然市里和區里採取了許多積極有效的政策安置了部分失地農民的就業,但還有不少年齡大、身體差的農民生活比較困難,只能通過低保解決生計。為了做好這部分人的工作,我深入到這些貧困對象當中,一方面耐心向他們宣講政策,爭取他們的理解支持;另一方面,積極為他們向有關部門申報低保手續,為他們解決點實際困難。村裡有一位張娭毑,一雙兒女都在外打工,自己腿疾行走不便,在為她辦理低保過程中,我先後五次上門,為老人寫報告,開證明,甚至連老人的低保照片都是我幫他照的,當老人拿到低保證後,連聲道謝:“大學生伢子真不錯!”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大家都能主動配合村里工作,支持城區經濟發展。平時我除了完成村里安排的日常工作,還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得心應手地為村里做好宣傳欄、遠程教育等工作,並幫助村里完善了村幹部考勤管理制度,建立了黨員幹部信息管理台帳。

5月大學生村官工作實習報告
村官實習報告(4) | 返回目錄

在去年的8月份,我作為到農村任職大學生中的一員,懷揣著激情與夢想,背著簡單的行李來到陌生的農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回想起這一年來,自己經歷的憧憬與迷茫,並最終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感慨頗多。

一、理想與現實帶來的思考

經常有人問我這樣一個問題,大學畢業後為什麼選擇去農村工作?我毫不猶豫地告訴他,這緣自我對農村那份情有獨鐘的熱愛!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對於農村更有感情,更能體會到農民生活的艱辛。客觀地講,這種感受曾有過夢想與現實的困惑、交鋒。像很多大學生一樣,當初我也是帶著美好願望和滿腔熱血到農村轟轟烈烈乾一番事業的,可卻發現對農村的夢想與現狀有較大差距,日復一日平凡瑣碎的工作內容,偏僻簡陋的工作環境,再加上一些同學在大城市享受優越工作環境和經濟待遇的刺激,我的自信心受到前所未有的強烈打擊,不知不覺中產生了心理落差。特別難熬的是第二個月,最初的新鮮感已經漸漸消失,我開始感到“不知道該做些什麼,也不知道該怎么做。”一次有位村民請我幫忙解決一件事情,將此事轉告給村主任之後,村主任問起該村民的姓名,我發現自己居然忘了問。而且諸如“當村官沒什麼前途,以後也不一定能轉成公務員”、“一個大學生怎么天天做些接電話、端茶送水的小事,太浪費了,乾什麼不好非幹這個?”等負面言論也接踵而至,更讓我感到了迷茫和困惑,於是我開始思考來這裡的真正目的。

二、積極端正態度

“首先端正態度,我是來幹事創業的,而不是單純為了就業”,想乾出樣子就要勤於學習,努力當好“國小生”,儘快實現學生到村官、學校到農村、以學習理論為主到以實踐為主的三個大轉變。很快,我堅定了自己最初的信念。紮根基層,創業農村,服務民眾,如果說不艱苦,那是言不由衷的話。剛到村裡的第一個晚上我徹底失眠了,那段時間我依然把自己放在父母的驕子,學校優等生的角色上面,面對什麼都需要靠雙手打拚,一切重新開始,感覺很無助,只是被動的看待所處環境。在認清問題癥結所在後,我便主動利用空閒時間,大量學習經濟、科技、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識,走出去向鎮村幹部、老黨員和民眾學習社會知識、人際關係、處事方法,堅持以村幹部的標準來設計自己、要求自己、錘鍊自己,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最大程度地融入到實際工作中去。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這個轉變角色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不斷學習,不斷適應農村環境,不斷提升工作能力的過程。通過自身努力,我的潛力和能力得到挖掘和提升,村幹部和民眾都對我開始刮目相看。半年後,村里讓我負責全村低保申辦、企業安全監管及遠程教育等工作,雖然事情比較雜,既要面對個體,又要面對群體,還有充滿時代氣息的遠程教育工作,但我基本上能做到合理安排,統籌兼顧,不再是以前那個不知所措的毛頭小伙子了。

三、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農村工作千頭萬緒,困難較多,但作為大學生村官,更要有擔當責任的能力和勇氣,努力獨當一面,用實幹贏得民眾的擁戴。村里安排我負責的低保工作,點多線長面多,面對的都是一些弱勢群體,特別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延壽村失地農民越來越多,雖然市里和區里採取了許多積極有效的政策安置了部分失地農民的就業,但還有不少年齡大、身體差的農民生活比較困難,只能通過低保解決生計。為了做好這部分人的工作,我深入到這些貧困對象當中,一方面耐心向他們宣講政策,爭取他們的理解支持;另一方面,積極為他們向有關部門申報低保手續,為他們解決點實際困難。村裡有一位張娭毑,一雙兒女都在外打工,自己腿疾行走不便,在為她辦理低保過程中,我先後五次上門,為老人寫報告,開證明,甚至連老人的低保照片都是我幫他照的,當老人拿到低保證後,連聲道謝:“大學生伢子真不錯!”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大家都能主動配合村里工作,支持城區經濟發展。平時我除了完成村里安排的日常工作,還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得心應手地為村里做好宣傳欄、遠程教育等工作,並幫助村里完善了村幹部考勤管理制度,建立了黨員幹部信息管理台帳。

四、工作中的心得體會

有人認為大學生村官並不能為農村作出多大的改變,甚至有媒體也認為“村官無職無權很難發揮什麼作用。賦予他們的這個身份很虛,沒有話語權,很多建議都不能提出來。”其實,我認為作為一個剛走出校門不久的大學生,當村官是帶著一份青澀來學習和積累經驗、懷著一份激情來踐行理想的,有沒有話語權並非關鍵。農村太渴望人才,太需要大學生了。大學生來到農村,雖然一無經驗,二無資金,幹的事也很簡單平凡,但決非一無是處。相對而言,我們不僅有知識和技術優勢,能夠利用所學知識為村裡的工作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建議,努力改善民眾生產生活,還具有一種昂然的開拓精神和為民眾增收致富而披荊斬棘的信心,這些卻正是農村所稀缺的。只要捨得付出、願意吃苦、守住寂寞,用積極的態度、滿腔的熱情融入到老百姓中去,和他們交朋友,用真心去對待農民,為農民辦事,他們就會主動接納和信服我們,而我們在艱苦環境中腳踏實地磨練自己,在零距離傾聽民意、直面民生中增長才幹,在與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中幹事創業,也必然能夠闖出一番新天地,在人生畫卷上書寫濃墨重彩的一筆。

農村,是歷練人生的一所特殊大學,村官,是施展才華的一個七彩舞台,這裡沒有城市的繁華與喧囂,只有樸實和寧靜。一張張樸實的笑臉,一口口濃濃的鄉音,一幅幅揮汗如雨辛勤勞作的畫面,總是深深地吸引和感染著我。無論今後,只要延壽村需要我,我將把自己的青春和熱情奉獻在這片讓我越來越深愛的土地,不管路有多遠,我都堅持走下去。

更多文章
大學生村官選聘到村任職實踐體會
村官試用期的實習報告分析
大學生村官工作實習報告範文
大學生“村官”是新農村建設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