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實踐報告:西安之行

西安是個歷史古都,在中國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一直希望有機會能去西安遊玩一下。終於,在這個寒假達成了這個願望。

1月5日晚上,懷揣著對西安的好奇,坐上了火車開始了西安之行。經歷了9個小時的煎熬。終於在早上到達西安。一出站口,就發現了西安的不同。與其他地方的火車站不同的是,西安站建的古色古香。貌似一座城樓。給人的印象很深刻。出了火車站,就發現西安古城牆在附近。巍峨的城牆仿佛承載著西安千年的文化沉澱。將這千年中國的風風雨雨深深刻在身上。本來昏昏沉沉疲憊的我,不禁精神一震。

到了西安,得找個落腳的地方。經歷一次轉車後,來到同學所在的一所大學。白天在那休息好了之後,就開始打算著去西安的哪些地方轉轉。

第二天早上,去了西安市區,到陝西師範大學找表姐讓她當我的免費導遊。在它的大門上,看到了一點問題。本來一位陝西師範大學的英文名字是shanxi normal university。不料卻看到校門赫赫寫這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查了一下才知道,陝西的拼音是shaanxi。經過這一個小插曲後,我們首先到老校區轉了一圈,這個學校還沒有放假,我在老校區除了領略到了師範名校的風範外,還吃到了正宗的陝西羊肉泡饃。呵呵,這也算是西安之行比須要做到的事情了吧。

吃完飯,我們首先去了大雁塔。這算是西安的標誌性古建築之一。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於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內。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內,大雁塔原稱慈恩寺西院浮屠。是中國唐朝佛教建築藝術傑作。

大雁塔始建於公元652年,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印度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層磚塔。又於武則天長安年間重建。後來又經過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遊覽勝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題記,僅明、清朝時期的題名碑就有二百餘通。

我很好奇為什麼這座塔叫做大雁塔,與大雁有什麼關聯呢?查閱資料後得之: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記》中記載的他在印度所聞僧人埋雁造塔的傳說,解釋了最可信的雁塔由來之論說。《大唐西域記》卷九載:在摩伽陀國的因陀羅勢羅婁河山中,有雁塔,相傳雁投身欲開悟小乘教徒,也許這一記事就是雁塔名稱的出處。

大雁塔與玄奘有關,那么塔的附近必然有與玄奘有關的事物,果然。在塔的南方位,有一個玄奘的塑像。遊人與塑像合影的絡繹不絕。我也拿起相機拍了幾張瑾作留念。

大致的遊玩完雁塔廣場後,又去了西安一個著名的商業小街:小寨。在小寨買了些衣服玩物後,乘車返回住處。

到西安的第三天,按照計畫,該去看必不可少的秦陵兵馬俑了。以前曾在電視,網路上看到過有關兵馬俑的圖像,和有關兵馬俑的資訊。如今,我要看到真正的兵馬俑了,心裡些許的興奮。乘車出了西安東行,走了一個小時左右才到了臨潼。誰知道來到臨潼的第一站不是兵馬俑,而是上驪山。驪山是一個典故的發生地:烽火戲諸侯。到了驪山第一峰,導遊指點我們看到了曾經周幽王為博愛妃褒姒一笑而舉烽火戲弄諸侯的烽火台。並由此導致了西周的滅亡。在驪山第一峰的歇腳處往下看,便可以看到唐玄宗與楊貴妃的行宮: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當時唐朝的繁華可以想像,可這個時代也算是唐朝由興盛到衰落的轉折。

從驪山離開,又隨車到了鴻門宴遺址。鴻門宴遺址只是舊地所在之處,裡面並沒有什麼古建築。而是人工搭造了幾座帳篷。便是當時項羽劉邦鴻門宴之處。還沒看太仔細其附近的布局構造,又進入了一座舊廟裡。導遊極力宣揚燒香許願。我正在納悶中,一個和尚向我說,求籤需香火錢。我恍然大悟。心中不禁好笑這商品社會真是無孔不入。連這樣的無人問津的舊廟都開始了收費服務。

鬱郁的盼望中,離開了舊廟,已經是下午兩點多,心想,總算能去最想去的秦陵兵馬俑了吧……中途又停至秦陵地宮博物館。進去參觀了一番秦始皇陵墓地宮的構造模型,與外界流傳的地宮模樣神似型不同。秦陵內部非常繁瑣,四周的布局,上下的裝飾,都象徵著皇權的尊貴與始皇帝的不可一世,當然,還有秦朝鼎盛的氣勢。後來查閱資料後我得知:秦陵地宮展覽館位於“千古一帝”秦始皇帝陵西側,占地25畝,是國內第一處立體再現秦漢時期帝王陵寢的歷史文化旅遊景點。 展館依據大量文獻記載、考古發現和民間傳說所提供的資料,結合現代旅遊需求,運用聲、光、電等現代科學技術和雕塑、美術、古建等多種藝術手法,模擬秦始皇帝陵地面陵區和地宮上下兩層的形式,在4000餘平方米的內部空間,濃縮表現了秦始皇帝陵的歷史全貌,使遊客置身其中,親眼目睹秦陵“千古之迷”,如影如幻,觀賞秦漢建築風彩,瀏覽秦代民風民俗,祭祀禮儀,領略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