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專業暑假實踐報告

作為大學裡的第一次暑期社會,我是和“綠隊”的成員一同進行的。我們這次的主要目的為:

1、了解甘肅省嘉峪關附近冰川融化狀況;2、調查冰川融水流經的部分流域所在地,當地人對水資源及冰川保護的意識;3、調查嘉峪關、酒泉兩市的工業、企業的環保意識及採取了哪些環保措施。4、走訪兩地的氣象局,了解近些年冰川附近氣候的變化狀況。我對這次實踐的要求並不高,因為想到我們還只是學生,在社會上能做的還是非常有限,所以我只要求自己要敢想敢做,能主動地去和一些政府官員或當地村民交流,實現鍛鍊自己的溝通能力與記錄總結的能力。我們的活動主要在嘉峪關和酒泉兩個地方進行,走訪了很多企業及政府部門,其中在嘉峪關、酒泉氣象局遇見了不少學姐、學長,很是照顧,並給予了我們許多寶貴的資料。一下簡單介紹一下我們的項目流程:在團隊成員期末考試均結束之後,即7月9日,我們開始了活動的前期準備,查找資料及製作宣傳所用的卡片等。7月13日傍晚我們坐上了火車,前往第一站:嘉峪關。14日到達後,我們首先再次聯繫了旅遊局的某主任,其之前答應我們以很優惠的價格送我們去七一冰川,那兒是我們這次調查的最重要一站。第二天,我們將不用的行李暫存在旅店後,便啟程前往七一冰川。在坐了兩個小時的火車及大約40分鐘的麵包車後,我們最終到達了七一冰川腳下。在那裡,我們順利地找到了中科院的師兄們。他們在這邊常年做著有關冰川的調查。紮好營地後,我們便隨即對他們進行了訪談。和師兄們的對話讓我們獲益匪淺,它使我們及時糾正了一個錯誤的觀念:被稱為“溫室氣體”的二氧化碳並不一定是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的罪魁禍首,全球變暖可能只是一個地球正常演化的趨勢。休息一日後師兄領著我們上到了七一冰川上,在上面我們看見了一個自動氣象站,據說造價上百萬,上面有著自動測日照輻射、積雪厚度、風速風向、相對濕度等等儀器。我向師兄問了些問題,了解了一些有關山頂氣象的知識。在短暫的3天后我們回到了嘉峪關市,之後做了一次在雄關廣場的有關保護冰川及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宣傳(雖然了解到二氧化碳並不一定是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但是我們認為宣傳低碳的生活方式總歸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宣傳中請到了當地的幾家媒體,並由帶隊老人接受了採訪。之後又有在嘉峪關高新工業園區的調研。走訪了嘉峪關市氣象局,得到了兩份氣候綜合評述,了解到了當地氣象局所管轄的一些地區及其職能。接下來前往酒泉市,同樣在酒泉市氣象局得到了近幾年的氣候變化資料,在酒泉市工業園區調研了一些風電企業(酒泉市是一個農業為主的城市,沒有重工業類型的企業)。最後在酒泉市附近的泉湖鄉所屬的幾個村子進行了對村民為期兩天的訪談。通過與七一冰川下中科院工作站處的師兄攀談,我們了解到了祁連山所屬的七一冰川,確實每年都在加速融化,現在退縮的程度已經很危險,很有可能幾十年後就會消失。上面已經說到對其加速融化的原因還是一個頗具爭議的前沿問題,到底是大自然的正常現象還是真地就是由溫室氣體增多造成的呢,這還是一個疑問。另一方面,根據我們在嘉峪關和酒泉市氣象局得到的一些數據,它們很明顯地體現出城市及周邊的溫度逐年上升,而且更頻繁地出現極端高溫天氣,同時降雨量的增幅也非常的大。從嘉峪關市氣象局的年氣候綜合評述可以看出這種趨勢。例如XX年嘉峪關市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5.6度,XX年為38.2度,XX年全市降水量為128-142.8mm之間,和多年平均值相比偏多4成左右,而到了XX年,全市年降水量為213.7mm之多。降水量的增多可能和城市工業的發展有一定的關係,但是增加如此之多,很可能就與冰川的融水量迅速增多有些關係。 再引用一些酒泉市肅州區氣象局提供的資料世紀年代起止年限肅州區金塔玉門瓜州敦煌肅北20世紀601961~1970-0.1-0.4-0.3-0.3-0.5-0.720世紀701971~19800-0.2-0.1-0.2-0.3-0.320世紀801981~19900.40.40.30.30.20.320世紀901991~XX0.80.90.80.90.90.8本世紀初XX~XX-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