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7商業銀行的實習報告範文

發現之四是商業銀行業務創新受多種因素制約。首因仍然是政府管制,一項創新業務或創新產品上報後須經上級部門討論、研究、審批、下放,且不說通過率如何,單論市場機會稍縱即逝,往往銀行拿到一紙批文時已經時移而事異了。次因是自身研發能力不足,無緣與研發部的人聊過,但我視野所及,銀行內部的業務學習和重金聘請的外部培訓在員工看來無疑是走過場,人手一套的xx年證券從業人員資格考試叢書靜靜佇立書櫥中與桌曆一般,學習型組織建設不過是一句空洞的口號。末因是銀行市場培育不足,引入外資銀行作為戰略投資者後倒也引進了不少創新產品如結構化證券,但國內市場主體仍然是不具投資常識的投機者,要刺激其投資欲望必先彌補其專業知識空白,而培育市場這項創造性行銷舉措又具有極強的正外部性,導致各銀行無不裹足不前。

發現之五是支行業務的綜合化。曾與一支行的行長和個貸經理座談過一次,得知做個貸的也做公司客戶,做對公的也做個人,不僅業務範圍相互滲透,而且業績考核也是多元化的。照理說,部門分割、業務分工、考核細分才是,未及細究,納悶至今。

三、實習收穫

一是注重細節。商業銀行特別是作為後台支持的總行,各類瑣碎的工作很多,所以做好工作的首要條件便是關注細節,例如每天都將近100個的電話,一個通知發給北京33個支行按三次撥通計算,需要的可是異乎尋常的耐心。

二是熟練掌握辦公室必備技能。竊以為,坐辦公室的至少必須熟悉word、複印、傳真三項基本技能,尤其是計算機操作熟練更可在群姝環繞的辦公室里大掙印象分。

三是學會電話交流中的禮節。打電話雖然簡單,卻也暗藏學問,打給分行經理和支行行長,默認的是先稱呼職務。一旦遵守這個潛規則,對方一般便會和藹的問道,“你怎么稱呼?”,客氣之餘似乎還含延攬之意。

四是嚴格服從領導命令。領導的話有時是問詢,有時是交代,有時是命令,一旦命令下達,一定要不折不扣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中,xx年最後一個工作周的周一,早上發通知讓各分支行上報本周放貸的估計數以便匯總,中午發通知說總行本年度的放貸任務已完成,全部業務卡死,下班前發通知說行員自主貸款仍可發放而對外禁止放款,可以說總行的朝令夕改導致各分支行的進退惟艱,更導致客戶的怨聲載道。但是,銀行必須滿足人行和銀監會的硬性規定,而員工也必須接受一日三令的通知工作,並必須在各分支行的抱怨聲和客戶的責難聲中及時下達各分支行及各部門。

五是主動要求工作。個人歸納,實習生大致接觸十大基本業務,按科學含量的由低到高排序——換純淨水、列印複印、收發傳真、接打電話、報批材料、登錄報表、擬寫通知、蒐集信息、佐審材料、撰寫報告。當然,出現個別領導特別賞識這種可遇而不可求的機緣時,領導可能在其外出時讓你在他辦公室的內部網上代審業務。我曾代部門老總代簽過,其實就是代按“同意、批准、提交”三個按鈕,代點三次滑鼠而已。不過,商業銀行的一攤業務基本上還是循序漸進的,前幾天多是列印複印、收發傳真、接打電話,極其瑣碎枯燥,考驗耐力;逐漸開始登錄報表、擬寫通知、蒐集信息,感覺自己似乎有用武之地了,考量效率;再然後就是諸如佐審材料、撰寫分析報告形成周報這樣的“高級工作”,就看自身的悟性和造化了。個人認為,實現工作屬性的躍遷關鍵在於領導的賞識和正式員工的喜好,而領導的賞識和正式員工的喜好又源於個人對工作的態度,既要讓領導覺得這新來的執行能力強而不是眼高手低,又要讓同事覺得這新來的手腳勤快而不是效率特高搶人飯碗,這其間關鍵在於度的把握。個人以為達到領導對你產生依賴,同事對你產生信賴的效果,此為最佳。

六是積極鋪建個人關係網。投身社會,人脈一詞可謂耳熟能詳,作為總行的實習生無疑是幸福的——房地產商相對按揭行處於相對弱勢,當老闆來總行個貸的小會議室談判時,分支行相對總行處於相對弱勢,當各分支行業務經理上總行登入台帳或是業務學習時,又當我為其端上一杯茶並私下裡指明總行各級領導頭銜時,房地產老闆和分支行經理客氣之餘一般會記住我的名字並遞上一張名片。當然,我也主動嘗試積累人脈,抓住午飯後的閒聊時間將話題引向北京各高校畢業生對比,順水推舟聊到內招,在老總感嘆完照顧不盡的人情之後並在內招面試時全程陪同觀摩並不時暗助同窗一二,倒也揣得幾分商業銀行的用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