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餐飲部實習報告

餐飲業也是一個情感型行業,以人的服務為精髓和特質,人格化服務是其主體產品和靈魂產品,餐飲業已經度過了它的暴利時期,呈現初供過於求的現狀,硬體上的競爭已經不是主要競爭方面,各家酒店都把著眼點放在服務質量的競爭上,飯店服務質量具有整體性和多次服務的特性.飯店作為一個服務性企業,它的經營運作是群體合力的.因此,他的服務質量是一個通過一系列相互聯繫相互支撐的整體服務活動來體現.顧客也是從飯店服務的整體過程和整體形象來評價飯店的服務質量.飯店服務的這種整體評判尺度,對飯店服務人員,服務過程和服務設施的各個服務接口上的銜接,都提出了十分明確的要求.

服務質量包括服務設備設施質量,勞務服務質量,實物產品的質量,環境氛圍質量,安全衛生質量.實習的時候,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上至老總,下至員工,對服務質量的理解過於狹小.單純認為服務態度好就是服務質量好.按等級標準來說,首先是服務項目,缺少了應有的服務項目,很多服務內容自然上不去.服務態度固然重要,但並不是說服務態度好,服務質量一定就會高,當客人爆滿,生意火紅的時候,廚房生產能力,速度是有限的,有些客人就會因上菜慢而不滿意了,這是服務效率問題.

在提高質量方面,我們一定要做到把握主動權,克服坐門等投訴,而要走出門去抓質量.主動與被動之間僅有一字之差,卻反映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工作思路.我們都知道有一種管理方法叫全面質量管理,且不說其具體內容,我要說的是在這個循環中建立質檢的必要性.質檢部作為一個獨立的部門出現後,它會盡職盡責的完成本職工作.在沒有質檢部,由本區域管理人員代行質檢時,很容易出現"徇情枉法".在服務中,有兩個誤區,一是認為區區小事,不足為奇,在實踐中忽略對細節的重視,一是以無微不至才是優質服務.實際上服務不能過頭,恰到好處才是最佳服務,服務人員應該把握好服務的"度".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滿足客人需要的情況下,縮短"真實瞬間",以減少出錯機會.從中,我們也看到了第一線服務人員的重要性,所以,要進行人力資源管理.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飯店業的競爭愈演愈烈,人們越發感到市場競爭歸根結底是智力之爭,人才之爭.飯店業是服務性行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同時又是情感密集型行業.員工服務的以對象是需要情感的賓客.現代飯店業的發展趨勢表現在對各類水平和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現代管理學認為,一切管理工作均應以調動人的積極性,作好人的工作為根本.所以對飯店從業人員的管理又是服務質量的保證.一句話,為了提高服務質量,為了創效益,我們必須進行人力資源管理.

對人力資源的管理首先是從對員工的招聘開始的.我們常見的招聘方式有:電話廣告,雜誌宣傳,廣告欄里的廣告單等.這是招募人員的前湊,然後開始對人員進行選拔.選拔時,要進行智商測試和個性測試.通過對人員資料的審核,通過面談,測試等決定是否錄用.錄用後,就開始了培訓這一關,對員工的培訓是非常重要的,培訓可以提高員工的專業技術素質,進而提高服務質量.培訓可以降低損耗和勞動成本,還可以減少事故的發生,培訓可以降低員工的流動率,提高生產效率,培訓還可以增強員工的紀律性,提高團體工作協調能力,進而增強團體凝聚力,培訓內容包括對職業道德,知識能力培訓.職業道德是員工身上體現的精神面貌與社會行業的總合.飯店職業道德植根在員工深層次服務中,直接影響賓客的心理感覺和身體健康,飯店職業道德的培養過程就是將職業規範轉化為品質的過程,也是提高員工心理素質的過程.說到職業道德,使我又想到了實習生活.飯店員工的文化素質一般較低,尤其是前廳服務人員,傳菜員,後廚廚師.這就不可避免地加大管理的難度.例如,他們喜歡占點小便易,私拿酒店的低值易耗品.記得在舉辦某次宴會的時候,作為服務員的我在宴會大廳拾到100元錢,然後交給經理.事後,這位經理很平淡地把這100元錢交給吧檯,再交到財務作為營業外收入.我並不是希望他在例會上怎么表揚我.只是覺得這樣的事情宣傳一下比較好.至少我是酒店的一員,我的誠實代表了酒店的誠信.可她自始至終都很平靜.對服務人員知識的培訓重點在於掌握本崗位所需的知識,這是按速成性,需發性,階段性的原則進行培訓的,能力培訓是飯店培訓的核心和重點.

飯店員工績效考核是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重要內容,考核必須堅持以貢獻為主,長處為主的原則.堅持客觀準確,公平公正的原則,堅持平時考核重於定期考核的原則,考核可以按定量考核,定性考核,考勤記錄考核,也可以是三者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