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學實習報告範文4篇

普通地質學實習報告

本文由小編推薦給大家參考閱讀!

第一章緒言

《地質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基礎學科,許多地質理論和知識都必須經過實踐的過程,才能加深我們對它的理解和認識。因此,地質學的野外實習是不可缺少的實踐環節。通過這次在昆明、武定、元謀地區的教學實踐活動,使我們有了一次理論聯繫實際的機會,使我對《地質學》的有關理論知識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對地層、構造、岩石、礦物等地質學基本概念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一、實習目的,任務和要求

(一)實習目的

通過實習,使我們進一步鞏固課堂上所學的地質學基礎理論知識。http:///運用這些知識去觀察、研究、分析和判斷各種地質現象解決實際問題。培養我們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鍛鍊我們吃苦耐勞,不畏艱險的地質精神。樹立熱愛專業以及勤奮學習的思想和決心。

(二)任務

1、在野外對各種內、外地質作用進行初步觀察分析,著重點是外力地質作用的觀察分析。

2、初步對三大類岩石、地質構造和礦產進行觀察認識,了解它們在自然界的分布狀況。

3、學會地質羅盤的使用、手標本採集、地質現象觀察和描述記錄等野外地質工作的基本方法。

(三)要求

1、實習前認真學習實習指導書,做到心中有數,有條不紊。

2、實習中聽從老師安排,認真聽指導老師講解。

3、認真細緻觀察各種地質現象,作好記錄,多提問、多思考。

4、採集3~5塊有代表性的岩石、礦物或化石標本。

5、實習結束後,編寫一份地質實習報告。

二、實習的基本情況

(一)組織形式

以班為單位進行。每個班作為一個小組,由一名實習教師指導,組長和安全員協同老師工作,同時還有班主任負責學生生活、交通等管理。

(二)實習過程

本次實習地點為昆明、武定、元謀地區。http:///時間為一周,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天昆明西山

第二天上午由昆明至武定縣五孔橋;

下午芭蕉箐採礦場、雷鋼廠;

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獅山石棉廠至獅山風景區;

下午由武定縣至元謀縣;

第四天上午元謀縣朱布超基性岩體;

下午元謀縣黃瓜園大橋;

第五天上午元謀縣德大大橋至那化大橋;

下午元謀縣彎堡土林;

第六天返回昆明

三、任務完成情況

對各種內、外地質作用有了初步認識,如地質構造的識別、對風化作用及地表流水作用現象的認識等;對三大岩類能進行初步識別;能使用地質羅盤測岩體的產狀;採集了有代表性的岩石、礦物和化石標本並作了詳細的野外記錄。

普通地質學實習報告第二章1(XX-12-2612:29:02)

第二章各實習地區地質概況

一、昆明西山地區

1、普渡河——西山大斷裂

大斷裂為昆明地區南北向的主幹斷裂。斷面向東傾斜,走向近南北,傾角較陡,近於直立,東盤下降形成昆明斷陷盆地,西盤上升形成觀音山、西山、龍門等山地地貌景觀。該斷層控制了昆明地區的地層、構造、礦產及地形地貌的形成與發展。受該大斷裂的影響,使昆明西山地區南瀕斷陷湖泊滇池,三面環山。(屬於低緯度高原山地季風氣候,由於受印度洋西南暖濕氣流的影響,日照長、霜期短、年平均氣溫15℃。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不嚴寒,四季如春,氣侯宜人,是極負盛名的“春城”。每年的12月到來年的3月,一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風的紅嘴鷗,萬里迢迢地從遠方飛來,落棲在昆明城中。)正是在普渡河——西山大斷裂的作用下形成的這一特殊地貌特徵為昆明市提供了獨特的旅遊資源。

2、滇池——龍門地質現象

地質學認識的實習報告例文
地質學實習報告範文(2) | 返回目錄

⑴實習目的、任務和要求

1.目的

地質學是一門實踐性和探究性很強的自然科學。認識實習是教學計畫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在學習相關地質基礎知識之後,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各種地質現象,理論聯繫實習,增強感性認識,鞏固基礎理論知識。同時,進行野外地質工作基本技能的初步訓練,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為後續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任務

①在野外對各種內、外地質作用進行初步觀察分析,著重點是外力地質作用的觀察分析。

②在老師的指導下,初步對三大類岩石、地質構造和礦產進行觀察認識,了解它們在自然界的分布狀況。

③進行野外地質工作方法的基本訓練,包括地質羅盤的使用、手標本採集、地質現象觀察、描述記錄等內容。

④通過實習,培養學生運用辨證唯物主義觀點,觀察分析地質作用規律,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要求

①實習前學生應認真學習實習知道書,以明確實習目的、內容安排等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有條不紊。

②實習中學生要聽從老師安排,認真聽指導老師的講解。

③現場觀察各種地質現象要認真細緻,並作好記錄,還應多問、多思考,克服怕苦怕累的懶惰思想。

④每個學生應採集3——5塊有代表性的岩石、礦物或化石標本。

⑵.實習的組織形式及實習過程

實習的組織形式以班級為單位,每個班又分兩個小組,每個小組由一個指導老師帶領實習,

過程由實習指導書上的日程安排:

第一天昆明西山;

第二天上午乘車由昆明至武定縣五孔橋,下午芭蕉箐採礦場、雷剛廠;

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獅子山石棉廠至獅山風景區,下午乘車由武定縣至元謀縣;

第四天上午元謀縣朱布超基性岩體,下午元謀縣黃瓜園大橋;

第五天上午元謀縣德大大橋至那化大橋,下午元謀縣彎堡土林;

第六天返回昆明。

(3)實習任務完成情況

通過實習我們三大類岩石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認識,能夠在野外認識和辨別三大類岩石,還能夠在野外辨別各種地質構造。通過在各實習點對其的觀察,實地考察,我掌握了羅盤的使用,還在各實習點採集了各種相應的岩石標本。還提高了我們對各種地質現象的觀察分析能力,並學會了野外紀錄,基本達到學校預期的目標。

二.各實習點地質概括

⑴昆明西山地區

①地層:由老到新如下,

1.泥盆繫上統宰格組(d3z):該岩石為灰色厚層狀細晶白雲岩,細晶結構,塊狀構造,風化面為灰黑色,呈刀砍狀。

2.石碳系下統大塘組(c1d):該岩石為灰色、深灰色角礫狀灰岩厚層狀灰岩,角礫大小混雜,為鈣質膠結,較緊密,含珊化石,底部辦翠綠色頁岩與宰格組呈假整合接觸。

3.石碳系中統威寧組(c2w):灰色、灰白色中厚層狀灰岩,粉晶結構,塊狀構造中部夾角礫岩,含珊瑚、腕足化石,礦物成分為方解石等,風化面為灰白色,局部有鐵質侵染,與大塘組整合接觸。

4.二迭系下統——(1)倒石頭組(p1d):上部黑色頁岩與泥灰岩互層,中部呈黑色頁岩夾薄層沙岩,含植物化石,下部為雜色黏土、黃鐵礦及煤線,與威寧組呈假整合接觸(2)棲震組(p1x):為淺灰色厚至塊狀細晶白雲岩,風化面為灰黑色白雲質灰岩。風化後成團塊狀小虎斑,成分為方解石(70%)和白雲石(30%)越往上白雲石逐漸增多。含豐富珊瑚化石,與倒石頭組整合接觸。(3)茅口組(p1m):上部為灰色、灰白色中厚層狀灰岩,中部為灰色厚狀灰岩與灰色琥珀斑狀白雲質灰岩互層,岩性較純,層理不發育,表面有雨蝕溝槽,含珊瑚等化石,下部為灰色厚狀不規則琥珀斑狀白雲質灰岩,與棲震組整合接觸。

5.二迭繫上統蛾眉山組(p2b):上部為黑色氣孔狀杏仁狀玄武岩,塊狀玄武岩,部分地段見柱狀節理或球狀風化;中部為紫色、紫紅色凝灰岩,可見由粗細的韻律變化層理,下部為玄武質燦集塊岩。含灰質角礫玄武岩,含灰質角礫凝灰岩。

②構造:普渡河----西山(滇池)大斷裂

大斷裂為昆明地區南北向的主幹斷裂。西山龍門一帶,斷面向東傾斜,產狀較陡,近於直立,東盤下降形成昆明斷陷盆地,西盤上升形成觀音山、西山及龍門等地貌景觀。該斷層控制了昆明地區的地層、構造、礦產及地形地貌的形成與發展。

③岩漿岩:該地區有氣孔狀、杏仁狀玄武岩及塊狀玄武岩,玄武質火山集塊岩,含灰質角礫玄武岩,含灰質角礫凝灰岩。

④地貌:西山大斷裂西盤上升形成了觀音山西山龍門,東盤下降止水形成滇池山及龍門(斷層崖)等地貌景觀。滇池為斷陷湖泊,西岸多為半島、海灣,地形起伏較大;北岸、南岸、東岸地形起伏較小,有八條較大的河流注入,形成河口三角洲,沖積扇等沉積。

西山小石林,由二迭系棲霞和茅口組的灰岩、白雲質灰岩構成。地表岩石在雨水和地表水的作用下,風化、容蝕形成岩溶地貌(又稱kast地貌)。石筍、石芽、石柱、溶溝、溶槽、溶蝕漏斗等地貌隨處可見。

⑵武定地區

1.地層:在五孔橋觀察了輝綠岩與三疊系資組的接觸關係及灰綠岩體的岩石特徵(球形風化)。經過觀察,發現二者的接觸面的特徵是:接觸面呈波狀起伏,面上有一層厚厚的灰褐色鈦鐵礦及褐黃色的古風化粘土層,且厚度不一,二者呈沉積接觸關係。輝綠岩中無舍資組的俘虜體,其上舍資組中底礫岩無烘烤蝕變現象;輝綠岩中長石高嶺土化現象明顯。

在雷剛廠觀察了三疊系舍姿組與寒武系西王廟組的接觸關係。

西王廟組:為紫紅色泥岩與黃色粉砂岩互層。

舍姿組:為紫灰色泥岩夾多層淺灰黃中層狀粉砂岩為主。底部為灰黃色薄、中層狀含細礫、含鮞狀赤鐵礦不等粒石英砂岩夾泥質粉砂岩,接觸面為含礫粗砂岩。二者的接觸關係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觸。

芭蕉箐鐵礦觀察到縮頭山組:該鐵礦位於武定縣南東5公里處礦體產於泥盆系中統魚子甸組第一段(d2y1):屬於沉積型鐵礦床;礦石主要為鮞狀赤鐵礦。第二段為灰白薄中層狀隱晶質灰岩,泥灰岩夾白雲岩,鈣質泥岩。其中在鐵礦中含有磷成分和薄層黑色頁岩、泥岩等,還含有植物碎片、貝類化石。

在獅山石棉礦觀察到登雲組白雲岩,獅山風景區出露寒武系,竹寺組廣泛分布,為灰黃,黃綠色頁岩、粉砂岩該礦是白雲質灰岩與輝綠岩體的接觸帶,為輝綠岩體侵入,使基性岩漿熱液與白雲質灰岩中的鎂質發生變質作用,形成蛇紋石化、大理岩化和石棉,石棉礦呈似層狀、脈狀、透鏡狀分布於外接觸帶的白雲質灰岩中。

2.構造:人民渡獅山大斷裂

斷層走向北東—南西向,上盤為震旦系燈影組,下盤為奧陶系湯池組和紅石組等地層。斷層帶上發育大量構造岩。上盤多見大理岩化、角礫岩化等蝕變現象。斷距由北向南逐漸增大。斷層頻寬數米至兩百米,多由構造岩組成,其間夾斷層夾持體或斷層透鏡體。沿斷裂帶除外力西基性岩脈侵入外,還有燕山期基性岩貫入。受斷層影響,岩石蹂皺破碎現象明顯。

3.岩漿岩:輝綠岩。

4.礦體:芭蕉箐鐵礦、獅山的石棉礦、無孔橋的鈦砂礦

5.地質現象:獅山斷裂斷層破碎帶上的斷層角礫岩、地層的錯動與缺失、無孔橋沉積接觸面上的風化殼、獅山豐富的三葉蟲化石。

6.地貌:人民渡斷裂構造,形成兩斷面上生長的植被有很大差別,在芭蕉箐看到赤鐵礦礦床,而在獅子山觀察到了石棉礦及石棉的採礦洞,獅子山風景區,其山勢雄渾秀麗,古樹參天,蒼松翠柏,古寺幽靜,是國家aaa級名勝風景區。

⑶元謀地區

1.地層:黃瓜園出露海資哨組、路古模組和鳳凰山組

㈠海資哨組:淺灰色千枚岩、雲英片岩夾結晶灰岩、大理岩。

㈡鳳凰山組:上部細晶大理岩夾千枚岩,下部夾中——粗粒大理岩,其中有交代或充填型赤鐵礦及沉積型菱鐵礦。

㈢路古模組:眼球狀雲母片麻岩、雲母石英片岩、黑雲母長石片麻岩、角閃石片岩等。

南北向綠汁江深大斷裂與東西向構造帶的複合部位的體朱布超基岩。侵入於前震旦系元謀群黑雲母斜長片麻岩中,岩體分異較好,具垂直分帶,由上而下一般可分為:輝綠輝長岩帶、輝長岩帶、輝石帶、橄欖岩帶、橄輝岩帶、各帶為漸變過度關係。平面上各帶是不對稱環狀分布,四周為邊緣相。岩體雖小,但含鉑達到工業要求,岩石普遍受不同程度的蝕變,主要有蛇紋石化、綠泥石化、滑石化、碳酸鹽化等。

德大、那化花崗岩體。這些花崗岩石是晉寧期產物。岩體的岩性組合複雜,岩相變化大,為一岩漿雜岩體。主要由黑雲母花崗岩、黑雲母二長花崗岩、花崗閃長岩組成,呈岩基產出。黑雲母花崗岩:淺灰色,略顯粉紅色,細、中粒結構,局部為粗粒結構。閃長岩:暗灰、灰綠色,多為細、中粒結構。

彎堡土林一帶出露第三系和第四系鬆散碎屑沉積物,彎堡土林的成因及存在長久的原因:一墩墩的土柱聳立在眼前,大片大片的,說起這土林是怎么形成的,早在三百萬年前,這裡曾是一片水草豐富的淺湖,氣候溫和、涼爽,湖中繁衍著蜉蝣生物,湖岸森林茂密,動物活躍。後來由於入湖河流帶來大量泥沙,淤塞湖盆,加之地殼的上升運動,使它露出地表,遭受風化剝蝕。特別是第四紀以來,由於氣候炎熱、氣溫高、降雨量小於蒸發量,在漫長的歲月里,泥土不斷地吸水、膨脹和失水、收縮,地表發生了龜裂,加上雨水沿著裂縫不斷得流蝕、沖刷,又使地表裂縫漸漸加深、擴寬和延伸。年夏一年的自然外力地質作用,終於使這裡顯露出一座座土柱,進而形成眼前這一片片神奇的土林。這就是神奇的土林的形成原因,為什麼這土林可以如此長久的保存呢?雨水、風化等剝蝕作用就很嚴重了,那是由於土柱頂上,有一層含鐵質的砂礫岩皮殼及半膠結的礫石層,像一頂堅硬的帽子戴在土柱上,使之免受風雨摧殘。

2.構造:朱布超基性岩體屬於南北向綠汁江大斷裂與東西向構造。為加里東晚期所形成,岩體北西南三面接觸帶近於直立,並向深部岩體內傾斜,東部接觸帶向西傾斜。德大那化花岡岩體屬塊狀構造。岩體出露於元謀縣西側斑果至物茂一帶,呈南北向帶狀分布,南北長大於40公里,東西寬約6公里。為晉寧期產物,岩體岩性組合複雜,岩相變化大為一岩漿岩體。

3.岩漿岩:花崗岩、黑雲母花崗岩、花崗閃長岩、閃長岩、輝綠岩。

4.礦產:朱布超基性岩礦、孔雀石、橄欖石及黃瓜園鐵礦;綠泥石

5.地貌:第一,超基性岩體中含有碳酸鹽岩,可能是火山作用的結果除了這些,我們還觀察到了河流的地質作用及河流地貌,沉積作用、侵蝕作用、蛇曲河、河心灘、河漫灘等現象。除此之外,我們還觀察到了閃長岩脈、輝綠岩脈以及大量暗色析離體團塊。第二,彎堡土林,湖泊的沉積作用和地表流水的沖刷及風化剝蝕等作用形成

6.地質現象:沉積作用,侵蝕作用、河流的侵蝕作用、風化侵蝕作用、侵入體及侵入體有俘虜提、圍岩、析離體。土林地區地表水的片流、洪流沖刷作用。

河流的地質作用

三.結束語

1.小結:經過這次昆明西山——武定——元謀的地質實習,使我學到了很多,不但讓我們充分的把課本上的知識與現實的情況緊密的聯繫到了一起,對於在課堂上不清楚的問題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並在實習中逐漸掌握。提高了我們對這個專業的興趣,培養了我們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來分析和觀察的能力。還讓我們了解了地質工作者的艱辛與不怕苦的精神,同時也鍛鍊了我們自己的體魄,為以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對某個地質現象的見解與論述:

這一次的實習我對元謀土林產生了一股不可抗拒的興趣。路南石林已馳名中外,但云南一些地方的土林,亦足與石林爭妍鬥奇。

土林是一種獨特的流水侵蝕而產生的地貌。在中國土林最發育的地方就是雲南元謀盆地和西藏。土林是在構造運動、風雨侵蝕和生態、岩性等綜合因素下形成的。

一踏進土林雲南土林,分布較廣,其中以元謀縣的物茂土林、班果土林、浪巴鋪土林為佳。它與西雙版納熱帶雨林、路南石林並稱之為“雲南三林”。元謀物茂土林位於元謀縣境內,距縣城32公里,是個不可不去的地方。

那千姿百態的造型,就仿佛使人進入另一個新奇的天地。有的土柱如錐似劍,直指藍天;有的像威嚴武士,整裝待發;有的如亭亭少女,凝視遠方;有的土柱頂上雜草叢生,間或長有野花;有的砂石壘壘,裸露身軀……當然,各種形態的土柱是混雜分布的,這就使得土林形成了豐富多彩,變化層出不窮的姿態,令人嘆為觀止。

它們是距今兩百萬年前早第四紀積澱下來的,砂子和粘土中含有少量鈣質膠結物,間或夾雜一些鐵質結合體。由於這些土壤在漫長的歲月中,不斷吸水、膨脹;失水、收縮,致使地面龜裂;加之雨水延裂縫沖刷、流動,久而久之,裂縫逐漸加深、擴寬、延長,土柱逐漸顯露、增高,因而形成土林。土柱身上雜有的石英、瑪瑙等,顯露出來後,在太陽的照射下,放出奇異的光彩。

土林是在自然界的外力(主要是水流)的作用下,經歷千百萬年的時間而形成的。土林是了流失地貌特殊形態,一種奇異的自然地理現象,是在千差萬別的地形結構,組成物質,構造運動,水文氣候,土壤團力和水動力等綜合因素形成的。

3.意見和要求

我覺得這次實習總體還是成功的,大多數同學積極配合老師和組長開展工作。時間雖然不怎么長,但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對於我們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不足的是,實習時間太少,一個實習地點還尚未完全理解就匆忙離去,所以我覺得以後能大大提高實地實習的時間。

地質學畢業生測量實習報告
地質學實習報告範文(3) | 返回目錄

測量實習。主要任務是繪製實習位置的地形圖。通過實習,鞏固和加深測量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運用。熟練掌握各種測量儀器的使用。培養學生能綜合運用所學的測量知識去解決資源調查和礦業資源工程測量問題的能力,為今後從事相關專業工作奠定基礎。

實習內容:

我們首先用的是水準儀測高程。開始的時候測量進展得很順利,可是最後檢驗的時候發現誤差整整差了十多厘米。我們開始反思是哪裡出了問題,有可能是因為天色晚的時候,我把十絲上下絲讀成中絲了。因為結果誤差不合格,我們在第二天早上重新測量過了一遍,對比前一次的讀數,發現上次是十絲的讀數問題,有了這次失敗的經驗,我們都細心起來了。最後校合時fh=-28<fh容=-31.75達到了標準。同天我們用了全站儀測了站點的坐標、方位角、邊長和高程。因為開始還不熟悉操作程式,實習進展得很慢,測到後面校核時還發現了誤差很大。為了得到比較標準的數據,我們組員決定重新測量過。第二次測量我們更加認真了,再三檢驗對中整平和所得的就據才記錄下來。最後所得的數據在xy的坐標差還是差了1多cm,和2多cm,老師全程指導重測後的數據還是相差不大,也許是儀器比較陳舊的問題導至的誤差大。經我們校核,f=0.167,k=1/3778;基本達到要求。因為全站儀測量我們花的時間比較多,經指導老師同意,我們留經緯儀的測量工作放到碎部測量中進行。

碎部測量:

我們採用了全站儀和經緯儀觀測,現場展點繪圖。測量中我主要負則的是觀測,其他成員記錄、立桿、繪圖密切配合。開始我們用的是經緯儀測量。經緯儀測站的高程是要計算的,因此,除了操作規範外還要正確的讀出水平角、豎直角、下下十線距離和中絲讀數。因為工作比較繁鎖,一天下來才得四五十個點,繪圖工作也基本跟得上。第二天我們用全站儀觀測。因為全站儀只要在站點對中整平後,對準前視點安下程式就好了,因此測得很快,一天下來就測了兩三百個觀測點,繪圖工作就相對跟不上了。而我們使用儀器的時間有限,因此我們就先把點位給測好,並在旁邊標註點的性質,這些方面查找,又讓畫圖者一目了然,知道該怎么畫。部分測站上觀測不到的區域,我們采了用角度交匯法和鋼尺量距法測出數據把圖畫了出來。因為對測繪工作基本上手,所以在預定的時間內我們把測圖任務完成了。

施工放樣:

我們這次放樣是將15*20m的建築畫在圖上空閒處,以一定的精度標定到實地上。我們用的是經緯儀放樣建築物的軸線。我們先在圖上測出要放樣的一點的坐標,然後運用已知點的坐標和方位角算出該點與已知點的距離和方位角。以此類推,分別算出另外三點與已知點的距離和方位角。將經緯儀安置在已知點上,以控制點定向,定好方位,用鋼尺量所需距離,在所算好的距離上定點。因為開始時我們計算我數據出了錯誤,所以在放樣時校核不對,我們又重新計算過,用正確的數據放樣。因為在最後一點實地有阻礙,我們用了角度放樣得到了點。最後檢測得到相對精度1/XX0達到了要求(數據和略圖詳見表6)。高程放樣我們用的是水準儀,已知高程a與需要標定已知高程的待定點b之間安置水準儀,精平後讀取a點的讀數a,則儀器視線高程為hi=ha+a,則放樣已知高程為h的點b前視讀數為b=hi-h。組員每人操作一次。(數據詳見表7)

心得體會:我們的實習正好是期末,很影響考試的心理。同時全站儀數量太少對我們的測量不免產生了不少感嘆。要是這些方面能得到解決,我相信我們的實習會更加愉悅。

通過這次實習,我明白了組員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可貴。這種測量是不能單靠個人能力所能完成的。同時我更加深刻體會到細心做事反覆思考的重要性。這次實習很堅苦,天冷,而且還下著雨,給測量工作帶來了很多不便。組員們早起不午休的測繪,我明白了只要努力,完成任務不是問題。在此過程中,老師也不分時段的來給我們耐心指導,感謝老師。

普通地質學實習報告
地質學實習報告範文(4) | 返回目錄

普通地質學實習報告

第一章緒言

《地質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基礎學科,許多地質理論和知識都必須經過實踐的過程,才能加深我們對它的理解和認識。因此,地質學的野外實習是不可缺少的實踐環節。通過這次在昆明、武定、元謀地區的教學實踐活動,使我們有了一次理論聯繫實際的機會,使我對《地質學》的有關理論知識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對地層、構造、岩石、礦物等地質學基本概念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一、實習目的,任務和要求

(一)實習目的

通過實習,使我們進一步鞏固課堂上所學的地質學基礎理論知識。http://shixi.exam8/運用這些知識去觀察、研究、分析和判斷各種地質現象解決實際問題。培養我們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鍛鍊我們吃苦耐勞,不畏艱險的地質精神。樹立熱愛專業以及勤奮學習的思想和決心。

(二)任務

1、在野外對各種內、外地質作用進行初步觀察分析,著重點是外力地質作用的觀察分析。

2、初步對三大類岩石、地質構造和礦產進行觀察認識,了解它們在自然界的分布狀況。

3、學會地質羅盤的使用、手標本採集、地質現象觀察和描述記錄等野外地質工作的基本方法。

(三)要求

1、實習前認真學習實習指導書,做到心中有數,有條不紊。

2、實習中聽從老師安排,認真聽指導老師講解。

3、認真細緻觀察各種地質現象,作好記錄,多提問、多思考。

4、採集3~5塊有代表性的岩石、礦物或化石標本。

5、實習結束後,編寫一份地質實習報告。

二、實習的基本情況

(一)組織形式

以班為單位進行。每個班作為一個小組,由一名實習教師指導,組長和安全員協同老師工作,同時還有班主任負責學生生活、交通等管理。

(二)實習過程

本次實習地點為昆明、武定、元謀地區。http://shixi.exam8/時間為一周,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天昆明西山

第二天上午由昆明至武定縣五孔橋;

下午芭蕉箐採礦場、雷鋼廠;

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獅山石棉廠至獅山風景區;

下午由武定縣至元謀縣;

第四天上午元謀縣朱布超基性岩體;

下午元謀縣黃瓜園大橋;

第五天上午元謀縣德大大橋至那化大橋;

下午元謀縣彎堡土林;

第六天返回昆明

三、任務完成情況

對各種內、外地質作用有了初步認識,如地質構造的識別、對風化作用及地表流水作用現象的認識等;對三大岩類能進行初步識別;能使用地質羅盤測岩體的產狀;採集了有代表性的岩石、礦物和化石標本並作了詳細的野外記錄。

普通地質學實習報告第二章1(XX-12-2612:29:02)

第二章各實習地區地質概況

一、昆明西山地區

1、普渡河——西山大斷裂

大斷裂為昆明地區南北向的主幹斷裂。斷面向東傾斜,走向近南北,傾角較陡,近於直立,東盤下降形成昆明斷陷盆地,西盤上升形成觀音山、西山、龍門等山地地貌景觀。該斷層控制了昆明地區的地層、構造、礦產及地形地貌的形成與發展。受該大斷裂的影響,使昆明西山地區南瀕斷陷湖泊滇池,三面環山。(屬於低緯度高原山地季風氣候,由於受印度洋西南暖濕氣流的影響,日照長、霜期短、年平均氣溫15℃。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不嚴寒,四季如春,氣侯宜人,是極負盛名的“春城”。每年的12月到來年的3月,一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風的紅嘴鷗,萬里迢迢地從遠方飛來,落棲在昆明城中。)正是在普渡河——西山大斷裂的作用下形成的這一特殊地貌特徵為昆明市提供了獨特的旅遊資源。

2、滇池——龍門地質現象

沿線觀察到的是西山石炭紀至二疊紀地層剖面,以及物理風化作用和負荷地質作用形成的倒石堆現象,出露地層由老至新有:

泥盆紀上統

宰格組:上部為灰色燧石灰岩,下部為灰色至深灰色厚層狀白雲質灰岩,厚324m。

石炭紀下統

大塘組:灰色、深灰色角礫狀灰岩夾厚層狀灰岩,http://shixi.exam8/底部為翠綠色頁岩,與宰格組呈假整合接觸,厚12.5m。

石炭紀中統

威寧組:為灰白色中至厚層狀灰岩,中部夾角礫狀灰岩。與大塘組整合接觸,厚112m。

二疊紀下統

倒石頭組:上部黑色頁岩與泥灰岩互層;中部呈黑色頁岩夾薄層砂岩,含植物化石;下部為雜色粘土、黃鐵礦及煤線,與威寧組呈假整合接觸,厚9m。

棲霞組:為淺灰、灰色厚至塊狀細晶白雲岩,虎斑狀白雲質灰岩,含豐富的珊瑚化石。與倒石頭組整合接觸,厚123m。

茅口組:上部為灰至灰白色中到厚層狀灰岩;中部為灰色厚層狀灰岩與灰色虎斑狀白雲質灰岩互層,含珊瑚化石;下部為灰色厚層狀不規則虎斑狀白雲質灰岩,與棲霞組整合接觸,厚276m。

二疊紀上統

峨眉山組:上部為黑綠色氣孔狀、杏仁狀玄武岩、塊狀玄武岩。部分地段見柱狀節理或球狀風化;中部為紫色、紫紅色凝灰岩,可見由粗到細的韻律變化層理;下部為玄武質火山集塊岩,含灰質角礫玄武岩、含灰質角礫凝灰岩,厚600m。

3、西山小石林

地表岩石在雨水和地表水的作用下,風化、溶蝕形成岩溶地貌(kast地貌)。岩溶地貌是很好的旅遊資源。

二、武定地區

1、五孔橋

通過觀察輝綠岩和三疊紀舍資組的接觸,下為灰綠色輝綠岩,上為三疊紀舍資組褐黃色礫石層,為含礫砂岩、砂岩及粉砂岩。二者接觸面特徵:接觸面呈波狀起伏,面上有5~100m厚的灰褐色鈦鐵礦及褐黃色的風化粘土層。輝綠岩中無舍資組的俘虜體,其上舍資組中底礫岩無烘烤現象。從以上特徵可看出存在沉積間斷且上下兩套地層產狀不平行,故該接觸為角度不整合接觸。

2、雷剛廠

通過觀察三疊紀舍資組與寒武紀西王廟組的接觸,西王廟組為紫紅色泥岩與黃色粉砂岩互層。舍資組為紫灰色泥岩夾多層淺灰黃至淺黃紫色薄到中層狀粉砂岩為主。底部為灰黃色薄至中層狀含細粒、含鮞狀赤鐵礦不等粒石英砂岩夾泥質粉砂岩,接觸面為含礫粗砂岩。與下伏西王廟組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觸。

3、芭蕉箐鐵礦

該鐵礦位於武定縣南東5公里,屬於文筆山——魚子甸鐵礦床的一部分。http://shixi.exam8/礦體產於泥盆紀中統魚子甸組第一段內,屬於沉積型鐵礦床。礦石主要為鮞狀赤鐵礦,含礦岩係為:

上覆地層魚子甸組第二段,為灰色薄至中層狀隱晶質灰岩,泥灰岩夾白雲岩、鈣質泥岩。

魚子甸組第一段可分五小層,主礦層為褐紅至暗紅色鮞狀赤鐵礦,厚2~5m不等。

下覆地層為縮頭山組:黃色中至厚層狀石英砂岩。

4、人民渡(獅山斷層)

該斷層為逆斷層,走向北東~南西,斷層面產狀300°~315°∠45°~80°,上盤為震旦系燈影組,下盤為奧陶紀湯池組和紅石崖組等地層。上下盤植被不同。斷層帶上發育大量構造岩。上盤多見大理岩化、角礫岩化等蝕變現象。斷距由北向南逐漸增大。斷層頻寬數米至兩百米,多由構造岩組成。

5、獅山石棉礦

位於獅山向斜北東翼白雲質灰岩與輝綠岩體的接觸帶,為輝綠岩體侵入,使基性岩漿熱液與白雲質灰岩中的鎂質發生熱變質和交代變質作用,形成大理岩化、蛇紋岩化和石棉,所形成的石棉產狀與岩層產狀一致,纖維很短,開採價值不大。

6、獅山景區

獅山位於武定縣城之西,其山勢雄渾秀麗,古樹參天,蒼松翠柏,古寺幽靜,是國家aaa級名勝風景區。

在寺廟下公路一側,有寒武紀筇竹寺組,還有貝殼和植物化石,廣泛分布,為灰黃、黃綠色頁岩、粉砂岩,其內三葉蟲化石極為豐富,不乏很多完整的化石,可見這裡曾經是一片汪洋大海。寺廟後山為寒武紀滄浪鋪組巨厚層砂岩組成的懸崖陡壁,陡壁上隨處可見三角洲相典型沉積構造。

普通地質學實習報告第二章2

(XX-12-2812:33:16)

三、元謀地區

1、朱布超基性岩體概況

岩體侵入於前震旦系元謀群黑雲母斜長片麻岩中,其規模不大,岩體北、西、南三面接觸帶近於直立,並向深部岩體內傾斜,東部接觸帶向西傾斜。

岩體分異較好,據垂直分帶,有上而下一般可分為:輝綠輝長岩帶、輝長岩帶、輝石帶、橄欖輝岩帶、橄欖岩帶,各帶為漸變過渡關係。岩石普遍受不同程度的蝕變,主要有蛇紋石化、綠泥石化、滑石化、碳酸鹽化等。

岩體雖小,含鉑達到工業品位要求,是含鉑礦體。可見磁黃鐵礦、黃鐵礦、鉑礦、孔雀石、黃銅礦。硫化物含量與鉑品位呈正比。

2、黃瓜園大橋元謀群變質岩

該變質岩系主要分布於元謀縣龍川江西側,呈南北向展布。http://shixi.exam8/屬於元古界變質岩。由新至老為:

海資哨組:淺灰色千枚岩、雲英片岩夾結晶灰岩、大理岩。厚約598m。

鳳凰山組:上部細晶大理岩夾千枚岩,下部夾中至粗粒大理岩,其中有交代或充填型赤鐵礦及沉積型菱鐵礦,厚約1430m。

路古模組:眼球狀雲母片麻岩、黑雲母斜長石片麻岩,雲母石英片岩、角閃石片岩等,厚1000米。

另外還觀察到了河流地質作用及河流地貌,上游的侵蝕作用,下游的沉積作用及形成的蛇曲河、河心攤及肥沃的河漫灘。還有很多遠距離搬運形成的磨圓度較高、抗風化能力較強的鵝卵石。

3、德大、那化花崗岩體

岩體主要由黑雲母花崗岩、黑雲母二長花崗岩、花崗閃長岩組成。

黑雲母花崗岩:淺灰色,略呈粉紅色,粗至中粒結構,局部為粗粒結構。主要由正長石、酸性斜長石、石英、黑雲母組成,蝕變礦物為絹雲母、綠泥石、綠簾石。

閃長岩:暗灰、綠灰色,多為細到中粒結構,塊狀構造。主要有斜長石、角閃石及少量石英組成。暗綠色角閃石呈柱狀。並有綠泥石化的蝕變現象。

除此之外,岩體中還見閃長岩脈、輝綠岩脈及大量暗色析離體團塊,還可見到後期輝綠岩中捕擄有前期的花崗岩。

4、彎堡土林

彎堡位於元謀北西20公里,這一帶出露第三系和第四系鬆散碎屑沉積物,為一套黃灰色沙礫石、粘土及粉砂沉積物,其成岩作用差,結構疏鬆,經過三百多萬年的風化剝蝕和地表流水沖刷,逐漸形成了現今的地貌景觀——土林。

早在三百萬年前,這裡曾是一片水草豐盛的淺湖,氣候溫和、涼爽,湖中繁衍著浮游生物,湖岸森林茂密,動物活躍。後來由於入湖河流帶來的大量泥沙沉積,加上後期的地殼抬升,使它出露地表,遭受風化剝蝕。特別是第四紀以來,由於氣候炎熱、氣溫高、降雨量小於蒸發量,在漫長的歲月里,泥土不斷吸水、膨脹和失水、收縮,地面發生了龜裂,加上雨水沿著裂縫不斷地流蝕、沖刷,又使地面裂縫漸漸加深,使這裡顯露出一座座土柱。土林之所以能夠保存,是由於土柱頂上有含鐵質(氧化鐵)礫石層覆蓋,形成一層保護傘,使鬆散堆積物保存下來。由於氣候乾旱,樹木被矽化,在土林中到處可見矽化木轉石和被剝蝕出來的埋藏在土層中的矽化木,古老樹幹的外形及內部的纖維構造都清晰可見。

千姿百態的土峰造型令人無限遐思,是一處有待開發的寶貴旅遊資源。

普通地質學實習報告第三章

(XX-12-3112:35:19)http://shixi.exam8/

第三章結束語

一、在此次實習中,我對西山小石林的岩溶地貌很感興趣,結合查閱的資料在這裡簡單談一下我的見解。

岩溶地貌又稱喀斯特地貌,是水對可溶性岩石所進行的作用,它以溶蝕作用為主,還包括流水的沖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岩溶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區,在碳酸鹽岩地層分布區最為發育。岩溶地貌下往往存在有流水侵蝕形成的地下河,在地表常見有石芽、溶溝、石林、漏斗、落水洞、溶蝕窪地、坡立谷、盲谷、峰林等地貌形態,而地下則發育溶洞、地下河等各種洞穴系統以及洞中石鐘乳、石筍、石柱、石瀑布等。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時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氫鈣[ca(hco3)2],後者可溶於水,於是有空洞形成並逐步擴大。這種現象在南歐亞德利亞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為典型,又稱為“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由於其獨特的地貌特徵,經常被人們開發為類型各異的風景區,是一種珍貴的旅遊資源。

二、小結:這一星期的實習,我深切地感覺到,只了解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把理論和實踐有效地結合起來,才能把知識牢固地掌握,並熟練地套用到生產實踐中。我學會了野外地質工作的基本方法,也學會了如何與人團結協作。這些天雖然辛苦,但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同學們在生活上互相幫助,感情更加深厚了。老師不辭辛勞地跟在我們隊伍中講解,讓我們更加體會到了他們的偉大,從他們身上學到了敬業的精神,我想這也是作為一個地質工作者必備的精神素質。這一星期的實習,令我在艱苦和學習中得到了成長,是我人生道路上一次難忘的經歷。

>相關閱讀:編寫地質類實習報告、工程地質實習報告、工程地質實習總結、地質專業實習報告、工程地質實習日記、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範文、地質地貌實習報告

地質學地質實習報告範文
地質學畢業大學生測量實習報告範文
2024年暑假地質學實習報告
地質學畢業生測量實習報告範文
地質學認識實習報告範文
2024年地質學認識實習報告
地質學畢業大學生測量實習報告
地質學實習報告範文
2024年地質學野外實習報告
地質學認識實習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