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寒假玉柴機器參觀實習報告

x月x日至x月xx日,在學院老師的組織和帶領下,12級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的我們,在玉林展開了豐富而充實的認知實習活動。

初來乍到,新鮮、不同的地域、氣候和生活環境使很多同學熱情洋溢,四處活動遊玩,體驗著當地的民風民俗,見聞著這座城市每個角落的不同之處。而從一路所遇的各式各樣的人群、產業身上的特點可以看出,他們無不指向著玉柴這個當地影響力最大,乃至可以稱為當地經濟和文化心臟的企業。

於是,在實習內容正式開始那天的一早,就可以看到許多同學提前來到了玉柴公司的大門口集合,觀望著內部的員工早操,閱讀著大門上解釋的企業文化內涵,體味著玉柴的企業精神,更期待著參觀實驗設備和車間操作。但實習課程的第一站,並非我們所期待的製造廠,而是玉柴機器的員工培訓教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一個道理,在真正接觸生產線之前,玉柴先帶給我們的是身為工程人員必須的職業安全健康教育。主講的在職大哥,講的十分有條理:為什麼要進行職業安全教育;勞動保護的任務有哪些;面對事故四不放過、平時工作四不傷害的原則;以及常見事故的避免措施和處理辦法……簡明而清晰,即使不是馬上就接觸工作的我們,也學到了許多生活上用的到的安全常識,更體會到了玉柴對保證生產安全和員工健康的誠懇態度。

而後,我們接觸到的是玉柴公司所推行不久的精益生產的基礎知識。“在最少可能的時間內,以最小可能的資源,生產最少的必要單位,為客戶創造價值。”這樣的經營戰略,於XX年在玉柴啟動,源自日本的精益理念,激勵著人們在所做的任何事情中消除浪費,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對客戶的需求做出反應,從而實現了利益最大化。同時,以質量為中心,以無浪費為要求,這一策略就要求了美味員工積極主動的參與和耐心細緻的合作,將整個企業的工作人員團結在了一起。推行精益生產後的玉柴廢品率一降再降,不免讓我想起那位之後為我們引導參觀的工人大哥的話,他說:“要做高品質的產品,現在很多企業都可以做到,可是保障樣樣精品,不產次品,能做到的企業就少了”。確實,現如今,中國的製造業或許並不沒有我們所想像的那樣不堪,精品不是做不出,而是我們我發保證永遠精品的生產率。在簡單的利潤關係面前,許多企業不肯做出改變,提高自己,哪怕是現今的大學生,又有多少比例的人拒絕渾渾噩噩止步於安逸,推進自己做更優秀更有效的人呢?玉柴這個並不年輕的企業能有這樣的思考和行動路線確實不免令人咋舌。身為還未走入社會的大學生的我們,更應該學習這種向更高效更優秀而不斷邁進的精神。

與之互為補充的,之後我們又學習了玉柴的質量管理基本知識及質量意識教育。為了實現精益,玉柴強調零缺陷零容忍的質量概念,要求自我在生產過程中一次就把事情做好,不接受、不製造、不傳遞缺陷。與此同時,玉柴奉行的“找清原因,劃清責任,落實解決,修訂指標,考核到位”的質量工作準則,更值得任何一個組織和團隊學習,因為畢竟公司是常在的而,人員是會活動的,怎樣在每個生產細節上把每個員工遇到的問題解決辦法都切實規範化、流程化,讓之後接手同樣工作的人有據可依,不再犯同樣的錯誤,這樣才能在人員變化,流動的過程中把不流動的企業本身不斷地提高。

三堂課過後,實習的第一天就結束了,短短的一天讓人接觸到不少有用的東西,雖然當時很多同學難以一時消化,包括我當時也未免覺得課程無聊冗長,可暑假接觸到了一些更接近生產的東西之後,才真正意識到那天所學內容的意義所在,短短一天著實受益匪淺。

之後的第二天,我們來到了玉柴的製造中心和第五發動機製造廠進行細緻的參觀。乘車來到占地面積頗大的鑄造中心,我心中還是頗為震撼的,儘管因時值生產淡季而無奈並未開工,如巨人版默默佇立著的一件件大型鑄造機,和如石雕般靜靜守候的機械臂組成的生產線,依舊能讓人感受到它們工作時生產線的巨大吞吐量和極高的工作效率。因為還未接觸鑄造知識的我們,在企業引導員的介紹下,並未能全部理解生產線上每個機械的工作原理和具體作用,但從如此低人工數高自動化的生產線情況來看,鑄造廠的工作一定迅速而有條不紊。現場的工作目標展板、進度與問題公示板和5s生產要求標語,都讓我們從現場看到玉柴針對精益生產策略所做的努力,而新接觸到的名詞“高柔性度”,即一條生產線能適應不同型號產品的交替甚至同時生產,更讓我對生產過程的理解加深了一分,對玉柴想做好一個機械生產商,動力提供商的態度尊敬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