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醫院實習生實習報告

門診西藥房實行視窗發藥結合法,即每個發藥視窗配有兩名調劑人員,一人門診西藥房實行視窗發藥結合法,即每個發藥視窗配有兩名調劑人員,一人負責收方、審查處方和核對發藥,另一人負責配方。此方法配方效率高,差錯少,能更好的把工作做好。

在門診西藥房,處方審查是調劑工作中最重要的環節,處方分為四類:急診處方為黃色,麻醉處方為紅色,小兒科處方為淡綠色,普通處方為白色。處方限量規定急診處方限量三天,門診普通處方不超過七日常量,麻醉注射劑不得超過2日常用量;普通藥品處方保存一年備查,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保存兩年備查,類精神藥品處方保存三年備查。處方的審查應嚴格遵守“一查十對”,即查處方,對科別、姓名、年齡;查藥品,對藥品規格、數量、標籤;查配伍禁忌,對藥品性狀、用法用量;查用藥合理性,對臨床診斷。處方的書寫應規範,對審核不合格的處方,調劑人員有權拒絕調配。

剛到西藥房,先是熟悉繁多的西藥及它們在藥房的擺放位置,等到稍微熟悉取藥架上藥品的位置後,在允許的情況下,也試著配藥。不明白的問題,總能得到熱心藥師的指點。起初花的時間較長,後期較熟悉了,調配藥物就快了許多,在繁忙的時候也能忙些忙。在西藥房實習期間,我有幸遇到了一季度一次的大盤點,即統計藥房每種藥品的具體數量,與實際藥品數量是否吻合,得出藥房的盈虧情況。幾千種藥品,每種都要精確到片,可想工作量之大,況且還不能影響正常的工作,所以藥房的藥師都要義務加兩、三個小時的班,才能完成。

通過門診西藥房三個月的實習,我對門診的調劑工作有了大致的了解,調劑不是簡單的取藥,從劃價、繳費、到核對、發藥,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每步都要牢記並嚴格執行流程的各個環節,交到患者手中的每一付藥都是整個門診調劑室所有工作人員共同勞動的結果。在這了,我明白了團隊協作的優勢和必要性,學會了與人配合、條理分明和不慌不忙的工作態度。在這裡,我增長了知識,學到了一些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如藥品的多種套用,如西咪替丁用於消化道潰瘍,但在皮膚科處方中也較常見,主要套用了西咪替丁的不良反應之一:對內分泌和皮膚的影響,它具有抗雄性激素作用,可抑制皮脂分泌來治療皮膚

科部分皮炎患者,利用藥物不良反應而達到治療的目的。當然,由於理論知識的不紮實,經驗不足,在學習中也給老師帶來不少麻煩,我要真誠的感謝老師們給予我真切的幫助和鼓勵,我會將所學的知識套用到以後的生活中,絕不辜負老師對我的期望。

3、製劑室

製劑室是一個給我更寬知識面的實習崗位,通過製劑室的實習,可在較短的時間內熟悉相當於小規模藥廠的生產和管理,在製劑生產工藝和管理規範知識的認識和了解,有巨大的收穫。

製劑室是負責本院普通製劑的配置工作,製劑的範圍僅限於本院臨床需要藥廠不能生產的或不能滿足供應的經雲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配置的藥品,以及配置本院醫療科研需要而配置的新製劑。自治製劑只限本院自用,不得流入市場。醫院製劑室應有《醫療機構製劑許可證》及申報檔案、驗收、整理記錄、製劑品種申報及批准檔案、製劑年檢、抽檢和監督檢查檔案及記錄。

製劑室分為空氣淨化區和生產操作間。淨化間主要是空氣淨化設備,包括空氣循環處理設備和臭氧發生器,是生產處的準備環境室。生產操作間一般分為潔淨區和非潔淨區,各工作室按製劑工序和空氣潔淨度級別合理布局:一般區和潔淨區分開;配置、分裝和貼標籤、包裝分開;內服製劑與外用製劑分開;無菌製劑和其他製劑分開。潔淨區應維持一定的正壓,送入一定比例的新風,藥品生產潔淨區空氣潔淨度分為四個級別,即100級、10000級、100000級300000級四種。級別不同的相鄰房間之間的壓差應大於5帕,潔淨度大的房間對潔淨度小的房間呈相對正壓。

進入潔淨區的空氣必須淨化,並定期消毒,溫度應控制在18-26攝氏度,相對濕度應控制在45-60%,安裝的地漏、水池不得對藥品產生污染,100級潔淨區不得設地漏,10000級潔淨區使用的傳輸設備不得穿越較低級別的區域。

潔淨區內應嚴格控制人流物流,防止交叉污染。不同空氣潔淨級別的潔淨室之間人員及物流出入,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潔淨區的人員數量應嚴格控制,僅限於該區域生產操作人員和經批准的人員進入。進入潔淨區的工作人員不得使用粉質化妝品和佩戴飾物,不得裸手直接接觸藥品。

在製劑室老師的帶領下,我跟隨老師配置了水合氯醛、水楊酸乙醇、硼砂溶液等自製製劑,進一步熟悉了製藥工藝,明確了實際工作質量控制的嚴密性。通過親手參與製作製劑,進一步提高了自己在生產製劑方面的知識,鍛鍊了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並真切的將藥劑課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套用在實際操作中,覺得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