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事務所審計實習總結

會計事務所審計實習總結篇三

歐盟——中國××××教育項目(PMU)

這是我參與的第一個審計項目,PMU為歐盟在中國的援助項目,資金雄厚,類似事業單位。我們遵照的審計準則是獨立審計準則和歐盟提供的Term of Reference。既然是報告給歐盟委員會,那自然就要求使用中英雙語,這Term of Reference首先就給我來了個下馬威,項目經理隨手將9頁紙的材料交給我,要求“今天就先把它翻譯一下”。雖然英文會計沒有好好學,但是有書和文曲星在,還是比較好對付的。這時才記起那本大厚書的好處來,應該還不算晚。

星期一就出外勤了。歐盟的內控要求嚴格,我們的測試率必須達到95%以上。因為不涉及業務收入和利潤,我的任務就是對大量頻繁發生的各項費用支出進行測試,著重於控制性測試。經過幾天的測試,我發現了許多問題,PMU的員工只有8個人,出納由數據工程師兼任,部分支出沒有出納簽字,PMU的中方人員的解釋是出納經常出差,所以就由會計一人負責財務方面的事宜,只要中歐兩方主任批准就可通過。這樣的架構對於內部人犯罪實在是太具鼓勵性了。在現場我們也的確看到有在小副食店開具的大額辦公用品發票。

另外,在審計過程中我們發現PMU在組織各項培訓時的咖啡茶飲開支大得驚人(雖然他們各項開支都非常巨大,一個翻譯的周薪就折合人民幣3750元),通過在網上查詢受訓人員名單我們得知,每個人(包括員工、教師、學員、助理服務人員)平均一天的咖啡茶飲就達30元。呵呵,難道每天都去星巴克?會計最後不得不說實話,由於預算額度的限制,支付給培訓場地提供方的部分支出開列到咖啡的發票中,而這部分的內容中方主任是清楚的,歐方則毫不知情。雖然我已經做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很清楚理論和實踐有著巨大的差異,但當這差異暴露在我面前時,自己仍然顯得手足無措……

周五下午接到所里領導的電話,第二天就動身去十堰。

十堰××××輪胎有限責任公司

五個小時火車的顛簸,我們一行三人來到了車城十堰。這家公司是所里的老客戶了,是一家典型的國有工業企業,幾年前和馬來西亞一家著名的公司合資,但看的出來,外資的引入並沒有給它帶來實質性的改變。

踏著廠區廣播雄壯的進行曲聲,我們來到了辦公區。我的任務是長短期投資、三項費用、營業外利潤等科目的審計,同時還要配合其他同事的工作。常經理要求非常嚴格,工作底稿必須嚴格按照標準書寫,審計目標、審計程式、審計結論一樣都不能少。不可否認,這樣的要求的確能使我們在繁雜的數據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而清醒的審計思路幾乎決定了我們所有工作的質量。

審計過程中,我發現企業的會計實務和我們所學有著較大的差別,但是細一分析,很多處理從理論上來說又是行得通的,只不過出於某些具體的考慮,甚至是不正當的目的。例如應付工資的貸方有6000多萬的餘額一直掛在帳上,換句話說就是公司一直欠著職工這么多錢不還。還有許多業務往來公司都記到其他應收應付款中,明細是業務員的名字,這樣可能增加了業務員的壓力,但卻放鬆了對公司應收應付款項的管理,極有可能出問題。另外,公司的現金和銀行存款的直接劃撥並不是很多,大量的是各種商業票據。我曾見一張背書了十幾次的銀行承兌匯票,幾乎跑遍了大半箇中國。同時公司還有大量的三方貨物抵債協定。這說明國內企業還存在著現金周轉不暢的嚴重問題,只好以實物或票據抵現。這些比現金的流動性差,當然會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

會計事務所審計實習總結篇四

7月26日,在會計師事務所為期兩周的實習於這天告一段落,在這段時間裡,我主要進行了如下資料的實踐工作。

一、向會計師了解審計程式,學習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

由於7、8月份是報表審計工作的淡季,年報審計工作一般已經結束,半年報的審計業務較少,因此在實習期間未曾實際經歷報表的審計工作。但透過與註冊會計師們的交談及對審計工作底稿的翻閱,我對審計業務的過程有了一個更具體更深刻的認識。

實際操作中,審計業務的程式如下:

(一)準備階段。

1、安排審計任務、選派審計人員、組成項目審計小組、確定項目負責人。

2、審計前,提前和被審計單位溝通交流,提出審計時須準備的資料。

出外勤的前一天,會打電話和單位聯繫,先詢問一下單位的會計記賬狀況,讓他們準備好第二天需要的資料,準備好審計的場所。

3、由被審計單位事先帶給有關資料;

審計資料一般包括營業執照、稅務證、驗資報告、上年度審計報告、企業所得稅申報表草稿,企業總賬,明賬,資產負債表,原始憑證上,記賬憑證等。這些都要取得原件,要將複印件或原件在後續程式中歸檔。

4、制定審計工作方案,並由負責人分配任務。

(二)實施階段

1、召開審計準備會議,明確審計意圖;

審計當天,在審計之前負責某公司的審計小組成員會開個會,使各成員都明白審計目的,和審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2、與被審計單位管理層,財務人員及其它相關人員溝通,了解企業總體環境及內部控制狀況。

3、檢查評價討論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確定財務報告層次及認定層次的風險狀況並根據對風險的判定狀況制定進一步審計程式;

透過在公司審計,發現公司中存在的問題,小組成員討論公司的內部控制問題,進而在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給予更多的關注。

4、查閱有關檔案及會計資料,審查會計憑證、帳簿、報表及其所反映的經濟活動狀況,被審計單位應當配合審計機關的工作,並帶給必要的工作條件。

對應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上發生的各科目,逐項進行審計。對有問題的科目,可查閱公司明細賬,原始憑證,並要求公司帶給有關證明檔案等。

5、按規定做好審計記錄,編寫審計工作底稿,對需進一步核查的問題應及時調查、取證。

對於需要獲得完整,適當的審計證據以得出審計結論的科目,進行現場盤點,向相關業務單位及銀行,國家機關函證,根據實質性程式的狀況對相關認定進行評估。

審計底稿要按照所得稅審計底稿要求的格式和資料來編寫,保證審計底稿的完整,清晰。證據務必充分。

(三)審計報告階段

1、分析、整理、覆核審計工作底稿;

由於事務所的審計客戶所里的客戶一般都是賬比較簡單的,所以一天都能夠審完。回到所里再分析、整理工作底稿。

2、撰寫審計報告初稿,並提交討論審核後定稿;

透過審計底稿,寫審計報告初稿。並且經過三級覆核。

3、審計報告初稿送被審計單位徵求意見,被審計單位有異議的即時告訴審計單位;

所里初稿定了時,要就初稿資料徵求被審單位意見,如果被審單位有意見時,雙方即時協調。

4、審計小組對被審計單位回到的意見應進一步覆核查清,經討論後並修改審計報告;

審計小組綜合被審單位意見,對審計底稿進行再一次審查。

5、按照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原則出具審計報告,同時報所領導審批,並送達被審計單位,由被審計單位簽收。

6、對審計結果的落實狀況進行回訪、後續審計。

7、在審計項目終結後,歸納整理好有關項目的檔案資料,移交檔案室統一歸檔管理。

審計結束,則所有資料歸檔案室統一管理。

二、參與某製造企業的驗資工作,與其管理層、會計人員進行溝通,查閱有關檔案及會計資料,向被驗資單位開戶銀行及業務單位函證,涉及境外投資部分向外匯管理局函證,協助編制驗資工作底稿。

7月24日,跟隨所里的高會計前往北侖為一製造企業進行驗資工作。

上午,我跟高會計來到北侖會計公司,該公司系被驗資單位的代理記賬機構,被審計單位系一中型外商投資企業,主要從事機械製造業務,其財務報表都在會計公司。

我們來到會計公司後,首先調出了被審計單位的會計資料,包括賬簿、報表、憑證。根據資產負債表,首先登記到文檔中(文檔的空白版本如有需要能夠帶給),然後跟據資產負債表中所涉涉及的項目調出會計公司電算化財務系統中的明細賬登記餘額,作為電算化系統的對賬,看是否與資產表中的餘額相符。再檢查書面的會計憑證,以及原始憑證,並作檢查記錄,複印所需存檔材料(應收賬款的原始及記賬憑證等,工商註冊,外匯使用證等),根據賬簿填寫銀行及企業函證,由於銀行較近,故下午由我們直接送去。隨後,被審計單位的管理人員來到現場,我們進行了詢問與溝通,由該單位領導在部分所需檔案上加蓋公章。

下午一向在跑銀行,拿對賬單和函證,去了農業銀行和商業銀行。客戶很客氣,一向用車載我們,不然真是,熱的不行,這次的外勤工作讓我感受到做會計師真的很辛苦。最後去了外匯管理局,由於客戶單位是外商投資企業,因此還需要向外匯管理局進行相關函證。提交了所需資料後,工作人員確認無誤蓋完章,這才了事。回到事務所後,我協助高會計加班趕驗資報告,這樣就算結束了。因為驗次,雖然企業算是中等,但賬戶還算是不多,初始設立,對餘額的關注多一些。

另外,拿到了一份驗資的空表,算是對這天一天的外勤的一個總結,看到了整個報告就應出具的大部份資料。

三、協助文檔整理工作,整理上半年審計、驗資等業務工作底稿,在整理的同時觀察底稿的構成、具體審計程式及業務所需資料資料。

雖然沒有實際接觸年報審計工作,但在文檔整理時,也翻閱了許多工作底稿,對底稿的構成,審計等業務程式的控制,實施所有審計程式的過程中所需資料的資料等有了具體了解,另外,觀察了分析程式的步驟,對於橫向縱向數據分析有了必須了解。

四、收穫與感想

透過這次在會計師事務所的實習,使我在即將畢業前學到了很多東西,很多課本上沒有而工作以後又務必具備的東西。

明白事務所工作的主要職責範圍,機構構成,學到了一些必備的辦公室事物處理,了解了最近的會計政策法規,並逐漸熟悉了審計業務的流程以及關鍵步驟。

體會到作為會計師事務所外部審計職責的重要性,無論從社會發展還是企業生存,完善的財務制度是至關重要的,而作為會計師事務所,肩負著外部審計這一重任。而作為事務所人員務必具備良好的個人品質,同時應具備較好的業務潛力和身體素質,這樣才能很好的適應並勝任這一重要的工作。

同時,作為事務所的實習人員,在審計過程中看到了很多的賬本賬冊,也體會到了作為企業或者單位會計人員的工作。會計其實更講究的是它的實際操作性和實踐性。。每一筆業務的發生,都要根據其原始憑證,一一登記入記賬憑證,明細賬,日記賬,三欄式賬,多欄式賬,總賬等等可能連通起來的賬戶。這為其一。會計的每一筆賬務都有依有據,而且是逐一按時間順序登記下來的,極具邏輯性,這為其二。在會計的實踐中,漏賬,錯賬的更正,都不允許隨意添改,不容弄虛作假。每一個程式,步驟都得以會計制度為前提,為基礎。體現了會計的規範性。對於登賬:首先要根據業務的發生,取得原始憑證,將其登記記賬憑證。然後,根據記賬憑證,登記其明細賬。期末,填寫科目匯總表以及試算平衡表,最後才把它登記入總賬。結轉其成本後,根據總賬合計,填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損益表等等年度報表。這就是會計操作的一般順序和基本流程。

另外,財務,審計本身就是比較煩瑣的工作,應對那么多的枯燥無味的賬目和數字時常會心生煩悶,厭倦,以致於錯漏百出,而愈錯愈煩,愈煩愈錯。務必調整好心態,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會左右逢源。越做越覺樂趣,越做越起勁。

對於這次實習,同樣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一是實習時間短,時間不足以對事務所所有業務都有一完整的了解,對於審計業務也是淺嘗輒止,沒能接觸到更多業務類型;第二,參與審計的都是業務較為中小企業,沒有涉及規模較大,業務繁雜的大型企業;第三,對於課本學習資料有所遺忘,以至於在實踐過程中時常不知如何解決。

對於以上問題,還需要在今後有機會的實習過程或者工作過程中注意改善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