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實習心得

實驗室的實習是對學生潛能的有效發揮,這種作用發揮得當,將可分擔實驗室的部分工作,所以正確有效的指導將起到重要作用。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實驗室實習心得,希望大家喜歡。

實驗室實習心得篇一

在XX年大三下學期落下帷幕之際,我通過網路應聘了揚州迅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實驗室助理一職,並於7月6日正式到崗實習。

揚州迅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綠色化工科技的開發套用和原料藥物合成的工藝研究的公司。目前已和揚州地方知名化工企業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共同進行實際生產中的綠色工藝改造。公司創始人黃先生,瑞士有機合成博士,具有20xx年左右的合成研究經驗,具有豐富的研發經驗和廣泛的科技人脈。

我實習期間的主要職責是輔助研發工程師進行項目研發,並能較獨立地完成一定的實驗任務,能進行實驗室化學品採購歸庫管理和實驗室日常事務管理。早上9點上班,午餐在揚州化工管委會就餐,晚上根據實驗室的項目反應情況,6點左右下班,擁有雙休。

實習期間,我在有機合成方面學到了很多,懂得了拿到一個項目該如何開展,實驗裝置該如何搭建,實驗人員該怎么安排,後處理該怎么有效處理,以及以外情況該怎么減免,最後儘可能得到較高的產率。這無疑為我日後走上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當然,這一切的一切,我要真誠的感謝黃博士和徐碩,也就是我實習期間的老闆,是他們教會我這么多,耐心的指導和細心的指點。另外,我深刻的意識到,在校期間書本理論知識的膚淺學習,遠不及這為期不到兩個月的實戰演練,讓我意識到了自己的所缺,也體會到了自己的所需。在這最後的大四學習期間,我要抓住重點,加速充電,努力提高,使自己進步更快!

最後,我於8月23日向公司辭職,工作期限2個月,有效工作日36天,拿取工資保密,最後衷心的感謝我的老闆黃博士,以及實驗室的徐工,小解,小宋,小蔡,小龐等同事,感謝他們在我實習期間對我的照顧。

實驗室實習心得篇二

從12月末進入實驗室以來到現在,我概括為第一階段,感覺上是比較合適的。今天要去把細胞從-70度冰櫃轉移到液氮中,然後就可以回家過年了。大概年初四左右pandamumu姐姐又要來學校了,顯然我也必然會在她來學校之後三四天內回來。

為什麼我心血來潮想寫這么些東西呢?因為,我在我們年級里算比較早進入實驗室的,縱向對比、大二寒假進入也是很早的了。我的同年級的朋友對“進入實驗室”還了解得不多,“仰視”的同學經常會問:“你最近在研究什麼啊?”“你發現什麼奇怪的現象了嗎?”“俯視”的同學經常會問:“你今天又洗了多少管子啊?”“殺老鼠好玩嗎?”

籠統地回答一下:如果一個人進了實驗室第一個月內就有自己的課題,然後就開始開始著手研究並且有所發現了,那是大牛人;當然,進實驗室以後也不能甘心就學洗管子、殺老鼠,很多東西都是只有在實驗室里才能學會的,比如“實驗室文化”、哥哥姐姐們項目的具體進展和你可以往哪些方向設計自己的課題、甚至每一種細胞的伺候方法都是不一樣的——每一代要養好有什麼經驗……不了解這些知識,自己設計project會很空泛、很不具有科學性,甚至只是變相的“簡單重複”。

我曾經看到過一篇sjtu的人建議剛進實驗的小朋友要注意的東西,我看後的確覺得很無聊,似乎是人人皆知的。比如他說“要多討教師兄師姐的經驗”,廢話,哪有先自己摸索經驗的人嘛!再比如他說“不要把所有時間花在實驗台上,要學會查閱文獻”,廢話,實驗資源有限,你想一直花在實驗台上也不現實。

我還是結合自己的經驗教訓談談我的體會。有些套話比如細心、踏實,沒什麼好多說的。

第一是要膽大。剛學習養細胞的時候,一直害怕染菌、加錯藥……然後pandamumu姐姐還在邊上監工,我反而做得很慢,有時拿槍的手也會抖的,然後加完一樣,想了半天,才放心。後來才發現,其實操作規範的話是不大可能染菌的,做的時候膽子越是大、動作越是快,效果越好。比如消化完的細胞,就是要靠快速的吹打、吸取,才能保證轉移的量儘量多。一般而言,桌上一共也就幾管子的溶液,不大可能加錯藥的。

第二,是要為自己留好後路。比如,師姐的做法,消化完後隨手把瓶子扔到廢液缸里,我也這么做了。可是今天我這樣做完以後發現消化下的細胞並不多,而把瓶子拿到顯微鏡下一看才發現細胞仍然貼在壁上。但是顯然,瓶子已經和廢止廢液在一起呆過了,裡邊的細胞是不能繼續保存的了。如果我當初用完的瓶子仍然放在無菌台上,那么就不會出現如此的麻煩了。消化下的細胞不多,必然下一次要花更多的時間去養,而且已經養成的那批就浪費了,感覺很可惜。

第三,是要把所有的想法全部想周到。比如這次消化得不好,其實在前一次就已經有徵兆了,可是我一直感覺是操作上的疏忽,而不認為是材料的問題。不過,我其實應該可以分析出來,胰酶忽冷忽熱用過很多次,很有可能是失效的。所以就應該要考慮這方面的因素。但是那時沒有仔細想過,第二次的時候由於一直誤以為是操作上的問題,因而操作更加周到,可是那顯然是無濟於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