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實習報告格式

我實習的班級是高一年級一班,通過和其他實習生的交流,我帶的這個班級應該是全年級最好的班了。雖然在實習之前我們都已經經過專門的培訓與訓練,並且也不止一次的站到講台上了,但這次我面對的是真正的中學生,應該如何上好每節語文課、教好這個班呢?我一臉的茫然。

實習第二周,我們進入聽課、備課階段。我決定先從指導老師的上課風格、學生的語文水平、新課程目標要求等這些基本的情況入手。我總共聽了指導老師六節課,他的課堂上多採用啟發引導的方式引導學生研讀文章。他鼓勵我說:“你的知識能力都已經具備了,儘管放開的去乾就是了。”他的話在很大程度上激勵了我。其次是對班上語文水平的調查。通過作文的批改、早讀時間的了解、以及課堂上的觀察我對班上整體的語文水平,以及大多數學生的水平有了大概地了解:語文基礎比較好、課堂氛圍及課堂紀律也比較好。再次,我有仔細研究了新課程目標:要求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應當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及文化修養。這些信息告訴我:不能再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了。

設計教案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耗體力也耗腦力,同時也是一件頗藝術的工作。經過良久的冥思苦想,忽然頭腦開竅,理出了思路,問題解決了,那種成就感、興奮感是不言而喻的。到後來的教學實踐中,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一個好的教學設計對上好一節語文課的重要性了。教案和講課是相輔相成的,又是靈活變通的。在我的課堂上,學生的參與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下面,我具體結合教學時間談談我的教學模式。

學習古文,對中學生來說是一件非常枯燥、非常頭疼的事情。那么,如何讓他們在我的語文課上感到學習古文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呢?我結合李商隱的《錦瑟》具體來談。

在校內實習時我講過李白的《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覺得不是很難。所以當指導老師說李商隱的詩歌非常難講時,我還有些不以為然。但在我寫教案時,深刻地體會到了。

李商隱的詩歌一大特點是詩意朦朧多義,尤其是《錦瑟》這首詩,其旨意千百年來更是聚訟紛紜,莫衷一是。其次就是善用典故、傳說。基於這兩個因素,我決定從這首詩的意境入手進行講解。首先,我先給學生放了兩邊朗誦錄音,先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這首詩的感情基調,其次逐聯進行分析。首聯詩人以瑟起興,渲染一種傷感迷惘的意境。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會到詩意境,我先給學生展示了瑟的照片,讓他們認識什麼是瑟。接著又播放了有關瑟的彈奏曲,讓他們感受瑟音之清幽哀怨,進而啟發他們詩人在此用瑟起興的意圖所在,引導他們把握整首詩的意境。頷聯和頸聯四句,則分別引用典故、傳說等寄寓詩人的感情。回想起自己上中學時一遇到典故、傳說等,總感覺高深莫測,晦澀難懂。為了避免傳統教學中處理這類問題的弊端,我採用教師點播的方法,先讓學生自己找出典故與傳說,接著,我把這些典故與傳說背後的故事將給他們,通過這些動人的故事啟發學生明白詩人此時的心境,進而引導學生理解詩的感情色彩,把握詩的意境。尾聯以感嘆作結,感嘆往事不堪回首。由於上文中提到的那些美好的事情,作者對往事念念不忘,始終不能釋懷的感情也就不難理解了。整堂課問題環環相扣,由淺入深,最後我問學生整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渲染了怎樣的意境時,學生回答說:“哀怨之情,迷離之境。”這也就完成了預期的教學目標。這一堂課最大的優點是融故事性、趣味性於一體,激發了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

語文課堂是豐富多彩的,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發表自己的意見。怎樣提問,沒有一個定論,但一個總的前提是問題要圍繞教學目標,要有科學的內容。提問的目的是把學生引導到你的教學目標中來,這是一個大的前提。之後再考慮如何提問能更好的引導學生,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如何時問題具有連貫性、概括性,其次就是如何因到了。對學生的發言應該多鼓勵、少批評。學生髮言完後,老師應有恰當地評價,不要小看了那幾句鼓勵的話,他對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重要。

在實習期間,我認真的聽從前輩的意見,虛心的像他們學習,不懂的地方就積極的去解決。性格比較開朗的我,能很好的跟同事溝通相處,培養了我良好的團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