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實習日記

和面試那天的侃侃而談相比,實習的第一天用“怯懦、膽小”來形容是再確切不過了。

記得剛進福州a貿易有限公司的那天,因為是新人,沒有什麼事情能幫得上手,所以坐在座位上的我只好對著一本公司報表發獃。小心翼翼地向旁邊的同事詢問有無事務可幫忙。看著大家忙得不亦樂乎,坐在辦公室最前面的我像一隻可憐的刺蝟似的縮著,希望有人來接近,但又害怕接近別人。可能這正是大學生剛剛接觸社會,接觸工作時的狀況吧。不知道其他各位實習生的實習生活是怎么開始的,我的實習生活就在這樣戰戰兢兢的狀態下拉開了序幕。

剛進公司,感受最深的一句話就是:事情辦不好,無外乎兩個原因,一個是能力不夠,一個是責任心不強。

剛來到公司不久我們接到一筆歐洲的訂單。經理非常重視這筆訂單,要大家全力以赴。雖然我只是個實習生,但是也要把自己當作是正式的員工投入到工作中。說實話,當初心裡挺有壓力的。當時的我深怕自己的外語以及辦事能力不足以勝任這么重要的活動。可是既然進來了,就有擔負起責任的義務。

在辦公室工作的幾天裡,我要負責與歐洲的客戶保持聯繫,電話、傳真、郵件所有現代化的辦公手段我幾乎全用上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更好地完成自己負責的這項任務。說實話,在這之前,我還沒有自己收發過傳真,還沒有如此頻繁地使用過電子郵件。可是自從接手這項工作以後,感覺自己真的由一個學生成為了工作者。在打每一通電話之前,我都為對話內容打過草稿,生怕一個不經意的語言錯誤,就會導致工作的失敗。現在回想起來,我深刻感受到了責任的重量。借用辦公室李主任的話,事情辦不好,無外乎兩個原因,一個是能力不夠,一個是責任心不強。領導能將工作交給我,我相信我的能力是夠的,如果工作做不好,那就只能歸咎於責任心的問題了。所以承擔起責任,可以說是我實習以來學會的第一樣東西。

豐富的思想。這裡的思想,不是我自己的思想,而是我在實習期間所見識到的各種各樣讓我受益良多的思想。

在實習期間,我參加了不少的會議。我以前曾經覺得,這種小公司裡面的會議,應該都是比較沉悶的,老闆一手遮天。可是事實卻完全相反。在我旁聽過的所有會議中,熱烈的討論比比皆是。例如就公司生產排程的問題,幾乎每個人都會提出自己的意見,說出自己的看法,集思廣益,敲定最後的計畫。相對這些大的方面,在平常的工作中許多新鮮的想法也讓我受益良多。例如請客戶就餐的問題,在這之前,我自己能想到的問題無非就是餐桌上菜式要多,菜式不能重複等問題,而完全不能像前輩一樣考慮到某些地方的客戶有不同生活習慣的問題。他們對自己的工作乃至生活態度都有自己的一套理念。看來果然是“我思故我在”。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跟”。

在簽完契約的生產籌備階段,許多工作都分配到部門甚至是個人去完成。這樣的工作安排讓我感受到了每個部門每個個人的價值。有人說,實現不了自己的價值就會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感,我想,在這次會議活動中,每個人都被安排到自己最適合的崗位上去了,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最優秀的一面,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跟,同時分工不分家,各部門各同事之間互相幫助,我相信這就是each and every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