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事務所實習日誌

第二周我才見到了我的指導律師陳國棟律師,我開始了緊張忙碌的“小跟班”工作。陳律師要求我每天收集新的法律法規和律師行業的最新動態。他告訴我說:“雖然不是每天都有新的法規和規章公布,但是仍然有必要及時的收集和整理,否則,有可能在某次開庭的時候,你還引用著已經被替代的版本,而被對方律師當庭駁斥”。在我實習的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我每天都要去中國律師協會和本地律師協會一些大牌的律師事務所的網站和一些理論性的網站上轉一圈,看看有沒有最新的情況。時刻關注行業的最新動態,了解那些大牌律師的訊息和法學家們的最新理論,蒐集整理後列印交給陳律師。

在接到案件後,陳律師閱讀了所有檔案,就會將我叫到辦公室開始交待任務,他會根據檔案列出重要證據和次要證據,還需要補充哪些證據,哪些檔案對案子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有害。圍繞案件的事實,我要收集現行法規對這些事實的認定。有了事實和法律依據後,他安排我撰寫案子的文書。我要撰寫的文書很多,起訴書、答辯狀、財產保全申請書、管轄異議申請書、延期舉證申請書、證據清單、質證意見、代理詞、補充代理意見、法律意見書、結案報告、談話記錄、當事人聲明書等等。雖然在學校學過法律文書的寫作,但是當我真正面對這些真實案件的時候我有些不知所措。其實,寫出一個基本合格的文書很容易,因為只要將要表達的寫出來就行,但寫出一個優秀的文書卻是很難的,因為表達的方式有很多種,不同的人對不同的文字會過敏。幸虧陳律師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慢慢地我可以自己獨立完成這項工作了。在這些文書交付前,我會逐字逐句的校稿,因為沒有任何一位指導律師喜歡看滿是錯字的檔案。

在案件審理的過程中,我要旁聽案件的審理,甚至有時對審理過程進行記錄。對案件的審理並不像我想像的那樣充滿了激情的辯論,現實中的審理即不精彩也不動人心魄。以前在學校活動中我參加的模擬審判是大都是民事方面的案件,比較注重程式,法庭審理過程比較嚴肅,但在實際中的民事審判很多程式性的問題都省略了,我覺得實際中的庭審雖然嚴格但也有靈活的一面。

我還跟著陳律師到法律援助中心、工商局、派出所等部門調查取證。在調查取證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辯護律師通過閱卷所獲得的案件材料其實是非常有限,但是法律對律師向被害人、證人取證卻有著種種的限制,導致律師在取證的過程中面臨很多的困難。

除此之外,我還擔當了很多角色,諸如整理案件的資料,列印複印材料,送檔案,接待客戶等等。在一個多月的實習時間裡,我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的事情。在空閒時間理,我經常向律師拿一些案例學習,看看他們最後是怎么處理雙方爭議的焦點。

我最有體會的則是參與了兩起案件的開庭審理,認真學習了標準的司法程式,真正從課本走到了現實案件,從抽象的專業理論回到了實際生活。在開庭審理的過程中,我細緻的了解了庭審的各環節,認真觀摩了律師舉證、辯論等全過程。這些經歷對於我來說,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讓我對法律有了全新的認識:原來,那些枯燥無味呆板的法律法規,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可以如此的豐富多彩。 

四、實習報告總結與體會

1.在人際交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