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醫院見習醫生日記

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領略針灸的魅力。前段時間不知是因為吃了不潔的食物還是受了風寒,小醫的急性腸胃炎犯了,主要臨床表現有嘔吐,胃痛,腹瀉,伴有輕微的頭暈。師傅說針灸也許會好的快點。第一次親身體驗白晃晃的針還真有些打怵,看別人有時候都會不寒而慄更不要說是自己去試驗了,針穿透皮膚的時候,只是微微感覺到麻木,可是隨著針到達目的穴位,輕攏慢捻,立刻就覺得穴位處痛麻脹,並且伴隨有氣在手臂上走竄,手指也開始不受控制的抖動起來,胃似乎也不像一開始那么痛了,這種感覺持續了大概有一分鐘左右。小醫第一次發自肺腑領悟到中醫能流傳數千年且經久不衰,果然是有自己獨到神奇的地方,想要真真正正學好中醫,不付出頭懸樑錐刺股的努力恐怕很難實現。

一個短短的暑假見習,讓我思考最多的是醫學生的就業與選擇,眾所周知,現在的就業難,難於上青天,無數菁菁學子待業家中,無人問津。許多醫院過度關注畢業生的學歷,入門級的學歷就是研究生,低於碩士研究生的不予考慮,根本沒有考慮到自身的實際情況。這就導致了,很多基層醫院非研究生不招,而真正需要高級人才的單位招聘不到人才,而本因該到基層醫院就職的本科、專科醫學生沒有單位接收。而醫學生大都渴望進入中心城市的大醫院工作,但是目前大部分二甲以上醫院現有醫療人員數量飽和,要想進入比較困難。大醫院對應聘者的學歷要求比較高,除了個別崗位和特別優秀的人才,大醫院的臨床科室人員基本上都要求具有碩士或博士以上學歷。因為現有醫療人員數量 已經飽和,招人,就是想提高質量。可是反過來看看,不難發現,門診,作為醫院直隸的醫療機構,卻有著大量的人才需求,也許沒有過高工資和福利,但是卻足以滿足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因此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到底自己想要的未來是怎樣的?

與此同時,有調查表明,畢業生畢業去向首選是東部沿海地區,達36.5%,最主要的原因是東部沿海經濟比較發達,收入水平較高;次選為中小城市,有30.6%;再次選為小城鎮;相當一部分畢業生不願意選擇去農村醫療機構工作,待遇明顯偏低和業務發展前途受限很可能是其主要原因。其中,53%畢業生認識到去農村醫療機構就業的必要性,卻只有32.7%的畢業生選擇會去農村醫療機構就業。

每個人對於就業,都是會有各個方面不同思考的,這因人而異。但是,大多數人的考慮,也存在著許多的共通之處:首先會考慮與自己的專業相關聯的工作,來確定所挑選工作的範圍;其次是考慮哪種工作更加地適合自己;再來是工作的性質,工資,與家裡的遠近等等這些也都是在考慮之列的。……因此,在就業的過程中,有許多的學問,也就需要很多的思考。

一個月稍縱即逝,轉眼小醫要開學了,回頭看看自己呆過的工作檯,自己摸過的聽診器,有太多太多不捨,師傅有時會笑著說,咱家小潘要長大了,不久就是潘大夫了。其實對於未來的日子有些嚮往,更多的卻是有些恐懼,有些害怕去承擔。可是我知道時間是永遠不會因為你害怕就停止的,既然選擇了前方就要風雨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