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生機械專業實習日記

10月21日 天氣:晴

今天指導師傅教了我軸類零件加工的技術要求,1、尺寸精度軸類零件的主要表面常為兩類,一類是與軸承的內圈配合的外圓軸頸,即支承軸頸,用於確定軸的位置並支承軸,尺寸精度要求較高,通常為it5~it7;另一類為與各類傳動件配合的軸頸,即配合軸頸,其精度稍低,通常為it6~it9。2、幾何形狀精度主要指軸頸表面、外圓錐面、錐孔等重要表面的圓度、圓柱度。其誤差一般應限制在尺寸公差範圍內,對於精密軸,需在零件圖上另行規定其幾何形狀精度。3、相互位置精度包括內、外表面,重要軸面的同軸度、圓的徑向跳動、重要端面對軸心線的垂直度、端面間的平行度等。4、表面粗糙度軸的加工表面都有粗糙度的要求,一般根據加工的可能性和經濟性來確定。

聽了老師傅說的這么多,平時在學校和課堂上是很難學的到的。雖然經過了幾天的實習,感覺自己像是學到了很多東西,實習很開心。

10月22日 天氣:晴

今天,老師傅教我怎么確定定位基準,先聽了他理論的說了下合理地選擇定位基準,對於保證零件的尺寸和位置精度有著決定性的作用。由於該傳動軸的幾個主要配合表面(q、p、n、m)及軸肩面(h、g)對基準軸線a-b均有徑向圓跳動和端面圓跳動的要求,它又是實心軸,所以應選擇兩端中心孔為基準,採用雙頂尖裝夾方法,以保證零件的技術要求。粗基準採用熱軋圓鋼的毛坯外圓。中心孔加工採用三爪自定心卡盤裝夾熱軋圓鋼的毛坯外圓,車端面、鑽中心孔。但必須注意,一般不能用毛坯外圓裝夾兩次鑽兩端中心孔,而應該以毛坯外圓作粗基準,先加工一個端面,鑽中心孔,車出一端外圓;然後以已車過的外圓作基準,用三爪自定心卡盤裝夾(有時在上工步已車外圓處搭中心架),車另一端面,鑽中心孔。如此加工中心孔,才能保證兩中心孔同軸。對精度要求較高的零件,其粗、精加工應分開,以保證零件的質量。

該傳動軸加工劃分為三個階段:粗車(粗車外圓、鑽中心孔等),半精車(半精車各處外圓、台階和修研中心孔及次要表面等),粗、精磨(粗、精磨各處外圓)。

10月23日 天氣:晴

今天老師傅告訴了我裝備的一些前奏。

加工精基準時定位用的粗基準,應能保證重要加工表面(主軸支承孔)的加工餘量均勻;應保證裝入箱體中的軸、齒輪等零件與箱體內壁各表面間有足夠的間隙;應保證加工後的外表面與不加工的內壁之間壁厚均勻以及定位、夾緊牢固可靠。 為此,通常選擇主軸孔和與主軸孔相距較遠的一個軸孔作為粗基準。生產批量小時採用劃線工序,生產批量較大時採用夾具,生產效率高,首先將工件放在11、9、7各支承上,並使箱體側面緊靠支架8,端面緊靠擋銷6,進行預定位。然後由壓力油推動兩短軸5伸入主軸孔中,每個短軸上的三個活動支承銷4伸出並撐住主軸孔壁毛面,將工件抬起,離開11、9、7各支承面,此時主軸孔即為定位基準。為了限制工件繞兩短軸的轉動自由度,在工件抬起後,調節兩個可調支承2,通過樣板校正另一軸孔的位置,使箱體頂面基本成水平。再調節輔助支承10,使其與箱體底面接觸,以增加加工頂面時箱體的剛度。最後由手柄3操縱兩個壓板1,插入箱體兩端孔內壓緊工件,加工即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