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實習日記

(2)負債類: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代銷商品款,其他應付款,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應交稅金,其他應交款,預提費用,應付利潤,長期借款。

(3)所有者權益類: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本年利潤,利潤分配 。

(4)損益類:商品銷售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投資收益,商品銷售成本,商品銷售稅金及附加,經營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其他業務支出,營業外支出,所得稅。

XX年3月3日  星期三

在翻看會計賬簿的過程中,我發現帳簿中如果出現書寫錯誤,就會有紅現在錯誤的數字或文字上劃上一筆,在紅線的上方填寫正確的文字或數字,並且還發現在更正處都有蓋章,這個我知道是為了明確責任,這是一種更正錯誤的方法,我在課本上也都有學過,可是已經記不清了,下班回家翻書才知道,更正錯誤的方法不只是有著一種,而是有三種,分別是上面說到的劃線更正法、用於更正憑證上出現的錯誤的紅字更正法、還有專門用於憑證上金額登記出現問題時所使用的補充登記法。這三種更正錯誤的方法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而定。

XX年3月5日  星期五

以前,我總以為自己的會計理論知識紮實較強,正如所有工作一樣,掌握了規律,照蘆葫畫瓢準沒錯,那么,當一名出色的會計人員,應該沒問題了。現在才發現,會計其實更講究的是它的實際操作性和實踐性。離開操作和實踐,其它一切都為零!會計就是做賬。下面是我通過這次會計實習中領悟到的很多書本上所不能學到的會計的特點和積累,以及題外的很多道理。(一)賬戶設定

商品購進過程,是貨幣資金轉化為商品資金的過程。購進的商品套用商品實際進價核算。購進時,應記入“商品採購”賬戶,以核算商品採購成本。但由於零售商品實行“售價金額”核算,購入商品在驗收入庫時,不是按照原來進價而是按照售價記入“庫存商品”賬戶。這樣“庫存商品”中就包括商品的實際進價和未實現的進銷差價(含銷項稅額)兩部分。為了真實反映財產情況,在按售價記入“庫存商品”賬戶的同時,還必須要將商品進價和售價之間的差額另設“商品進銷差價”進行登記。

“商品進銷差價”賬戶是資產類賬戶,實質上它是資產的調整賬戶,對庫存商品起調整作用。貸方登記購進商品售價大於進價的差額、商品調價以及財產溢余增值等因素增加的差價;借方登記購進商品售價小於進價的差額、銷售商品已實現的差價以及商品

短缺和調價減值等而轉銷的差價,餘額表示庫存商品的進銷差價。

(二)購進商品的處理辦法

實行xx後,零售商品購銷業務的核算比批發商品較為複雜,既要保持多年形成的售價核算方法,又要按照xx的要求核算進項稅額、銷項稅額、應交稅金等有關內

容,因此在核算上採取一種簡單可行的辦法。

目前大多數企業對零售商品購進作如下處理:在購進時按不含稅成本記入“商品採購”賬戶;按進項稅額記入“應交稅金——應交xx(進項稅額)”賬戶;按全部價稅總額付款數記入“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賬戶。而在商品入庫時,則按含稅的售價記入“庫存商品”賬戶;按含稅的進銷差價記入“商品進銷差價”賬戶,按不含稅的

進價轉銷“商品採購”賬戶數額。具體地說,由於商品交接貨和結算方式不同,核算方法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