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實習周記

第二站是東城的一個新建居民區,也是個建築工程案件,發包方由於尚欠承包方工程款而被起訴,發包方不承認承包方工程量的計算方式,所以需要到現場勘查確認最終工程量並由造價公司作出最終的造價鑑定。這個案子已經審理一年多了,原告方是相當不耐煩,而被告方也死咬著原告並沒有按照自己的實際工程量來計算,並誇大,雙方各帶數人,一談不攏就大罵,場面十分“壯觀”,還好舒姐已經見怪不怪了,從容的調解雙方,告誡雙方既然在現場就實事求是,一切證據說了算。我們就這樣丈量了一個下午,已經是沒有時間去送達文書了。只要回歸法院了。

現在想想出去外面辦公,其實也沒什麼,因為從法院開車到外面送達、勘查現場是要花很多時間在路上,出門在外諸多不便,經常不能馬上查到要的資料,所以挺麻煩的,有了這次經歷,我就沒再開口說要出門了。

第四周

這周庭長平哥讓我去他辦公室,關心下我實習近況,我跟他講自己學習到的東西很多的,他很高興,他還跟我講法官在審理案子時,經常會遇到法律適用問題,因為法律具有滯後性,所以法官經常要根據多方面綜合考慮,比如立法精神,當事人的具體情況,公眾的可接受程式以及社會安穩等方面思考,像建築工程契約糾紛的問題,其實不單單是承包方與發包方的金錢糾紛問題,背後還有無數的農民工的工資問題,尤其是到了年底,這個問題特別突出,會讓法官有很多壓力,需要速判速決,不能耽誤太多時間。他還讓我做個案例分析,一個關於法律尚未明確規定而在現在的糾紛中有遇到法律適用問題的分析,即:公司法和司法解釋二18條有規定如果公司出現解散情形,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東具有15天清算義務,如果上述股東原因沒有履行上述義務,導致公司主要財產、帳冊、重要檔案等滅失,無法進行清算,債權人可以主張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但是法律法規沒有明確公司債權人能否直接向法院追究股東的責任。在實踐中,往往是債權人先向法院申請強制清算,如果能夠清算就不用向股東追究法律責任,如果不能,則該強制清算程式則是債權人追究股東的有利依據。

解答這么一個專業問題,需要有所準備,我花了許多午休時間上外網查查學術著作和論文,也通過法院區域網路查了類似情形的判例,結合各方面資料仔細分析,我認為,這個問題涉及到股東的有限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界定問題,是股東和公司債權人合法權益的之間的競合,需要從考慮侵權四要件(主觀過錯,侵權行為,侵權結果以及侵權行為與侵權結果的因果關係)來分析股東是否侵權。倘若股東主觀存在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怠於履行法定義務的行為導致不能清算的侵權結果,則股東的行為侵犯了債權人合法權益,可以直接追究股東的責任;倘若是股東主觀輕過失或沒有故意去怠於履行法定義務而卻不能清算,則法院不能認定股東侵權。經濟契約類型的糾紛區別一般民事糾紛,就是其具有強烈的證據性,因為商事行為通常當事人會用文書等方式記錄,而在這裡則比較需要區分股東的主觀過錯,很難用文書的方式來記錄,從舉證責任負擔大小,庭審效率以及保護弱者的方面來考慮,舉證責任倒置則會大大縮減庭審訴訟效率,減輕債權人的舉證難度。

庭長對我從證據角度去回答這個問題也覺得幾分新穎,畢竟我為了這次“合議,”我做了挺多功夫,看了不少學術大家關於這方面的論文,同時還翻看了不少法院的案例,讓我深刻體會到法官在面臨法律空白區的時候要費的腦神可真不少,

第五周

下一周,朱昉姐即將要去黨校培訓三周,我和強哥單獨跟著文姐,壓力其實很大,朱昉姐跟了文姐一年,案件訴訟程式基本上是她在安排的,我和強哥主要是聽她安排去做,能夠像她那樣熟練並獨當一面確實是比較困難。強哥漸漸推掉要出去辦公的事情,選擇經常留在辦公室裡面向朱昉姐學習一些文書和如何應對當事人提交的各種材料。強哥其實是08屆的大學生,剛進來才幾個月,由於朱昉姐比較喜歡呆在辦公室辦公,所以就經常讓強哥代替她出去,強哥留在辦公室的時間不多,每周都有幾天在外面,甚至還沒機會做過庭審筆錄。文姐為了能讓他應付得了朱昉姐不在的時候,就只能趕鴨子上架了。強哥第一次開庭是坐在朱昉姐旁邊,看她如何操作,回來後他告訴我說很無聊。第二次就要讓他直接上陣了,結果開庭的中途,他太緊張了,一隻手抽筋,打不了字,文姐很鎮定的說:沒事,我會讓你打字下去的。這件事情成為整個辦公室的一個飯後笑話。其實我也曾經試過坐在朱昉姐旁邊,旁聽當事人開庭,我腦袋試圖幻想自己坐在書記員的位置,努力去聽清當事人及其律師說的每句話,腦神經高度緊繃到頭痛,只能大致明白雙方要點,但是具體的地方無法聽清晰,而朱昉姐儘管打字很慢,但是她能夠淡定,很條理的訴訟雙方的口語話在短時間內輸入成書面語,做庭審筆錄這個真的是需多次鍛鍊訓練出高度精神集中和熟悉法律書面語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