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專業本科生教學實習總結

2024年x月26日,我踏上了返回廣州的征程,來到了傳統名校越秀區東風西路國小(流花校區)開始了終身難忘的實習!也正是因為這次的實習之旅讓我成長、讓我收穫、讓我成熟;正是因為這次的實習之旅讓我堅定了成為一名人民教師的決心和信念!

一、教學實習,建立屬於自己的教學模式

作為一個國小語文教育專業的本科生,實習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怎么“教”,怎么讀懂“語文”、教懂語文。初到東風西一切感到那么的迷茫和陌生,但是這種情況僅僅持續了半天而已,很快我就有了自己的指導老師—東風西路國小教務處鄭秋萍主任;有了我的實習夥伴—華南師範大學中文系保研學生—李佳貞;以及我的班級—東風西路國小三年(10)班;還有自己的辦公室—流花校區多功能課室......從今天開始,東風西路國小就有了一個眾多學生周知的實習老師—江老師。

在進行教學實習的任務期間,我主要的任務是聽課和上課,由於在東風西這樣的重點學校,所以我得到更多學習的機會。在這裡每周都有區教研和校教研,而且每周都會有很多教師的崗位練兵課或者是公開課,這讓我這個新手得到很多向校優秀老師甚至區優秀老師請教學習的機會。實習期間我聽過1—6年級不同的語文課,聽課的次數多達40餘次!從聽課中,一條“線”逐漸出現在我的眼中,而這條線就是“東風西路國小語文教學模式”!一所學校的成功在於學生的成績,更在於一套優秀的教學方法,在顧問陸老師的評課和主任的指點下,我慢慢從聽課中找到了這條“線”,把這所名校的成功攻略慢慢地掌握了大概!只要我在實踐中加以鍛鍊,我相信有一天我也能成為我所聽課的名師那樣優秀!在這些示範課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代表學校參加區教壇新秀比賽的屈少芬老師的《秋天的雨》和花鐘,更深刻是老顧問陸老師的精彩評課和支招,可以說是把語文“玩弄在手中”!另外就是“快樂大作文”江校長的一次示範課,讓我知道作文教學可以這么快樂,可以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寫出東西!還有很多很多就不一一說了,聽了這么多的課我也該試一下自己的實力了!

我一共上了八節語文課,分別上了3篇課文,1次習作教學,這是我主要的實習收穫。我給自己的教學計畫是從第一節課開始我儘量保證每周上一節課。為什麼要這樣?不是上越多就越好?因為這一周我還要聽課,聽聽同樣都是這樣模式下的教學其他的老師是怎樣設計的,我的不足在哪裡;想想為什麼在我的教學上就是缺少了那么的一點成熟。只有上過課,熟悉了教學模式,再去聽課才能明白上課老師的那份心思,在沒有上課之前,很多時候我都是聽不到,想不通。可是經過了自己的備課和上課之後,我就能看得清,讀得明了。另外,這一周我還要準備,我希望我要把我僅有的幾節課都當成公開課那樣嚴肅對待,用多點的時間多點修改多點反思多點試講,把最好的課帶給學生。當然一個實習生不能單單就是上語文課,平時還常常要替上自習課、興趣課、綜合課之類的各種各樣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下面我就簡單總結一下這8節課的情況和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