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計師事務所實習總結

實習已經過去將近一個月了,思前想後還是得總結一下打工生活滴~反正開學得交實踐論文,那——就不妨一石二鳥啦。 ?

身為會計專業的學生,同時又對審計懷有濃厚的興趣,因而我選擇到會計師事務所實習,嘗試去感受審計工作的甜酸苦辣。

正式實習的前幾天我就已經在網上查清楚到工作地點的公交路線,又牢記著具體的地址,心想萬無一失了。誰知道實習的第一天按著在網上查出來的路線下車後,問了在車站維持秩序的保全和好幾個路人都沒有一個人知道我工作的那棟大廈在哪裡。我著急了,怎么可以在實習的第一天出現這種意外呢?於是我見到保全人員就攔截,終於我碰到的第二個保全知道大廈的所在,朝他指著的方向望去才發現那棟大廈正在裝修,整棟建築都被竹竿和綠色的尼龍布給包起來了,怪不得我老找不著。在我的加速奔跑下最後在上班時間的前五分鐘到達了辦公室。

辦公室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空密交錯”。“空”指的是偌大的辦公室卻沒幾個辦公人員;“密”指的是一排排的辦公桌上擺滿了層層疊疊的紙張。簡單的景象卻深刻的反映出了審計工作的最本質的特點:忙。辦公室里工作的職員少是因為大部分的員工都出外勤了,而辦公桌上堆滿的是審計報告的工作底稿。審計工作的大部分就是由外勤和出具審計報告構成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後我的上司給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看底稿。我才發現審計工作也分很多種,最普遍的當然是年度審計啦,除此之外還有勞保金的審計,離任審計等專項審計。而目前等待整理的底稿中最多的就是年審了,我就先看年審的底稿。其實底稿的格式都一樣,首先是封面,接著是索引,然後是總體的審計計畫,最後是具體業務的審計。

由於前三項的內容都相似,所以對我來說價值最大的就是具體業務審計的部分了。這部分是審計工作的精髓,凝聚了審計工作的過程。審定了的科目都匯集與此,每個科目都由具體審計計畫,審定表,抽查表組成。後來我從上司口中得知並不是每一個會計科目都有審定的必要,只有被審計單位年度財務報表上出現了的科目才需要審定。而審定表上需要填寫的內容有年初審定數,就是財務報表上的年初數;未審定數,就是我們核對了被審計單位的明細賬與總賬相符後,總賬上填寫的科目的本年發生額;已審定數,就是把年初數和發生額相加後的本年餘額。一般來說,已審定數是和被審計單位提供給我們的財務報表上的數字相同的,如果出現不符就是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工作出現問題了。除了核對明細賬和總賬外,審計人員還需要從被審計單位的賬簿中抽出一定數量的業務,再檢查這些登記入賬的業務的記賬憑證是否填寫正確,記帳憑證後附有的原始憑證是否齊全。而這項工作的過程就記錄在抽查表上。如果財務報表上的存在本年沒有發生額的科目,那么這個科目就沒有抽查的必要了。

大概看懂了一點審計工作底稿後,我就開始整理工作底稿的工作了。其實這是一個重複性很強的工作,但由於每間公司的業務不同,底稿的內容也各不相同,我就趁著這個機會努力吸取知識,找出不懂的地方抓緊時間請教上司,卻也感到其樂無窮。畢竟理論與實踐是有著差別的,有時候甚至存在鴻溝。而實習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感受這些鴻溝並對此作出應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