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醫生一年實習總結

明天我就離開我實習將近一年的實習醫院,不否認它有讓人不滿及無奈的地方,但它又確實給了我學習及鍛鍊的平台,所以在心底更多的是感激,多少會有些不捨。這裡的人和事不完全完美,但也值得記憶。走過留下痕跡。

回想這近一年的實習醫生生活,我努力過,放縱過,積極過,消沉過,哭過,笑過。這過程比當初想像的要複雜些,偏差於美好。現實與夢想的落差,我接受了。不能改變就適應吧。一直我都覺得想得到想要的就要先付出。如果不付出也得到了,那很幸運。可是誰一直被幸運倦顧了?沒有吧。

適應的過程

讓我學會適應的第一個科室是:普外科,泌尿外科及腦外科的合併科室,這裡形成了我的實習醫生的風格。我的直屬老師是普外科的。那天被老師領到科室的即刻就被帶到手術室去了,還完全沒心理準備。當然那次我沒上台,老師說:這次你就先感受下這裡的氣氛吧,下次再上台。當我看到老師拿著手術刀在病人的術口切時,我好緊張,想:就這樣切了嗎?真的的切了喔!儘管在學校時在屍體上切過,在活人身上還是覺得害怕。這只是開始。

開始逃脫不了的命運:開驗單、拿病歷、送病歷、拿驗單、貼驗單、送病人去做檢查、寫病歷。有人不能接受,抱怨:我是來學習的,怎么像打雜似的。我想:是啊。怎么這樣子?但再想想:如果老師教我,那我幫老師幹些煩瑣的事也不過分吧。做完了老師會有時間更耐心教我吧。現在還沒完全進入機器人時代,分工不會那么清楚吧。結果我還是很樂意乾打雜的事。當是學習的一個過程吧。

剛開始什麼都是痛苦的。比如寫病歷,起初不怎么會問病史,曾因病人不配合,我被氣哭了。寫一份病歷,少則重寫兩三遍,多則重寫上十遍,花好多時間。我覺得不會比公雞下蛋容易。過度了就好,熟悉後再寫一份病歷40分鐘左右就行了。再比如初上手術台前也是很痛苦的,從洗手、穿手術衣到戴手套一直被手術室護士盯得緊緊的,常常被罵。以致我一度對穿手術衣及戴手套有恐懼感。“你有沒有無菌觀念!”“你會不會戴手套!”“注意你的無菌範圍!”有時我覺得我沒錯,心想:跟你有仇啊!雖然很不爽,但我還是會按她們的意思去做。終於一天她們嚴肅的臉變得溫柔了。

剛開始上手術台時,我只有看、拉鉤、打打結及剪剪線頭的分,可我還是很喜歡上手術。沒多久,不知是機會來了還是什麼的, 我可以當第一助手了,術後,小余老師很高興說:很好,助手就是這樣當的。好的助手不用主刀說什麼,也知道該乾什麼。此後小余老師很放手,我有了更多的動手機會。即使不缺人,我也還可以做第一助手。可惜那一個半月沒機會當上主刀。

出了第一個科室,到其他科室,無論是有手術的科室還是沒手術的科室的適應過程都差不多。老師都是從不放手到放手逐漸過度。

各科的直屬老師

普外科:小余老師是個認真、謹慎、友好的老師。那次當第一助手後他常會對別的老師說:她—我的大弟子,很不錯。對我就說:如果我女兒有你那么大就好了。我覺得他很會說話。剛開始時我問病史時沒注意到要保護病人的隱私。他告訴我要注意保護病人的隱私,如果涉及到要獨問,不要給病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小賴老師呢是個淡定、愛開玩笑、友好的老師。他寫的字很難看。一次寫病歷他重複寫了一句,他大叫:都是你的害的。我一看當然幸災樂禍:哈……你要重寫了。結果他沒重寫說:我沒看見。就繼續往下寫。我當時就傻了:這也行?後來我寫的字越來越醜了。每次遇到急診我都會很慌張。他總是很淡定地說:別慌,慌什麼?慢慢我學會淡定了,連說慌都容易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