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社實習總結報告

報社實習總結報告

從1月18日開始到現實,已經差不多4個月了。在這100多天的日子裡,見過了很多人,也經歷了很多事。這些人和事,都讓我體現到社會的現實與殘酷;但同時也存在那么一群人,他們善良,他們有理想,有激情,他們的努力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加美好。正因為有了這經歷,使我逐漸從一個涉世未深的學生轉變成一個社會人,儘管轉變的過程很痛苦,但這是每個人成長的必經之路,所以我很感謝學校和報社給我提供了一個到社會中磨練的機會。 

春節前夕,剛剛完成期末考試,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跟另外三位同學就來到了《深圳晚報》實習,而年級里其它同學都要等三月後才開始實習,我們比他們足足早了一個多月。對於深圳這個大都市,我們四個人都很陌生,儘管我們都生於廣東。因為時間緊迫,在網上查了一些資料,就匆匆忙忙地來了。那時候,對於哪裡能就餐,哪裡有住的地方等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條件都不清楚就趕過來了,面前的一切都是未知數,但我們義無反顧。 

1月18號那天,我們四個人在上海賓館下車,把行禮放到一個同學在深圳打工的朋友的宿舍後,下午我們就來到福田區商報路商報大廈19樓報導。剛好在一樓就碰到了晚報綜合辦公室主任,帶我們上去填完表後,我和其中一個同學被分到了社會部,其他兩個同學一個在政文部,另一個在文娛部。之後,大概晚上6點,我們開始找房子。來之前對深圳一點都不了解,大家以前也從來沒有在外面獨自租過房子,幸好有一個同學的朋友一直都在幫忙張羅,晚上約9點的時候就找了一個滿意的地方。於是,我們幾個人就在那間狹窄的房間住了將近四個月,當時我們全部的家當就只有衣服。 

社會部是報社裡最大的、人數最多的一個部門(包括熱線組)。正因為我們報的是社會新聞(包括突發新聞),經常要到各個地方跑來跑去,所以也是最累的一個部門,同時也是最鍛鍊人的部門,我非常有幸來到這裡。1月18日報到的那天是星期五,報社全體員工剛好要在周六、日到東莞開年終大會,部門一位副主任和熱線組幾位同事交代了關於工作的一些細節後,我們被告知1月19日(即報到後的第二天)就要開始上班——接熱線。 

對於我們部門來講,熱線組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幾乎所有突發新聞都是首先通過市民打熱線電話報料,然後對於那些有新聞價值的事情,我們再通知記者出去採訪。接熱線電話看似簡單,但其實也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並且這些需要注意的細節對以後正式採訪都非常有幫助。首先要把報料人所說的事情記下來,包括時間、地點、人物、原因和結果等,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有些報料人自己對事情的經過不是很了解敘述也不祥細,所以我們就要多問,通過報料者我們能了解多少就多少。有些時候報料者因其身份的特殊性,對我們來說有很大作用,倒如發生了車禍,傷者被送到醫院,而報料者就是醫院裡的醫生,那么說明這個料可靠性很高,因為平時我們也會接到一些假的料。我們每天接到的每一條報料都要打進電腦進行統計,開始還不能邊聽電話邊輸入,於是就先把關鍵的地方記在紙上,然後再輸進電腦。這跟我們採訪時記錄很相似,都是把事情的關鍵部分(關鍵字)記下來,回去後再根據這些筆記寫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