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外貿跟單實習總結範文參考

當十一月的考試結束後,我們就迫不及待的離開了學校,憧憬著,開始工作的日子。簡單的收拾了一下行李,就來到了這個陌生的城市——深圳。剛剛出校門的學生,選擇的餘地不會那么多,只要能學到東西,接觸到很多的知識,那么這份工作就是值得的。經過半個月的尋找,最終進入了現在的實習的廠當跟單助理。

實習的這家廠是一家製衣廠,它的主要業務是滑雪服、羽絨服和登山服,有時候也做一下其他類型的服裝!我進入的是業務部,業務部一共有四個組,每個組也只有組長和助理兩個人,雖然業務部的人很少,但是卻是十分重要的部門,整個工廠的運行都與業務部的工作密切相關!我們組是做fob業務的,簡單點說就是直接面對外國客戶的,這樣對我來說就十分有壓力了,因為這對英語的要求也相對比較高,而英語能力一向平平的我就有點擔憂了!

剛進入廠的時候,很多東西都很陌生,不論是對人還是對事。都不了解,首先我接觸的就是對衣服物料的了解,雖然很多東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經常看到,甚至自己穿的衣服上面就有,但是對於有些東西的傳統認識,一時很難讓我接受這些東西的專業名稱,組長給了一本物料本我,讓我對照上面的物料樣本熟悉她的名稱,沒有人會很認真的教你,很多東西只有靠自己去摸索。

漸漸熟悉了之後,就開始接觸英文制單,當初此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英語的時候,頭都大了,組長不會一個詞一個詞的教你那是什麼意思,只是給了一堆帶有翻譯的英語制單,讓我自己去熟悉了解!

我只有硬著頭皮看下去,剛開始的感覺就是即使是英語六級以上的人只要是非服裝專業的人也未必能夠看懂,但是一段時間之後突然發現這些其實並不是很難,很多東西都是相通的,變來變去也就只有那幾個名稱,那幾個語句!一些前期的準備工作完成後,我就開始正式接觸跟單這個工作的流程。

其實跟單總的來說就是對產品出生到最後大批量生產這一整個過程的跟進。我們的工作沒有分得那么的細緻,所有的東西都必須我們親自跟進,從接單開始,做制單,做初辦、pp辦、再到產前辦、產量。這是整個跟單的大致流程,不過對於整個流程來說,大體上都是一樣的!

跟單的第一步是接單,客人會把他所需要做的衣服制單發給我們,而我們會根據客戶提供的粗略信息,通過自己的整理提取,做出一個規範的格式,這一步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各個部門的作業並沒有現成的成品能夠拿來參照,因此許多的工作只能依靠這個制單來完成。因此我們必須很好的去了解這些產品的知識。因為制單僅僅是一種書面的東西,而且有些時候書面與實際還是有一定距離的,在理論上不在理論上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而在實際操作當中卻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

在作為一個跟單,是處理所有問題的最關鍵者,所以必須得很好地去把握,儘量避免出現錯誤,這就需要在進行下一步工作前認真地檢查之前的工作,因為所有的工作都是相當於是一個流水線,前面的工作有問題,沒有處理好,必然會影響到後續的工作,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前面工作當中出現的錯誤,那么在等到在後續的工作當中才意識到這些問題時,就會有亡羊補牢之嫌,且所有的工作都是白費,必須得重新返工。這其中不僅僅需要經驗,還需要對工作的認真負責熟悉。第一輪過程的開發主要是主料的開發,這其中我們需要去尋找客人要求的那種主身布,如果公司沒有,就得去尋找供貨商幫忙開發。

在做好制單後就要把這些制單那到紙樣房,紙樣房會根據制單上的信息進行後續的工作,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地跟進其開發進度。同時紙樣師傅在開發的過程中也有可能會遇到有疑問的地方,我們就必須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跟他們解釋清楚,如果連我們也不懂得問題,就要直接跟客戶進行溝通,通常在做初辦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比較少,因為初辦只是一個雛形,只是大略地護板去做一個模子出來。在紙樣打出來以後,會有專門的裁床去裁,我必須得跟進他們工作的進度,裁好後我必須得把這些裁片給到針車,如果有轉印或其它特殊工藝的話還要送到其它部門去進行加工生產。

在這整個過程當中,我必須得熟悉每一個工序要求是怎么樣的,清楚地明白應該怎么做,要達到什麼效果,什麼是合格,什麼是不合格,哪些地方沒做好,要重新做,我都必須得要清楚,雖然不是要我親自去做,但我必須得知道。因為所有的原始數據和信息都是從我這裡出去的,所以我必須得很清楚。這個階段是一個不斷積累不斷獲取的過程,有的時候會因為不確定性,沒有經驗,可能要做好幾次才能做到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