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務段見習總結

XX年8月,我懷揣著實現自我價值的渴望和對未來的美好希翼,來到了南寧局南寧車務段工作,開始了我未來為之奮鬥的事業。一年的時間,使我經歷了校園到社會的轉變,在校期間我雖掌握了大量的書本知識,但是缺乏現場經驗、動手能力較弱……面對實際的現場情況,掌握的知識也突然失去了方向,而正是見習期間的紮實學習,讓我的經驗為之豐盈,應對今後的工作也更加遊刃有餘。

我的見習過程分為三個階段:黎塘站、憑祥站和南寧南站。當初選擇黎塘站作為自己見習的第一個基地,是因為報到後,通過與段部領導、前輩的請教交流,了解到黎塘站是南寧局一個很重要的區段站,其運輸組織和作業極其複雜繁忙,為了能更好的熟悉幾個主要大站的技術設備、運輸組織等情況,充分而全面的學習業務知識,在與黃段長及勞人科盧科長確定見習計畫的時候,我主動提出除了南寧南站,還希望能到黎塘和憑祥見習。於是領導們結合各站特點,為我安排了輕重有致的見習計畫:黎塘站3個月,憑祥站2個月,南寧南站7個月。

黎塘篇——

黎塘站的見習經歷,讓我能更加深入地熟悉車站現場的設備、作業標準程式和規章制度,期間我輪班跟著師傅們分別學習了峰尾調車區長、駝峰調車區長和黎塘ⅰ場值班員,並且還參加了國慶安保工作,使我不僅能眼觀,更有機會親歷。第一個班,跟邱啟斌師傅學習峰尾調車區長。邱師傅詳細講解了調車區的劃分和調車機的分工、如何看懂調車作業通知單、如何傳達布置調車作業計畫、如何掌握調車機動態和標準化作業程式。尤其是進專用線和貨場取送車的一些注意事項、專用線的線路容車數和列車編成條件等講解的更為透徹。在峰尾跟班期間,結合站細的學習,熟悉了黎塘站峰尾和專用線、貨場的線路設備情況及調車區長作業標準流程。

之後,我則上到駝峰跟覃文華師傅學習駝峰調車區長。在熟悉區長的作業流程之後,我把重點放在了學習駝峰作業樓內的系統操作及設備上。在學習過程中,我發現如何控制溜放速度很關鍵,減速器雖然為自動設定的,但是那隻適用於一般情況,很多情況下仍需要人工干預設定速度,否則造成追鉤、意外途停的幾率會大得多。駝峰調車長對有可能發生不良情況的車輛(如薄輪車、老牌車等)溜放要加以注意,利用監視器或者良好的瞭望情況對車輛進行速度控制,從而安全高效的完成溜放作業。另外,對於禁止過峰溜放的車和換長超過1.6的長車要禁儲禁溜,必須單勾辦理。經過幾個班的學習,我基本上能單獨作業駝峰調車區長的工作了。

國慶期間,我被抽調到黎塘站客運車間參加安保工作。雖然只安排了進站口檢票和站台封閉式管理的工作,但在空餘時間,我有了接觸客運員、客運值班員工作的機會,對客運職工職業道德規範、旅客運輸服務質量標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站台的時候,我一邊協助維護旅客乘降秩序,一邊觀察學習客運值班員如何接車、和列車長交接票據、職工給列車上水、組織旅客安全上車,以及送車等程式。客運的作業程式看似簡單,其實作為鐵路運輸服務的一個視窗單位,面對著大量的旅客和不同的旅客的要求,要想提高服務質量,就必須提高和改進客運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注意和旅客的溝通技巧。在客運安保的這一個月,不僅讓我熟悉了客運站的整套運作模式,更讓我體會到了客運職工的不容易。在進站口查票時,更讓我學到了和不同旅客溝通的技巧,磨練了自己的心態,學會了控制情緒,學會了尊重旅客,體會到了客運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不覺間,在黎塘見習的時間已過去了三分之二,僅剩的這一個月安排在黎塘ⅰ場信號樓見習,學習車站值班員和信號員。黎塘銜接方向多,行車量大,去了信號樓才明白了“黎塘學行車、南寧南學配車”的真正含義。黎塘的行車設備是計算機連鎖和自動閉塞設備,剛開始面對ⅰ場的信號控制台,我不自覺地有些緊張,畢竟和原來大學外出實習參觀時不同,以前只是看看,而現在卻要自己學習操作。重視程度以及責任感、心態的不一樣,讓我著實在面對繁忙的操作程式時有些緊張。但在師傅們的耐心指導下,我對黎塘ⅰ場的線路情況、微機連鎖操作逐漸熟悉起來,隨後便開始了值班員的學習。

車站值班員要求膽大心細,特別在處理一些突發情況時要冷靜果斷,具備這些素質需要性格的磨練及經驗的積累。在師傅的指導下,我漸漸熟悉了值班員的工作,從聯繫機車、聯繫列檢商檢、接收列車計畫、安全正常接車、考慮最佳化接發車進路和調車進路,到施工安全注意事項以及調度命令方面,我逐步掌握並越來越能以應對。但是,由於跟班時間短,非正常情況較少,對意外情況下的接發列車作業還缺乏經驗,所以只能靠多看《技規》《行規》的有關規定,向師傅們請教關於此類的接發列車問題。行車固然要靠理論知識做鋪墊,但長期積累的豐富經驗更是個難得的財富,吸取消化師傅們用歲月壘成的寶貴經驗對剛入路的我來說更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工作空閒時間,我經常主動找師傅聊天,談談師傅以前的一些行車經歷、經驗等,師傅們也很熱情,很多時候也會主動給我介紹他們在行車時經歷過的一些突發情況、如何在遇到突發情況時調整緊張情緒,冷靜果斷的匯報處理問題。這些經驗之談,使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