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切來說,校園和社會在某種程度上是脫節的,我們青年人僅僅靠在學校學到的知識並不能應付我們即將所遇到的各種錯綜複雜的社會問題。可以說,適應社會是一門學問,同樣也是一門藝術-----一門誰都不能迴避的藝術。。它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和體會,甚至要用一輩子的時間。
我知道,很多事情需要經歷了才會明白,體會了才有領悟。因此,不管是不是‘‘趕鴨子上架’’,對於這一次的實習,我首先要求自己端正態度。我主要目的是學習,探索行走社會的做人藝術。
懷著一種學習的心態,我開始了在廣州金橋酒店的實習生活,獲益匪淺。
一·人際關係總是從溝通開始。
人際關係的力量是巨大的。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對你施與緩手的友人,他|她可能是你工作的夥伴或上司,可能是學校里的同學,甚至可能是一位不曾謀面的陌生人。在金橋酒店,我儘量地與他人溝通,並由此享受到了溝通的樂趣。因為注重溝通,同校同學的友誼使我很快地對酒店產生了親切之感,而不至於感到陌生。工作上更是多了相互扶持的同伴;領班幫我查找客人的資料以便聯繫;服務員每天為我提供當天的報紙以便知天下事;工程部的帶我上天台參觀,熟悉酒店;司機與我們談笑風生以活躍大腦細胞,讓我們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夜班的工作中去;連管理飯堂的阿姨也關心起我的休息和保暖問題上來;而最讓我開心的則莫過於外國客人的熱情與友善!
都說“異性相吸”,想不到“異國相吸”也是存在的!作為一個實習生,我並不僅僅把自己當作一個為拿學分而工作的學生,而是把自己當作為酒店大家庭中的其中一員,真誠地為客人服務,友善地對客人微笑,及時地送上關切的問候。也許正因如此吧,有時候客人見面,我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客人以及已經主動地跟我打招呼了,頗有親切之感。
二·適應能力的強弱由心態決定。
因為管家部安排我們實習生上的都是夜班,所以,還沒開始工作,同去的同學們就都開始怨聲載道了。除了我之外,同去的,在管家部實習的還有另外四位同學。兩位是同班的07級師姐,另外兩位是同班的08級同學,唯獨我一人,是沒有跟同班同學一起工作的。為此,我暗暗告訴自己:“這是鍛鍊你適應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好時機”。抱著這樣一種心態,從一開始因為酒店是環形建築而迷失方向到後來的“輕車熟路”,從一開始的瞌睡連連到後來的整夜精神飽滿,我只需要兩天的適應期。直到工作的最後一個晚上,另外的四位同學仍然
逃脫不了瞌睡蟲的魔掌,總是嚷著累,嚷著辛苦,說什麼再多一天也熬不下去了。工作期間的一個個晚上,她們就是這樣度過來的。而我,面對這漫漫長夜,只要手捧一本書,就能看個其樂融融,何愁之有?白天要不不睡,要睡就睡個夠;晚上要不不看,要看就看個夠,那才叫“做到極致”嘛。因為心態的從容,我快樂地度過了這段實習期,甚至在離開工作崗位的最後一天,產生了不捨之感。
三·學習是事業成功的通行證。
為了更好地利用身邊的資源提高自己的口語水平,我努力尋找機會與外國商人進行交流。其中交流時間較長的,要數與兩個韓國客人分別半小時的交談以及一個伊朗客人長達兩個小時的溝通。通過與他們的交流,我更好地鍛鍊了自己的英語聽說能力,也更好地了解了他們國家和公司的文化。
客人告訴我,他幾乎每個月都會來中國,因為他在上海跟另外五個人共同合資經營著一個公司,並出示了他的名片,告知我他的中文名字以及他在上海的公司的名字;另外一位韓國客人則是一位在計算機領域的專業人士,他還竭力建議我多利用網際網路來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國小四年級就開始接觸中文的他,能夠寫出基本的中國會話文字。我看到他當時寫出來的他自己的中文名字,真的寫得不錯,有點筆風。他還跟我講了關於中日韓三國的一段歷史呢。我在教那位伊朗客人一些簡單的中文會話的過程中,才知道原來伊朗文的書寫順序跟中國古代一樣,都是由右至左書寫的!他們那邊的學生一般18歲就開始畢業工作了,而他,24歲就開始有了屬於自己的公司。因為談得比較投契吧,他給我留了名片,甚至邀請我給他在中國當一天的翻譯,只是由於時間上的衝突,我婉拒了他的邀請。
為了表達我對他們的感激之情,我分別給他們送上了長長的感謝信,並表示了我對他們的祝願,甚至以一個酒店員工的身份送上酒店的問候與歡迎。他們對我的言行舉止表示讚賞,主動要求與我握手,並告知他們的姓名或者留下名片,表示期待下一次的見面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