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工程系(電氣公司)實習總結

陸金灝

我在xx電氣有限公司開始了從xx年11月底到2月底的為期三個月的實習,在實習的過程中,我學習了很多,了解了很多,也感受到了很多,深深地體會到實習的重要性。

實習是對學生及用人單位而言都是蠻有裨益的。對公司企業、用人單位而言,這是一種發展儲備人力資源的措施,可以更為有深度地選擇人才,培養符合公司工作 、行為、價值觀、文化理念等要求的人才。同時,為國家培養更符合現代化建設的未來棟樑人才,是公司、企業回饋社會的重要途徑之一,也在不少程度上提高了公司在本區域內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對學生而言,在學生、學校、企業三方的共同作用下,實習可使大學生有更好地機會、環境進入職業社會中,為大學生從十多年的學習生涯到未來幾十年的職業生涯提供了一個過渡期和適應期,培育大學生健康的擇業觀、孕育良好的工作能力和態度、豐富學生的社會實踐經驗。另一方面,實習讓學生更好地發現自己的職業興趣,了解自己的職業性格,避免盲目就業,奠定穩固的事業基礎。讓在職業生涯處於剛開始階段的大學生,更好地邁入職場的重要一步。

我實習的是在xx電氣集團分屬下的、與日本東芝合作的——“xx芝”分公司,它的主營產品是“scada電力系統”,xx芝公司只要分軟體部和工程部,而這三個月我實習主要在工程部,屬於技術支持類的工作,做對電力系統軟體的輔助性數據錄入、更新等,工作站系統的安裝與維護,配合工作人員對將要派往各地區的硬體設備進行分配、整理、排號、安置、安裝、打包、搬送監察、裝箱、記錄等工作。

在這三個月,我接觸到大公司的企業文化,看到大公司的較為完善的管理制度,也看到xx公司的很多變化,它的規模、發展、業績。

在實習的三個月里,我積累了不少的經驗,我也學習到了即使在離開校園後,學習也是不會停止的,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永遠離不開人生命中的每個階段。

在公司裡面學習專業的技能,與自己技術相關的知識,或對工作有用的專業知識。像我實習做的工作軟硬體均要涉及,例如要學習如何配網段、學習如何做網線插頭、如何安裝企業級的系統、如何用linux的指令打開檔案、如何在用資料庫命令尋找畫圖軟體裡面的一條線段的數據等等,這些東西在大學課堂都有教過,而實習就很好地複習、鞏固了。而因為我們公司的主營是針對電力的系統,我們還要額外地學習電力的知識,如環網櫃、變電站、接地線、架空線、小車等等這些圖示或內部結構。像實習單位里軟體部的同事,大部分的本科專業都是學電氣的,但是他們的工作全部離不開java、c、嵌入式、電路板,所以他們還要利用上下班空閒時間自學。也許他們畢業還未夠半年,就要獨自承擔公司的開發項目了,例如在環網柜上加上液晶顯示屏。

在業餘培養興趣,會派上用場。例如,我在大學階段就去選修了些日語的課程,剛好來到實習的公司就是和日本東芝合資的,有一點的基礎就能一直參加公司的免費日語培訓班,在公司 裡面會日語的話不僅有工資獎勵,而且不管是做技術或者市場部門,都會有相對較好的待遇及提升。在不影響學習、工作的前提下,發掘、培養自己的業餘興趣與技能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突然我發現,原來大學並不是唯一的課堂,大學結束並不代表學習就中斷了,還要靠自己的努力、勤奮、擠出時間繼續翱翔於知識的海洋。其實,在職場、社會中滿天都是機遇,就看自己有沒有眼光、能力去捕獲它。如果自己沒有學習掌握一定的技能和能力,再好的機會也沒辦法抓住。

工作需要熱情和耐心。對所做的工作有相當的熱情,無論是在哪個行業、哪個職位都是很重要的。像我們軟體行業,無論是程式設計師還是技術支持都是有點枯燥跟辛苦的,例如在實習,連續兩個星期對著幾百台的硬體:伺服器、工作站、交換機、光纖模組…… 要按協定不同對設備分配到5-6個地區城市,還要貼標籤、跟蹤大批貨物搬運,如果沒有對工作的責任心跟熱情,是很難堅持的,即使能堅持,也很難把工作做好,做仔細、做認真。

有效的溝通與保持良好人際關係是一種重要的技巧和能力,因為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不能所有事情都兼顧到;人有長短之分,在工作上經常需要同事們的幫助,利用好別人的長處,整合資源。

例如,我實習的公司裡面,每批貨物都有所屬的區域,每個區域有負責的區域負責人,每個負責人都要隨時了解、清楚這批硬體各需要多少,什麼時候從倉庫裡面拿上機房安裝,是否安裝好系統軟體、是否檢測完畢等等,但是每個區域裡面的工作量都很大,負責人基本分身乏術,而大量的工作都與其他區域所做的工作相似的,例如,運貨、裝機櫃、打標籤、拆裝等等,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其他負責人的幫忙,這就需要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