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院實習階段小結

實習有一個多月了,之前一直在精神衛生中心病房三科,也就是傳說中的精神病院,跟病人關在一起,每次都是被放出來了才發現今天的太陽原來這么好~而且三科是男病房。母親大人一早就囑咐我說:在精神病院實習,別害怕,少說話多做事,好好跟人家大夫學,父親大人也囑咐我說:實習了,要勤快,要利索,在這裡一個多月,也有頗多感受,其實精神病院並不可怕,精神病人思維廣,傻逼青年歡樂多,這話一點都沒錯。實習的日子,每天疲於奔波,在公車上的時間就將近三個小時,可是每天跟那些人在一塊,卻也會有很多快樂和輕鬆~在他們身上,看到了人性本善,也看到了人性的弱點……也有一些人一些事,讓人心疼……阿彌陀佛,隨心隨緣。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就略。若是實在放不下,努力讓自己能做就是了~人生本就很簡單~

實習一個多月,每天早出晚歸,早晚飯也吃得匆忙,還會有人惦記著我實習辛苦,這樣的朋友值得交~~~

實習這段時間,最大的感悟就是,感恩爸媽把我生成了正常人。一個精神病人,能毀一個家庭,能毀一個家族。有的人十幾歲發病,病了幾十年,一直都是爸媽或兄弟姐妹或兄弟姐妹的孩子照顧自己。在科里經常看到步履蹣跚的爺爺奶奶帶著吃的來看望兒子……不知道他們還能活幾年可以照顧兒子……有人帶著兒子來評殘,希望拿個殘疾證,將來自己不在了,兒子還能領個饅頭吃……還有的人,一家子精神病,可怎么辦……

當遇到點困難和挫折就覺得自己可憐,悲哀到無以復加的時候,卻不知道,世界上更可憐的多的人大有人在。考不上研算什麼,找不到工作算什麼,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

剛來的那幾天,見到一些人一些事,總會覺得心疼,忍不住流淚。覺得病人很可憐,可是醫護更可憐,家屬更更可憐……愛心泛濫,卻總是覺得很受傷。缺少智慧的濡養,仁愛的力量就會不夠,所以說還是自己不夠堅強。當你謙卑卻有力量……貌似一直缺力量。想起《無限生機》里說的:“一個急診部醫生最好的墓志銘,不在於他成功地救活過多少人,而在於面對多少次死亡仍然不會被打垮……”特別喜歡這部電視劇。當我穿上白大褂,內心的神聖感不亞於穿上漢服……

有的人,自己的家人都不照顧;有的人,親人的家人也照顧得很好。有的家屬,經常來探望病人;有的家屬,輕易不來一回,來一回就鬧一回……

見慣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這個世界本不冷漠,可我們能做些什麼?我還是不足以瀟灑到略過,這顆心啊……

不知道你會不會為父母端屎端尿、鋪床蓋被、餵食送水……而醫護人員會為患者做這些,尤其是精神病院裡那些面對沒有自知力病人的醫護人員,沒有見過,就不會體會到他們為病人操勞時的盡心盡力。不去深入了解,就不會知道人家背後有多么用心多么操心……很多時候,有些人的好,外人永遠看不到……反正人家也不是為了讓別人看到。

科里有盧主任,徐大夫、趙大夫、剛大夫、張大夫;方護士長、七八個男護,四五個女護,還有個孕婦姐姐經常拉著我說說話看電視~他們都是很好的人,可愛的人。也有很多病人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照顧大傻吃飯,還把自己的雞蛋給大傻吃的錢大爺~教我下象棋的金寶華,我在科里最後一天下午要走的時候,他還過來跟我握手,說:“咱有緣出去再見~”每天很歡樂地跟我打招呼的二傻~很喜歡吃肉的小三子……也有很多極品:吳守成、黃建東、王義童、小地球、長頭髮大爺……

4月8號那天回到科里,xx問我昨天怎么沒來,不枉我餵了他那么多天的飯,一勺一勺地喂,一遍一遍地說:“張開嘴……嚼一嚼……咽下去……”後來他能自己吃飯了,真的相當欣慰~~~

張劍對人很有禮貌,而且生活習慣很好,疊的被子都是豆腐塊。當我對他讚揚時,他說,應該的,上過大學,受過高等教育,自然養成了好習慣。在這一點上,我們很多大學生,都不如這個精神病人。

微笑,是最好的溝通,當你對他笑的時候,他也會對你笑,雖然大多數人的笑都很僵硬,甚至有的人都不會笑了,但他也會回覆你一個善意的眼神。

第一次做所謂的心理治療,是給抑鬱症的路和龍,總是很容易共情。然後回來惡補抑鬱症的相關知識。想起大二那時候,孤單和悲哀到無以復加,持續一學期的心境低落,除了自殺傾向,每一條都像抑鬱症……可能也有心脾兩虛吧,所以會心悸、貧血,感恩趙老師給我開的藥,給我的書;感恩娜姐帶著我領著我叫著我,對我不離不棄……抑鬱症的恢復,有一點很重要,就是社會支持系統。可是,哪有那么幸運可以有那么多支持,唯有學會自己支持自己。如今,受到創傷之後的恢復能力越來越強,我再不會因為任何人、任何事而讓自己陷入那樣的境地。本就無所依靠,只有依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