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實習總結

43周,297天,近十個月的實習生活結束了。從最初下科的熱情高漲、憂慮滿滿,到如今深感任重道遠、如履薄冰,臨床上的所見所聞無時不刻再讓我思考這些問題:我能否成為一名合格的護士,我能否在職業崗位上完成職責,而我又能否為這個職業創造什麼。

每當被得知是本科生的時候,總會被病人問“好不容易上了本科,為什麼要做護士呢?” 幾乎在每個科室,老師們都會說一句:“你們的而理論知識應該比我們好得多。”對於第一個問題,在最初的時候我可能還會各種解釋一下,說明我們的而種種好處,但是到後來再被問及時,我已不好意思說自己本科生如何了;而對於後一個問題,我總是臉上微笑,心裡一緊,因為我深知自己的深淺在哪裡。在最開始的幾個月我還可以驕傲的說我喜歡護理這個工作,但是越往後的日子裡,我都不敢再理直氣壯說出我喜歡它。為什麼?因為隨著實習的深入,我開始不斷的反思自己,我能否成為一名合格的護士,一名我理想中的合格的護士?理論知識紮實,這對我來說就像一個笑話,它發生在我想不起來疾病的機理、發生在我同患者做健康宣教時、發生在老師提問時、發生在每次護理計畫只能寫下常規護理時……因為我發現,我根本就不能從容不迫地完整地毫無漏洞地解釋任何一個疾病、任何一項操作,不能完全自信地回答病人提出的任何一個問題。在這一點上,我只能說,未來的路很長,學習的路,很長很長……

再說說護理職責。先說一個詞:目擊責任。這個詞應該較常出現一些公共事件中,比如在急救流程中有一項是呼救時一定要指定人選,而不是盲目地要求周圍人打120,因為一旦圍觀的人多起來,那么分擔到每個人身上的責任感就會小一些,從而使人們認為總有人會去做,但不是我。隨著責任制護理的開展,護理質量大為改善,但是在我觀察中,有時候出現這樣的情況,個別護士會以並非是自己負責的人為由,對病人的要求推脫,甚至於,眼見著病人出現情況而視若無睹。我一直認為,對於一個醫護人員來講,他在特殊情況下的目擊責任感要比一般人高一些,但是當這種情況出現在醫院時,反而會出現一種目擊責任推脫的感覺。這種情況當然是少數,但是那種不負責任的感覺讓我很不舒服,我們的責任制護理責任的限度與範圍是要怎么評估與確定呢?一個護士的耐心愛心細心責任心,是要不斷的加持突破的。

在現在的整體護理中有一項越來越受人重視:心理護理。這其中不僅包括病人的心理,還包括其家屬心理,另外可能有時候會包括醫護工作者的心理。針對成年人的心理護理在一些方面還是無從下手,比如如何為一個懷孕18周卻因為不小心摔倒而至流產的孕婦開解,如何安慰一個孩子出世卻生死未卜的母親,如何同一個身患絕症的人說話……這樣的事情,可能需要的是一個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來做,一般的安慰在你面對這樣的病人時,毫無意義。這個職責,我能否負擔得起?

在校的時候,最感興趣的是社區護理和心理護理,而我理想的醫護關係是這樣的:二者相互結合,又各自偏重。相互結合就是在現今綜合醫院、專科醫院中存在的模式,醫護一起為患者康復同疾病作鬥爭。各自偏重則是片開綜合醫院、專科醫院的模式,醫療偏重於醫,即研究病理,在疾病發生後進行阻斷治療,促進健康恢復;護理則偏重於護,開展社區護理的重心應在疾病的預防,即培養人們健康預防保健的知信行,提供健康的生活環境,指導健康的生活方式。然而,受限於種種因素,我國的社區護理還未能完全普及,而要走上這樣的路,依舊很長很長……而且,當前醫院的醫護關係,也同我希望的略有差別。我想要從事這個職業,而我更希望能為它創造一些東西,就當是我的一個野心吧!

最後想說,一直覺得這世上最難解的奧秘有二:人和宇宙。醫學,人文與科學的結合。現在的我,就像一個在醫學宇宙中小小螻蟻,對這片充滿著神奇之地充滿著無限的敬畏與好奇,可能窮我一生,也不能窺其一二,但是我希望在這之中,能始終知一寸得一寸的歡喜。

祝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