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店實習總結

實習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性的活動,是一個由學校向社會接軌的環節,是學校學習向社會工作轉型的一大模組。搞好社會實習工作是很關鍵的,對一個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從一個學生的成長過程來說,他經歷了無事可做的孩童時代,到學校里忙碌的學生時代,再到以後的社會工作階段,而實習就像一個鏈子連著學習和工作。實習是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的過程,學習的目的就是運用,就是去指導工作,而實習正好扮演了把學到的文化理論知識正確運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我們必須要做到用理論去指導實踐,用實踐去證明理論。所學的知識只有運用到實踐中去,才能體現其價值。實習是一個鍛鍊的平台,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通過實習,我們要努力提高動手的能力,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其不足,然後去反饋到學習中去,會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眼視光技術眼視光技術專業是一門以保護眼視覺健康為主要內容,集眼科、視光學及視覺服務為一體的眼保健、預防、治療和康復全程全面的服務專業,旨在培養集眼保健技術、專業驗光配鏡技能、服務理念於一體“醫工商”複合型眼視光技術人才。實習是由課堂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後的路自然學會習暢網通。 

今天,6月1日,在浙江xx眼鏡實習已整整3個月。首先要感謝大光明的所有員工對我的耐心指導,感謝大家在實習期間帶給我的快樂和啟發。

回想第一天下門店,那是在清江店,在清江路上,一個從來都沒去過的地方,天下著毛毛雨,沒帶傘,9點上班,但是9點了,卻還是找不到清江店在哪裡,四處打聽,9點半才狼狽的找到,實習之路就這樣開啟了。

清江店還是屬於小型門店,在那邊沒有具體分工,驗光銷售修理都要做.第一個月,怎么說呢,看著他們做的,感覺自己都會,但是始終有種心有餘而力不足,尤其是銷售,我很想自己獨立完成一筆,但是每次明明是我接待的顧客,結果都被其他員工接去了。最開始,很討厭這種感覺,感覺一個月老是在賣護理液,甚至有想過放棄,但是後來想想是我錯了,是我太過於心急了,剛進去最重要的是傾聽和觀察,觀察他們如何銷售,傾聽他們如何介紹產品。不過慶幸的是我堅持了下來。

經過一個月的學習和對環境的了解,對店裡的業務都了解的差不多了,第二個月開始做業績了,最開始的時候感覺對產品還是略微生疏,主要還是自己實踐的太少,在實踐中能更快找出自己的不足,能更快的成長。關於驗光,最開始還是比較謹慎,(插片)不敢插太多,第一片插上去,先讓他看到0.5,再慢慢加上去,但是這樣動作有點慢,結果被嫌棄了。然後我觀察了他們的驗光,他們直接在電腦打單基礎上減去0.75,然後直接給他看0.7-1.0的視標和紅綠,雖然不怎么科學,但是也挺實用的,也許是經驗吧。一直以為視光學的英語沒有意義,但是就是這么巧,這個月來了三次外國人,來買護理液的,來問路的,還有來驗光的,用英語跟他們交流感覺還是挺有成就感的,漸漸的驗的多了,也漸漸的熟悉了,也漸漸的有經驗的,所以不要小看看似沒用的技能。

在清江店店長的引薦下,第三個月我來到了慶春店,開始轉向制鏡之路,到了新的環境,換了新的崗位,換了新的同事,感覺還是挺充實的,每天從早上9點不到居然也可以忙到中午12點多,但是公司有規定要做制鏡就要先做修理,但是到底要做多久的修理還是個未知數,我要做的只有堅持和等待,當身邊的同校戰友由於各種原因接二連三的離開,而現在直到最後剩下我一個努力的支撐著,如果連等都等不了又如何成就大業,只要腳踏實地,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在慶春店,我要做的不僅僅是修理,還要做檢測和取件,在修理和取件過程中看到了各種性格的顧客,雖然我的脾氣很好,但是有些顧客實在太過於吹毛求疵,以至於讓人生氣到極點,但是我還得壓著脾氣,好聲好氣的跟他們去交流,這也是我將來制鏡要面對的。其實說白了制鏡過程很簡單,但是困難的是要如何面對那些吹毛求疵的顧客,要耐心的跟他們去解釋,這也是我現在要學習的重要內容。在修理方面感覺比以前熟練了很多,但是遇見了個別沒見過的案例,這時我也會請教制鏡師,讓他幫忙修理,然後在一旁觀察。

另一方面,修理,有一種常在河邊走難免要濕鞋的感覺,把鏡架調正了,修好了,顧客會對你感激不盡,但是壞了,也許就沒這么簡單了,在調架子過程中曾經不小心把顧客的一副1000多的架子的鏡腿調斷了,其實我也沒怎么用力,也許是架子的確很久了,但是又看不出來,還好,只是一條腿,還可以向上面請購,但是這也驗證了老師傅辭職前對我說的話,在給顧客調鏡架的時候也要注意保護自己,也許是我真的不夠注意保護自己,總過於為顧客著想,結果適得其反,但是畢竟不是調每一副架子前都要對顧客說明風險,但是有時候明明很有把握,但還是要出錯,在這些細小的方面看來我還得總結總結。每次把顧客的眼鏡從死亡線上更生生的拉回來,讓顧客重新看到希望,我感覺還是挺欣慰的,每次修好之後他們真誠的感謝,其實我不能要求他們在修理完之後說的那一聲“謝謝”,但是我也很期待那一聲感謝,都會讓我在接待下一位顧客時候充滿力量,他們的每一聲感謝都是我最大的動力因為顧客的每一聲真誠的感謝,都會讓我感到無比欣慰,感覺我的付出很值得。